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用于61例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治疗临床分析

2018-01-20何继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9期
关键词:胃肠病山药病程

何继刚

(息烽县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1100)

糖尿病性胃肠病就是由于患者糖尿病所引发的一系列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为胃肠蠕动不正常,会出现排空缓慢或加快的现象[1]。本文选取61例患者,进行中西结合治疗,现将研究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到医院接受糖尿病性胃肠病治疗的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均在4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2±3.42)岁,糖尿病病程2~26年,平均病程为(17.96±2.67)年,胃肠病病程为2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30.21±2.56)个月;对照组中,男16例,女15例,患者年龄均在41~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1±3.79)岁,糖尿病病程2~25年,平均病程为(16.41±2.97)年,胃肠病病程为2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32.13±2.49)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病和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要严格执行血糖控制方案,加强饮食干预,进行适当运动。两组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使用胃肠蠕动调节剂、营养神经药物、泻药与止泻药以及抗酸药和抗菌药物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参菩白术散为基础方加减应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添加中药。其中有8例患者为气滞型:表现为胃院胀满、暖气不舒、恶心呕吐和胸闷食少等,使用中药人参、白术、甘草、山药、缩砂仁、柴胡、陈皮、香附、积壳等治疗。有4例患者为阴虚型:表现为胃院隐隐不适和便秘等,脉细弱或细数。使用中药治人参、山药、砂仁、沙参、麦冬、生地、白芍、元胡、大枣等进行健脾养胃和养阴益气。有6例为虚寒型:症状为腹部胀痛和食后胀重、遇冷或劳累加重,且腹泻甚至泻泄不止。使用中药人参、白术、白获菩、山药、莲子肉、缩砂仁、高良姜、吴茱黄、干姜、大枣等进行治疗。有7例为郁热型:表现为胃院胀满灼热、口干而苦和便秘等,使用中药党参、白术、白获菩、山药、龙胆草、柴胡、青皮、丹桅子、泽泻、贝母等进行治疗。有5例为疲血型,表现为胃院刺痛、食少纳减等,使用中药人参、白获菩、甘草、山药、缩砂仁、桔梗、檀香、生蒲黄、白芍、香附、元胡等进行治疗。

1.4 疗效判定

跟患者的临床症状疗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四个等级。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和好转人数总和与总人数的百分比。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的的数据信息均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用%进行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65%(25/3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n(%)]

3 讨 论

在患者患有糖尿病的前提下,肠胃动力出现异常的临床症候群被称为糖尿病性胃肠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胃肠动力异常导致了食物以及降糖药物的吸收消化不正常,造成血糖波动大,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导致糖尿病性胃肠病的原因有许多,症状也是多种多样,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常见消化道症状。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下药,但效果有时并不明显,选择中西医联合治疗,促使单纯西医治疗的缺陷得到有效改善。在中医中将糖尿病性胃肠病归为“呕吐”、“便秘”以及“痞满”等范畴[2]。脾胃失调、中气不足、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此病,连带还会出现血疲食积、气滞瘀阻等症状。

[1] 黄晓玲.55例糖尿病性胃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6(4).

[2] 高 娜.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河北中医,2016,38(2)∶228-230.

猜你喜欢

胃肠病山药病程
治病山药 美味山药
2020美赞臣科学营养论坛功能性胃肠病专场圆满成功
山药记
山药提早上市栽培技术
我的“魔法山药”
5月胃肠病预防须知
舒肝解郁胶囊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治疗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