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60例
2018-01-20官玉容周晨燕
官玉容,张 衡,周晨燕*
(1.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眉山 620010;2.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四川 成都 610000)
小儿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消化系统病症,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性。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反酸、呕吐、胸骨后有烧灼感、规律性上腹部胀痛,还会伴随出血或者穿孔等并发病症[1]。本次研究将我院接收诊治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60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对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应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接收诊治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6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8~14岁,平均(11.5±3.2)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8~15岁,平均(12.3±4.3)岁。对比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应用,每日一次,每次20 mg,用药周期为一个月,且前半月时间联合口服应用阿莫西林胶囊及克拉霉素,其中阿莫西林胶囊每天两次,每次1.0 g,克拉霉素每天两次,每次0.5 g,对照组选取西咪替丁口服应用,每日一次,每次10 mg,用药周期为一个月,且前半月时间联合口服应用阿莫西林胶囊及克拉霉素,其中阿莫西林胶囊每天两次,每次1.0 g,克拉霉素每天两次,每次0.5 g。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临床治疗结果评断标准:给予治疗后,患儿临床相关表征彻底消退,经过胃镜相关检查显示不存在出血迹象,则表明临床治疗结果为显效;患儿临床相关表征基本上消退,经过胃镜相关检查显示出血状况显著改善,则表明临床治疗结果为有效;患儿临床相关表征并未表现出明显变化,甚至严重化,经过胃镜相关检查显示出血状况依旧明显,则表明临床治疗结果为无效[2]。血清相关指标包含IL-17、IL-25、α-防御素、TGF-β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患儿中临床治疗结果为显效患儿13例(43.33%),有效患儿15例(50.00%),无效患儿5例(6.67%),即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中临床治疗结果为显效患儿12例(40.0%),有效患儿13例(43.33%),无效患儿5例(16.67%),即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3%。由此可见,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前,观察组患儿IL-17、IL-25、α-防御素、TGF-β1等血清相关指标的对应水平位(205.39±22.19)、(1126.39±120.57)、(78.93±80.64)、(80.29±8.29),对照组患儿IL-17、IL-25、α-防御素、TGF-β1等血清相关指标的对应水平位(204.39±22.69)、(1105.47±116.94)、(79.02±8.22)、(79.29±8.26);给予对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17、IL-25、α-防御素、TGF-β1等血清相关指标的对应水平位(170.47±18.47)、(799.47±82.47)、(135. 29±14.20)、(55.29±.82),对照组患儿IL-17、IL-25、α-防御素、TGF-β1等血清相关指标的对应水平位(189.46±20.95)、(859.57±90.57)、(120.39±13.29)、(63.29±6.45)。由此可见,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前,两组患儿IL-17、IL-25、α-防御素、TGF-β1等血清相关指标的对应水平对比,不具备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两组患儿IL-17、IL-25、α-防御素、TGF-β1等血清相关指标的对应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为显著改善趋势,且观察组改善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时间IL-17IL-25α-防御素TGF-β1对照组(n=30)治疗前204.39±22.691105.47±116.9479.02±8.2279.29±8.26治疗后189.46±20.95859.57±90.57120.39±13.2963.29±6.45观察组(n=30)治疗前205.39±22.19 1126.39±120.5778.93±80.6480.29±8.29治疗后170.47±18.47799.47±82.47135.29±14.2055.29±5.82
3 讨 论
诱发消化性溃疡病症的因素中包含遗传因素,消化性溃疡病症患儿家族相比于普通人,发病率升高趋势显著。患儿分泌过多胃酸也有可能诱发相应病症;患儿消化系统黏膜防御功能下降,致使其对胃酸的抑制作用下降,同时加速胃排空过程,进而形成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病症的主要因素,且占比较大[3]。在小儿消化性溃疡病症的治疗过程中,将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作为首要目标,往往采用单纯西医疗法,但是西医疗法存在一定副作用,可能会提高细菌的抗药性,对治疗结果造成间接影响。奥美拉唑是一种脂溶性弱碱性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儿胃黏膜分泌性微管及壁细胞胞质内管状泡,抑制胃酸过量分泌,缓解患儿临床表征[4]。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6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取西咪替丁、阿莫西林胶囊及克拉霉素口服应用,观察组采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及克拉霉素口服应用。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中临床治疗结果为显效患儿13例(43.33%),有效患儿15例(50.00%),无效患儿5例(6.67%),即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中临床治疗结果为显效患儿12例(40.0%),有效患儿13例(43.33%),无效患儿5例(16.67%),即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3%。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前,两组患儿IL-17、IL-25、α-防御素、TGF-β1等血清相关指标的对应水平对比,不具备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两组患儿IL-17、IL-25、α-防御素、TGF-β1等血清相关指标的对应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为显著改善趋势,且观察组改善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应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儿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血清相关指标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1] 吴小雄.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1)∶2253-2255.
[2] 王瑷玲.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8)∶126-127.
[3] 詹 璐.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J].中外医疗,2015,(16)∶118-119.
[4] 吕 茵,李治昌.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6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3,(9)∶11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