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

2018-01-20徐春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9期
关键词:监护病房发病率

徐春梅

(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21)

近年来,我国医学事业不断发展,侵入性治疗技术被广泛推广及应用,导致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此,本文将针对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阐述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办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ICU治疗患者370例,对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了解重症患者呼吸道感染现象。其中男191例,女159例;年龄18~82岁,平均(48.2±11.1)岁。患者的性别、年龄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运用“前瞻性检测方法”,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对实验研究对象从住院到出院的信息进行仔细观察与分析,并及时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对患者病例、实验检测结果进行阅览,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填写调查一览表,主要涵盖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症记录、疾病类型、侵入性操作、易感因素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4统计学软件对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370ICU住院患者实施观察与分析,从中了解到有28例患者存在呼吸道感染显现,发病率为75.68%。28例患者中有男18例,女10例,年龄4天~79岁,平均(44.8±3.9)岁。本组病例中有4例患者属于脑血管以外、10例患者属于术后、2例患者属于车祸伤、1例患者属于有机磷中毒、1例患者属于肿瘤。其中因呼吸道感染导致死亡的患者有1例。

2.2 单因分析

通过对15种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简况,对其进行单因素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有意义的变量参数。详细内容如表1所示。通过对单因素进行分析,从中得知雾化吸入、插胃管、抗生素>2种>2周、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病情重、化疗、ICU住院日均对下呼吸道感染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重症简化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3 多种因素分析

通过运用Logistic对做收集的信息进行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三个变量较对明显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见表2。

表2 ICU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人体呼吸道结构主要有支气管、气管、肺泡、咽喉、鼻腔等结构组成,由于鼻甲是鼻腔中的主要结构,含有丰富的粘膜组织,该主旨主要有粘液、血管等构成,对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异物净化等工作。下呼吸道十分容易受到细菌的入侵,且细菌在呼吸道内滋生、繁殖,对下呼吸道造成感染。

从重病症临床简化情况来看,重病症患者经常利用呼吸机实施通气工作,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先对较高,相关数据显示,该疾病并发症的发病率在55%~75%。

[1] 刘 玲,赵弘卿,王昕华,许 坤,王 洵.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耐药状况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5,13(04)∶215-218.

[2] 万自芬,余 红,夏 婧,林洁如,叶贤伟,张 程,张湘燕.呼吸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菌分布及多重耐药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02)∶33-35.

猜你喜欢

监护病房发病率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换病房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