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适宜饲养密度促进养鹅业健康发展
2018-01-20李静王启贵
李静 王启贵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402460)
我国是世界上养鹅最多的国家,2017年商品鹅出栏约为4.85亿只,肉鹅产值超过352.66亿元。依据国家水禽产业体系产业经济岗位提供的数据,以重庆市为例,2017年鹅存栏量为388.4万只,出栏肉鹅842.9万只,总产值超过4.7亿元。其中,荣昌区肉鹅消费市场约为300万只/年,荣昌区存栏量100多万只、出栏170多万只,肉鹅饲养量远远不足,供不应求的现状促使养殖户大幅度提高饲养量。目前,养鹅业已经变为更加专业化和规模化,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仍然是规模化养殖最主流的养殖方式。
随着家禽业的迅速发展,许多企业在生产运作中一直倾向于保持高密度的饲养,来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目前,关于鹅的饲养密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各种养殖技术书籍均提出各自的一个推荐饲养密度,大部分并不能提出科学依据。饲养密度在家禽生产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
在肉鸡中,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对肉鸡饲养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3],如抑制肉鸡的体重增长、降低饲料消化率和降低饲料转化[2],增加肉鸡患脚病的风险。也有研究证实,高密度的饲养会降低蛋鸡的产蛋率、蛋重、体重和饲料转化率。高密度的饲养同样会抑制鸭子的正常生长。
最新研究证实,地面平养的罗曼鹅的羽毛发育受到饲养密度和遗传选择两个因素的影响。鹅在0~4周龄,饲养密度会对鹅的体重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2、4、6、8、10、12和14周龄,过高的饲养密度会严重降低相应周龄的体重,体重损失达到10.52%~25.81%。
然而,家禽的饲养密度还与季节相关。根据 《Cobb肉鸡饲养管理手册》描述,对于白羽肉鸡而言,在夏季的最佳饲养密度为11只/m2,而在冬季是12.5只/m2。以1栋60m的标准鸡舍为例,饲养面积为560m2,毛鸡成本为9元/kg计算。夏季如果实际饲养密度比最佳饲养密度少0.5只/m2,由于养殖肉鸡的数量不够,预计养殖效益损失: 131670.0-126642.6=5027.4元。夏季如果实际饲养密度比最佳饲养密度多0.5只/m2,由于养殖肉鸡的数量超标,预计养殖效益损失:131670-130712.4=579.6元。同理,冬季也是在最佳饲养密度条件下,养殖效益最大,因此,肉鸡的饲养密度应该依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因地制宜。
林勇等对不同季节与养殖密度条件下发酵床饲养樱桃谷鸭的生产性能表现研究发现在 (2.7、3.6、4.4只/m2)不同密度下[4],合适的密度可以获得较好的畜舍空间利用率和较优的肉鸭成活率。肉鸭成活率随养殖密度上升有降低趋势,出栏重随养殖密度上升显著下降,料重比随养殖密度上升显著上升。
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舍内空气湿度增加。而湿度增加主要是由于更多的鹅在活动中呼出的水汽、浪费的饮水、排泄的粪便相应增多引起的。黄炎坤等[5]研究发现,鹅舍内的湿度、垫草的含水率均与饲养密度呈正相关。舍内氨气含量与饲养饲养密度呈高度正相关。饲养密度越大,鹅舍内的湿度和空气质量越差,造成垫料潮湿,容易引起鹅的羽毛脏污甚至脱落、关节肿大、脚掌发生炎症等问题。特别是空气中氨气含量太高会刺激鹅的呼吸道黏膜,随之降低呼吸道黏膜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特别是在需要保温的冬季容易受到病原体的影响,引起呼吸道疾病。
殷路瑶[6]的研究表明,饲养密度对籽鹅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随着饲养密度升高,鹅的体重降低,料重比升高,主翼羽长度下降。饲养密度对籽鹅的肉用性能有显著影响:网上平养密度大于5只/m2时,籽鹅的腿肌率,胸肌率以及肉品质都会受到不利影响。饲养密度对籽鹅的福利状况有显著影响:网上平养密度大于5只/m2时,回执鹅的福利状况变差 (异常啄羽行为增多、羽毛质量下降、行走能力变差和免疫机能下降)。
大多数的研究都为过高的饲养密度增加的负面效应提供了有力证据。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7],家禽的采食量、日增重、出栏重等均降低,而死亡率、总料重比均提高,而家禽的攻击性行为如啄癖的异常行为的发生频率也增加,导致免疫力降低,最终影响家禽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
鹅是节粮家禽,产品营养价值高、绿色健康,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有着优质的白鹅品种,但是饲养管理技术还处于粗放阶段,特别是广大的散养户更是随心所欲。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研究其饲养管理,同时要把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推广开来,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