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牧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01-20顾自林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草原工作站
文│顾自林(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草原工作站)
近年来, 牧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要求,立足牧区实际,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统一,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按照“五化”(生产特色化、牧民定居化、服务社区化、环境生态化、生活现代化)建设目标和沿路沿线沿景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原则要求,建设“千村美丽”示范村和“万村整洁”试点村;经过几年的努力,牧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村庄整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乡村环境不断优化,农牧民生活稳步提高,牧区社会更趋和谐稳定。
一、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1.组织保障机制支撑有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新农村暨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各乡镇、村也分别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形成了“政府指导、村级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二是重视政策引导。先后制定出台了牧区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等文件,细化分工和步骤措施,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领导、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和乡村建设点,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具有牧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机制,包括工作推进机制、资金保障机制、监督考评机制和激励奖惩机制。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村容村貌整治、游牧民集中定居、扶贫开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农牧、民宗、水务、交通、环林等项目资金,同时重视发挥农牧民群众主体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
2.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坚持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的基础改善和公共服务,切实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突出村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对乡村建设、村内设施布局、产业培育等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完善,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农牧户房屋庭院改造,以及配套文化广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3.农牧村经济持续发展。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帮助群众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加大对牛羊舍饲养殖、育肥贩运产业和民族餐饮等文化旅游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围绕培育主导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建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走“协会+农户”的发展路子,积极推进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等工作,乡村“脏、乱、差”现象明显好转,农牧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4.乡风文明建设逐步提升。在重视改善村容村貌和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把农牧村社会综合治理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完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制度,不断增强农牧村居民的法治观念。充分发挥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的休闲健身教育功能,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农牧民群众的团结友善意识,提升文明和谐程度。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有效调动了群众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的积极性,农牧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5.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锻炼培育干部队伍的重要载体,推行“三联制度”(县级领导干部联村、乡镇领导干部联片、乡镇一般干部联户),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各项管理制度,使农牧民群众的参与权、决策权和知情权得到有效保证,认识、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同时,在建设活动中,注重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作用,深入开展与建设相匹配的活动,党员率先参与建设中投工投劳,村干部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村“两委”班子的号召力和公信度明显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部分乡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片面认为农牧村环境卫生整治、农牧户墙体涂白改造就是建设美丽乡村,等、靠、要依赖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规划引领作用缺失。整体规划中对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把握不够全面准确,传统文化、地域民族特色没有得到很好展现,模式雷同单一,特色亮点不突出,缺乏前瞻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建设与规划相脱节的现象,重建设轻管理问题仍然存在。
3.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大多数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产业规模小,加之缺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模式单一、活力不足,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效益呈现不明显,对农牧民增收及带动效应没有发挥出来。
4.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美丽乡村建设涉及部门较多,各涉农部门项目安排时序、渠道不同,很多项目缺乏有效的沟通衔接,使项目资金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整合发挥综合效益。
5.管理机制有待健全。对已建成的村庄,道路绿化养护等公共设施维护管理不及时,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系统不健全,农牧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机制不完善,建设成果难以呈现和巩固,影响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三、意见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责任意识。要进一步增强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利用新闻媒介、村务公开、宣传橱窗、宣传图册等多种形式,让干部群众从多角度、广领域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协调,积极采纳村民、党员代表的合理意见,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美丽乡村建设由干部引导为主转向农牧民群众参与为主,形成上下联动、群策群力的工作局面。相关部门要与乡镇主动对接,经常深入乡村指导帮助开展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部门、乡镇、村社的考核奖惩力度,督促和激励各单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真正将建设美丽乡村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注重规划引领,确保依规实施。要把完善优化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做好规划完善优化的指导参与、监督检查工作,注重总体规划同土地利用规划、水利设施规划等各项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套,避免重复和冲突,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增强规划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挖掘整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做到“一村一方案”,真正体现个性特色。要坚持分类推进,对于人口相对集中、布局较为合理的中心村,在壮大富民产业的同时,加快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步伐,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美丽宜居中心村;对于城中村和城郊村,要按照城市标准改造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居住相对分散的行政村和随着人口转移迁出逐步萎缩的行政村,以环境修复治理为重点,全面打造农牧村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
3.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要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全域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结合起来,深挖现有优势特色农畜产品潜力,扩大绿色、有机、安全以及更加契合消费需求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大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力度,引导农牧民切实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构建生态循环绿色养殖模式。深入挖掘和释放乡镇资源优势,大力开发以生态农业、田园风光、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等为元素的乡村生态旅游,培育发展乡村饮食、特色民居、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乡村文化产业,举办更多的旅游节庆活动,集中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体验村、红色旅游观光村、生态文明休闲村。重视建立与乡村发展相适应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扎实开展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互联互动,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赢。
4.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建管水平。要把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作为巩固美丽乡村创建成果的基础性工作,坚持党政主导、农牧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持续投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财政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有效整合农牧业项目、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牧民创业增收等各类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集中投入重点建设项目,做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到哪里,相关项目和资金就配套到哪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的项目资金融合投入机制,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5.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推进文明创建。要把生态、洁净、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环保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生态文明警示教育和保护“母亲河”等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大力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积极顺应农牧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热切期盼,加大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整合力度,完善农牧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挖掘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元素,广泛开展多姿多彩、富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牧村文化活动,活跃农牧村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农牧村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农牧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引导村民修订完善乡规民约,使农牧民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村民素质,规范村民行为,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