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侧肾母细胞瘤临床治疗进展

2018-01-20综述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变型阿霉素母细胞

综述 审校

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WT)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肾脏恶性肿瘤,位于儿童常见恶性肿瘤第三位,而双侧肾母细胞瘤(bilateral Wilms'tumor,BWT)发病率约占WT的5%,其发病年龄不仅较单侧肾母细胞瘤早,而且更易伴发WAGR综合征、Denys-Drash综合征和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等,发生率约22%[1]。肾母细胞瘤病理类型可分为良好组织型和不良组织型:良好组织型包括上皮细胞型、胚芽型、间质细胞型和混合型;不良组织型包括局灶性间变和弥漫性间变型[2]。约10%同步型BWT为不良组织型,与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无虹膜、偏侧肢体肥大有关[3]。同时,美国肾母细胞瘤协作组(National Wilm's Tumor Study,NWTS)-5临床研究表明,间变型BWT,为小儿高危肾脏肿瘤,其治疗效果差、预后差,4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55%[4]。

1 治疗前是否行针吸活检存在争议

对于同步型BWT,是否进行初始活检存在争议。有研究[1]提出,BWT两侧病理可存在不同,因此在行活检时应取双侧。化疗2个周期后,若肿瘤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则需行双边开放活检,以确诊病理是否为不良组织型。但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hil⁃dren's Oncology Group,COG)研究[5]认为,肾双侧肿瘤为肾透明细胞肉瘤或肾横纹肌样瘤者罕见,同时间变型WT较难通过穿刺活检检出。此外,即使病理类型被检出,其治疗方案不变,活检可能会引起肿瘤溢出,使患儿局部复发风险增高,因此不主张进行初始活检。另有学者[6]进行一项肾母细胞瘤随机性临床试验(UKW3)表明,针吸活检并不会增加WT远期复发风险,并提倡继续对所有患儿实施常规初始活检以确定病理类型。

2 BWT常规治疗方案

就BWT化疗而言,目前国际上主要以COG和国际儿童肿瘤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diatric On⁃cology,SIOP)为主流,均主张在影像学的评估下采用6~12周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阿霉素(VCR/AMD/DOX)的术前化疗[7]。病理结果为弥漫型间变等不良组织型加用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卡铂[5]。

对于BWT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肾功能,以维持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现多主张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2个周期化疗后,肿瘤具有影像学变化者予以手术治疗,若影像学未见明显变化再行2个疗程化疗[8]。手术的最佳时机在术前化疗3个月内,若患儿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再次延长或改变新辅助化疗方案几乎无效,还会引起骨髓抑制、继发恶性肿瘤和药物特异性毒性等不良反应[9]。此外,Davidoff等[10]发现,采用保留肾单位术者,即使边缘为阳性,并不预示着患儿预后较差。但对于这部分患儿通常予以局部放疗。就肾部分切除术而言,Lim等[11]提出,相对于传统经腹入路,采用经腹膜后入路不仅可达到同样效果,而且能更有效地避免肠损伤,使恢复饮食的时间缩短、控制尿漏等。另一方面,有研究指出对于肾母细胞瘤伴广泛横纹肌分化者[12]、不可切除性肿瘤以及患Denys-Drash综合征者,需行全肾乃至双肾切除术[5]。

放疗是治疗WT的传统方式之一,主要推荐用于Ⅲ期和Ⅳ期[7]。对双侧BWT患儿而言,放疗更易造成残余肾功能损伤[13]。同时,腹部放疗不仅能引起肝静脉闭塞病、放射性肠炎、骨髓抑制等急性并发症,还能使骨骼和软组织生长受损,患第二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以及患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风险增加[14-15]。因此,应根据局部情况实施放疗。一般用于有肿瘤溢出、手术切缘阳性、病理为间变型以及淋巴结阳性者[9]。一项临床试验[16]对进行术前化疗及采用保留肾单位术者,后期运用大剂量美法仑及自身骨髓移植替代放疗,结果表明患儿不仅可有效保留肾实质和肾功能,还能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3 BWT预后差且易产生并发症

然而即使经过这一系列的治疗,BWT预后依旧不理想。如NWTS-5研究[8]表明,BWT患儿4年累积无病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为56%,对于具有良好组织型、局灶间变性和弥漫性间变性BWT患儿,4年累积EFS分别为65%、75%和25%。同时,BWT的治疗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最常见并发症为ESRD。对于进展性BWT,同步型3年ESRD累积发病率为4.0%,异时型为19.3%。在WAGR综合征中,WT患儿20年累积发病率高达43.3%[17]。同时还会产生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功能不全等症状[18]。有证据[19]表明,对于高血压这一远期并发症而言,行一侧肾全切者发病率为66.7%,而采用双侧NSS者为20%。部分患儿不可避免进行肾移植,但这会引起终身免疫抑制、不可避免药物毒性、继发性泌尿系统疾病等[20]。因此对于BWT治疗,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既要控制疾病以达到治愈,同时延长患儿生存期,又要维持良好的肾功能,保证患儿后期生存质量。

4 相关临床试验以改善预后及减少复发

基于上述,有学者进行了一些临床试验。一项前瞻性研究[21]采用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阿霉素进行共24周的化疗,其中新辅助化疗进行4~10周,后行NSS术,术后边缘为阳性、淋巴结阳性或肿瘤溢出者予以放疗。对于常规化疗不敏感者,加用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结果5年OS为90%,但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 free survival,RFS)和EFS仅分别为38%和31%。而COG进行一项AREN0534临床试验研究[8],通过以长春新碱/阿霉素/放线菌素D的化疗治疗为基础,后依据组织学反应进行调整,并对间变型等不良组织型进行更密集的化疗;缩短从确诊至手术切除的时间,84%患儿在12周内接受外科治疗;术后化疗依据组织类型进行。使BWT的4年EFS和OS分别达到82.1%和94.9%。而对于间变型BWT而言,Dome等[22]对17例患儿运用DD4A方案(更生霉素+长春新碱+阿霉素+10.8 Gy腹部放射),EE4A方案(更生霉素+长春新碱)6例,I方案3例(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依托泊苷+放线菌素+10.8 Gy放疗),发现运用DD4A方案中2例以及EE4A中有4例发生进展性病变,同时4年EFS和OS分别为43.8%和55.2%。因此,通过一系列的临床试验,BWT的总生存率得到提高,但其EFS仍不理想,因此治疗方案仍有待于完善,尤其是间变型BWT。

BWT复发率低,但复发后生存率不高。有学者[23]对肾脏肿瘤研究小组-国际儿科肿瘤学会(RTSG-SIOP)2001临床研究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组织型为低-中危组BWT的5年复发率约13.3%,高危组约27.1%;对于初治复发型的高危组非间变型WT(包括BWT),4年生存率为40%~50%,间变型WT生存率仅10%。一项临床试验[21]应用拓扑替康作为单药联合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卡铂以及阿霉素用于30例复发性患儿中,发现16例高危型患儿中15例在12个月内死亡,而14例中危型患儿中生存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年),说明此方案对高危型无明显效果,但对中危型患儿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此外,有研究[24]提出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BWT,提高患儿生存率。一项临床试验[25]研究表明,采用大剂量化疗并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4年EFS可达60%,OS为73%,这对于复发性WT患儿而言不失为一种有效疗法。而Malo⁃golowkin等[26]利用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数据库对253例复发性WT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接受此种疗法的患儿,5年EFS和OS分别为36%和45%,而这与采用常规化疗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对于复发性WT患儿的最佳治疗方案仍需探讨。

5 结语

BWT发病率低,其治愈率仍有待提高,尤其是间变型这类不良组织型。同时是否进行初始活检仍存在争议。BWT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正常肾单位,而放疗易造成残余肾单位损伤,因此,放疗应尽量规避。对于BWT而言,在保证良好治愈率的同时,应注意预防远期并发症,保证患儿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变型阿霉素母细胞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变型数独7月挑战赛
变型数独3月挑战赛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人参皂苷Rg1对阿霉素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丹参酮ⅡA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化疗敏感度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简约≠简单
叶酸对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的拮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