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医案指南》对社区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指导及运用
2018-01-20陈燕妮曹阳
陈燕妮 曹阳
不良妊娠在临床中经常发生,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孕前、妊娠早期,任何不良状况均可能会引起胎儿不正常发育。孕前、孕期保健主要从健康教育、医学检查出发,但是对女性体质个体差异关注不够。中医上称“脏腑本弱、因妊重虚”,如调理不合适,潜在问题将会增加妊娠疾病,甚至会导致妊娠提前结束。本研究结合叶天士的中医理论从中医保健出发,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探讨了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方法。叶天士为清代著名医家,世医出身,幼承家学,对中医温热病学,妇产科学的临床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从脏腑看孕妇分期保养
1.1 孕早期叶天士认为在孕妇期、产前,用药应以凉血顺气为主,尤应注重肝脾胃三经的调摄[1]。早期调理肝气,养阴。《内经》:“五志过极,皆从火化。就怀妊娠恶阻,按徐之才逐月安养,亦在足少阳经,正取清热养胎。”例如:“养胎气,某怀妊三月,肝气攻冲,胁痞,呕吐红痰。肝气。”“怀妊百日,丙丁养胎,胎热,从戌亥时升,耳前赤痱刺痛,当养阴制火。”“殒胎每三月,是肝虚。肝虚滑胎。”养肝。《素问》:“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和津液的运行,因此,肝主升,肝气横逆,胎气上冲。肝藏血,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血以护胎,肝血失养,胎无以滋养。妊娠中期应当助胎气,主要是调理脾胃,生津液为主。“始而热入阴伤,少腹痛,溺不爽,秋暑再伤,霍乱继起。今不饥不食,全是胃病,况怀妊五月,胎气正吸脾胃真气,津液重伤,致令咳逆。胃虚咳逆。”“五六月当脾胃司胎,厥阴内风暗动,不饥吞酸,全属中虚。肝风犯脾胃。”
1.2 孕中后期叶天士在妊娠中后期注重脾胃的调养。妊娠中期,养阴为主,胃阴不足引起咳逆,妊娠后期用药应当利胎气。叶天士注重补益脾胃,凉血调气。“怀妊八月,子肿,腹渐坠。正气虚弱,补剂必须理气。”《素问》:“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和水液,对于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主升清,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的位置,叶天士[2]认为胎气系于脾,脾气虚弱,胎无所寄托,坠滑难免矣。至于胃为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的营养。妊妇全赖水谷之精华以养身护胎。
2 孕期常见疾病用药指导
2.1 妊娠呕吐妊娠呕吐中提出,应分清病机。如医案中提到:“秦,十七,经停三月,无寒热,诊脉大,系恶阻减食。黄芩、知母、苏梗、砂仁、橘红、当归、生白芍。”“恶阻,本欲恶心饮食,今夹时邪,头痛身热。当先清热。时邪发热。竹叶、连翘、生甘草、黄芩、花粉、苏梗。”提示在妊娠伴外感,当先驱邪外出。
2.2 妊娠血虚妊娠血虚中提到“血液仅仅养胎,春阳升举,上焦易燥,喉呛心噪,皆阴亏阳亢。”滋阴补血。用药为鲜生地、茯神、白扁豆、玄参心、川石斛。
2.3 妊娠便秘“怀妊九月,足少阴肾脉养胎,上受热气,肺痹喘急,消渴胸满,便溺不爽,皆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之现症……议以清肺之急,润肺之燥,俾胎得凉,则安,去病身安,自为不补之补。古人先治其实,实者邪也。热伤肺阴。用药为泡黄芩、知母、鲜生地、花粉、阿胶、天冬。”
2.4 胎动不安胎动不安中提到“怀妊,痢滞半月,胃阴既亏,阳气上逆,咽中阻,饮水欲哕,舌尖红赤。津液已耗,燥补燥劫,恐阴愈伤而胎元不保。议益胃和阳生津治之。痢伤胃阴。”“血液护胎,尚且不固,心中如饥空洞,食不能纳,况又战栗呕逆。凡内外摇动,都是动胎”从来有胎而病外感,麻、桂、硝,黄必加四物,是治病保胎第一要法。在胎动不安中提出,外感用药需要固本解表。
2.5 产后抑郁除了妊娠便秘,妊娠腹痛常见疾病之外,叶天士还提到了产后抑郁症,“昨午忧悲嗔怒,答辩后陡然头晕,继以呕逆……似叹息声。”叶天士认为该病机为胃土大虚所致,用药需要护阳固阴,存体为要。
3 指导孕期用药原则
叶天士认为医生应该明辨每一位孕产妇的舌脉,注重细节,辨别虚实,辨证论治。用药不可过于刚燥,过于发汗,应该注重阴液的维系。当实邪有余,即使在妊娠期,也不应该盲目进补,而应该驱邪外出。并且非常注重养护阴液,认为胎儿致使母体阴液亏虚,妊娠杂病除了脏腑气机之外,病机多为阴虚火旺,津液不足引起。故用药多用生地、花粉、白芍等滋阴生津的药物。气血两虚,叶天士注重补益脾胃,认为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同时要注意祛瘀生新,排出恶露的生理特点,还提出了相关的用药,如益母草、赤芍、炒山楂等。
4 产妇中医体质学说
叶天士提出产妇体质为气血亏虚为主。“产后气血大亏……外感六气,稍有感触,既足治病”认为妇人产后气血均大伤,正气虚弱,容易外感时邪而发病。认为产后阴液不足,在夏季容易感受暑邪。在产妇社区管理应该记录相关情况,可以在孕期为孕妇做体质测试表,对女性孕期体质类型进行中医保健,调节或尽量改变其偏颇,使其趋向“阴平阳秘”,对女性生殖健康及优生优育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结合中医管理保健理论,本文采取案例进一步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5 中医管理服务方法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2014年9月—2017年8月友谊社区妇幼保健院相关医务人员参与孕前体制辨识,并针对所在辖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2564例孕妇开展调研。从孕前体质辨识到产后42 d全程中医健康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孕前,对待孕人员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其进行评分管理。针对待孕人员体质类型等进行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控制,建立健康档案,有社区医生进行电话沟通、搜集资料,并建立追踪随访制度。通知待孕人员到专业机构进行中医优生优育健康培训指导。②孕期,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结合医生开具的健康状况评估表分析,对孕妇进行早、中、晚健康状况评估,可将孕妇的健康状况分为三个等级。根据状况评级进行食疗药膳、个人卫生管理,以及心理、运动方面的中医药指导,并加强识别需要产前诊断、高危转诊的孕妇,通知孕妇到妇幼保健院进行培训,参加对应孕期的胎教、体操、母乳喂养培训。③产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产后第15天、第42天进行上门访视,及时对妊娠结局进行健康评估。加强对孕妇中医体质、中医药干预的分析,并及时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估。实施全程中医健康管理,可充分提高孕产妇、家属的科学常识,便于其进行合理的调养、保健工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4]。
社会进步带动了出生人口素质的提升,优生优育水平大幅提升。加强对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提高准父母对分娩生理过程的了解,提高母子健康,是当下社区工作人员的主要责任。从中医健康管理角度出发,需要加强健康管理的“未病先防”政策,孕前就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从饮食、起居、心理状况分析潜在隐患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管理。根据亚健康孕妇的体制,进行体制、健康状态分析,并制定个性化的监控调养干预方法。借助药膳、食疗、中药干预等方法进行管理,消除潜在隐患。将中医体质学理论充分应用与系统研究、中医干预方面。现代医学中,一般会针对育龄妇女备孕前半年便开始中医体质辨识,并及时进行中医健康指导、中医药干预[5-6]。从而改善孕妇不良体制。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处理,如果偏颇程度较轻的状况,可进行饮食、运动、心理状态的调整,如果偏颇程度过重的孕妇,可能无法靠自我调整修复,一般需要专家用药解决问题。
6 提高中医健康管理的方法
6.1 提高重视程度,增加资金投入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医药对孕产妇的保健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当地政府,如省卫生厅、卫生局等机构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资金投入。
6.2 增加健康教育宣传作用孕产妇中医药服务方面,需要及时进行健康教育管理,普及专业的孕产妇知识,借助媒体宣传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
6.3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的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进行系统的培训、考核,保证基层妇幼保健团队的专业性。并及时编写工作指南,提高操作规范性。确定工作流程、考核方法的有效秩序。
6.4 建立考核目标,提高项目效果如果遇到特殊孕妇,可建立中医健康护理专家组,提高干预科学性。保证考核结果、服务经费等与项目效果的联系。
中医药健康管理后,服务效果十分显著,当地孕产妇的遵从率大幅提高。中医健康指导后,可降低早孕反应、不良状况,同时可避免后期乳汁不足、恶露不尽等问题。中医药已经受到了认可形成了科学规范化的中医妇幼保健模式。通过中医保健与妇幼保健工作的结合,实现了良性循环机制。如孕期药膳指导、耳穴贴压工作,可降低孕妇不敢用药,怕引起胎儿不良症状的心理,同时可有效解决孕妇不适症状。
综上,中医药在社区孕妇保健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提高整体健康指导的合理性,并带动中医药参与到卫生服务工作中是当下主要任务,对孕妇和胎儿健康而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顾宛莹.叶天士调经特色谈[J].吉林中医药,1993(6):41.
[2] 叶天士.临证医案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41.
[3] 李萍.妊娠期孕妇中医证候及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临床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2929-2930.
[4] 郑国英.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孕产妇管理体系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030-1031,1076.
[5] 赵辉,郑晓丽.中西医结合体检及“治未病”理念在健康管理中的优势之我见[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8):749-750.
[6] 黄静,杨立,朱群丽.社区中医健康管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再住院情况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4,20(1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