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的临床护理配合要点分析

2018-01-20王敏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6期
关键词:切牙磨牙种植体

王敏霞

(沈阳市沈河区沈河牙病防治所,辽宁 沈阳 110011)

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是牙科常用手术方案,术中采用的微种植体支抗钉可简化操作流程,具有创伤小、术后易恢复等优势。问卷调查发现[1],大部分人群对口腔手术存在一定的恐惧感,会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予以针对性的护理配合,为了分析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的临床护理配合要点,本文将58例接受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58例接受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治疗的患者,属于2016年2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A组和B组。

A组(n=29)——男性∶女性=14∶15;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8.15±4.34)岁;18例严重双牙弓前突,11例牙列拥挤Ⅲ度。B组(n=29)——男性∶女性=13∶16;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8.26±4.31)岁;19例严重双牙弓前突,10例牙列拥挤Ⅲ度。A组和B组接受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治疗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别不大,P值>0.05。

1.2 方法:A组——围术期护理。要点如下:

术前护理要点:术前一天采用紫外线消毒仪对手术室进行消毒,结合患者面部状况、牙根间距离以及植入部位提前备好适宜的钛合金微种植钉,检查手术仪器的运作情况,备好无菌手套、麻醉药品、手术包等物品,准备齐全的个人矫治计划,方便医师查阅。询问患者的疾病史,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了解药物禁忌证,让患者术前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普及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的知识要点,提前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让其做好心理准备,展示以往治疗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紧张感。

术中护理要点:合理消毒口腔,给予洗必泰消毒液含漱,采用碘伏棉球消毒颌面部,保证操作范围无菌,常规铺巾后合理调节灯光亮度,密切关注患者生命指标变化,及时清除分泌物(血液、唾液等),提高手术视野清晰度,鼓励患者坚持完成手术,及时并准确协助医师传递相关手术器械。

术后护理要点:定时检查患者伤口局部反应,告知患者唾液中存在血丝属正常现象,口腔溃疡症状会在2~3 d内愈合,叮嘱患者术后要禁食坚硬、辛辣食物,以稍软食物为主,采用软毛牙刷清洁钛合金种植钉支抗钉周边,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叮嘱患者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处理感染。

B组——常规护理。术前告知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的操作流程及有效性,评估患者病情,做好术中配合工作。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测量患者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上中切牙倾角。

1.4 统计学处理:将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用(x-±s)表示,t检验]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中,术后出现种植钉松动1例,牙周膜损伤1例,软组织水肿1例,共计3例(10.34%)。B组中,术后不良反应类型包括种植钉松动(2例)、牙周膜损伤(1例)、软组织水肿(2例)、种植钉感染(2例)、口腔炎症(1例),共8例(27.59%)。统计发现,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更低,P值<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A组患者磨牙移位为(3.48±0.12)mm,上中切牙凸距差为(4.71±0.69)°,上中切牙倾角为(29.12±2.16)°。B组患者上述3项指标依次为(6.54±0.18)mm、(2.18±0.16)°、(9.54±2.09)°。对比可知,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别(P>0.05)。

3 讨 论

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可有效治疗牙科疾病,但本质属于侵入性操作[2],患者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术后肿胀、疼痛、炎性反应等[3],部分患者会出现种植体脱落或松动的情况,导致治疗效果降低甚至治疗失败[4]。大部分患者在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治疗时会伴有恐惧、紧张等心理,配合度较差[5],严重影响手术安全性和疗效,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要对其进行完善的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和连贯性,术前简单介绍手术相关知识虽可使患者对手术流程有一定的了解,但改善情绪效果不佳,术中配合度较差以及术后干预未涉及,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围术期护理具有完整性,术前进行规范的检查和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能够保证手术按时开展,同时详细普及手术知识以及提前告知相关不良反应,可减轻患者的恐惧感,提高其配合度[6];术中准确配合手术医师完成相关操作可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提高手术安全性,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伤[7];术后进行饮食指导和叮嘱患者定期复查能够提高手术的疗效,避免治疗失败等不良事件发生。

文中结果部分数据显示,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3个月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均优于B组患者,P值<0.05。

综上可知,在患者接受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的整个围术期采取细致且全面性的护理配合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手术疗效。

[1] 刘慧,冷军,胡彬.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54-55.

[2] 何莉.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术的临床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1):52-53.

[3] 吴少梅.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的临床护理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134-135.

[4] 郑青青,林燕,邱海鸥.微种植体支抗钉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3):146-147.

[5] 谭敏宜.远程护理对正畸种植支抗患者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7,9(2):147-149.

[6] 王珊珊.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美容,2015,5(4):140-141.

[7] 肖丽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49-50.

猜你喜欢

切牙磨牙种植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磨牙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OSSTELL MENTOR评价OSSTEM-TSⅢ种植体骨结合效果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