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8-03-23解莹
解 莹
(鞍山市肿瘤医院放疗九区,辽宁 鞍山 114036)
脑外伤是指由于外界物品造成的突发事件,头脑部肉眼可见的伤,如若不进行及时的处理,可引起严重的后果[1]。脑外伤常导致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主要取决于损伤是在脑组织的某个特定区域还是广泛性的损伤,不同程度的损伤会给患者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以及情绪上的变化,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本院选择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轻度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取得了可观的效果,详情见下。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分,x-±s)
表2 对比两组轻度脑外伤患者干预前后SDS评分(分,x-±s)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选择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50例轻度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
观察组中,男性轻度脑外伤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18~59岁,平均年龄为(43.66±2.59)岁,病程2~11 d,平均病程(4.56±1.06)d,病理类型:额叶损伤10例,颞叶损伤8例,枕叶损伤7例。对照组中,轻度脑外伤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19~58岁,平均年龄为(44.23±2.15)岁,病程3~11 d,平均病程(5.02±1.23)d,上述病理类型:额叶损伤11例,颞叶损伤10例,枕叶损伤4例。2组轻度脑外伤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中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轻度脑外伤患者实施基本的心理护理以及常规用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轻度脑外伤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个性化护理,包括对患者的术前巡视,术中的细心护理、术后的及时回访。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轻度脑外伤患者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轻度脑外伤患者干预前后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的评分情况,用t进行检验(用SPSS20.0软件处理),当2组轻度脑外伤患者对比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差别时,用P值<0.05表示。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SAS评分情况:观察组轻度脑外伤患者干预后焦虑得分为(39.02±7.1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SDS评分情况: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DS得分为(44.12±7.0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轻度脑外伤患者因身体疼痛易引起不良情绪,给予患者术后的用药也无法彻底改善轻度脑外伤患者的不良情绪,需要更多的投入,给患者家属带来了极大的压力[3]。护理人员要做到关爱患者,对轻度脑外伤患者进行悉心开导,解除忧虑,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多参加户外活动,给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通过本次研究表明,给予轻度脑外伤患者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轻度脑外伤患者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该护理方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术前巡视:巡视护理人员为高年资专科护理人员,术前1 h护理人员要与主治医师和麻醉师进行详细的沟通,进一步的了解轻度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状态,与轻度脑外伤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使患者及家属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尊重,沟通时要耐心的倾听患者的想法和疑虑,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安慰,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可利用以往成功的轻度脑外伤案例对患者进行讲解,使轻度脑外伤患者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能在术后的康复护理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4]。
3.2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在病房内陪同轻度脑外伤患者一同去手术室,引导患者家属在等候区等候。在麻醉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轻度脑外伤患者的体征变化,询问患者的感觉,与此同时要跟手术医师以及麻醉师及时进行沟通,确保手术顺利的完成,同时要注意保持患者的胸廊运动以及肢体的功能位,做好轻度脑外伤患者暴露肢体的保暖工作,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要及时告知患者家属情况,让其安心等待,体现患者至上的护理精神。
3.3 术后回访:在术后3~7 h后,对轻度脑外伤患者进行回访,询问患者术后身体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同时防止患者发生压疮等并发症等情况,如有患者出现不适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对家属及患者进行解释和及时的处理,让患者及患者家属安心,给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叮嘱家属做好出院后患者的心理和身体护理[6-7]。
通过本次评分比较,观察组轻度脑外伤患者经过个性化干预前焦虑得分为(51.34±7.26)分,干预后焦虑得分为(39.02±7.12)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脑外伤患者在个性化干预前SDS得分为(62.56±7.26)分,干预后的SDS得分为(44.12±7.06)分,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给予轻度脑外伤患者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轻度脑外伤患者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试验中广泛推广。
[1] 覃洁,荣远萍,卢云凌等.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100-101.
[2] 张从淑.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1):132-133.
[3] 韦丽萍,钟焕琴,韩锦英等.优质性护理对轻型脑外伤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4):599-600.
[4] 蒋淑宏.心理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的情绪的影响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0):335-335.
[5] 枊平霞.严重脑外伤患者术后废用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106-108.
[6] 邱海英.心理护理对改善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负性心理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4):168-169.
[7] 陈南燕.情志护理对脑外伤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