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2018-01-20赵洪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耳中耳炎皮质激素

赵洪亮

(兴城市人民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0)

人体中耳积液增多,听力下降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在耳鼻喉科中,病症发病率较高,病情发病在90 d内,分为急性与慢性,一般病程高达半年上的,则称之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病症治疗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观察阶段:因为此病症是存在自愈率的,在观察阶段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监测,可以对病症进行有效干预,但是如病症依旧存在,要对其及时进行干预疗法;②药物治疗:当前普遍应用的药物为抗生素、抗组胺药物以及类固醇药物等;③外科手术疗法:如穿刺等。在本次研究中,将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对6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所收治的急性分泌中耳炎患者60例,采用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30)和参照组(n=30),在60例患者中,男性35例(38耳),女性25例(29耳),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18岁,其中主要临床表现为:听觉减退、耳朵存在闷感、痛感以及耳胀感,有少数患者的耳朵发痛,通过镜像检查,可见鼓膜浑浊、呈现为淡黄色或者橙红色。在参照组患者中,病程最短2 d,最长90 d;研究组患者中,病程最长90 d,最短1 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如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比较,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进行耳鼓膜穿刺,并服用桃金娘油胶囊(批准文号:Z20100008,德国希尔制药有限公司),1次300 mg,1日3次;服用头孢药物;进行穿刺后的第2日行球吹张疗法,1日1次,每次吹10次,并应用按摩机进行治疗,每日1次,1次15 min。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进行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剂(国药准字H12020514),应用药物的前3 d每日10 mg,后3 d每天5 mg,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

1.3 效果判定标准: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呈现的鼓室导抗图正常(A),进行纯音测定时,其言语的频率中位导阀值降低在20 dB,判定为治疗有效;临床反应有所好转,图像呈现为C型或者As型,其纯音测定时,言语的频率中位导阀值降低在10 db,判定为治疗好转;无任何缓解,判定为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进行研究的60例的急性分泌中耳炎患者所有临床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当数据呈现为P<0.05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有效25例(83.3%),好转3例(10%),无效2例(6.7%);参照组有效20例(66.6%),好转2例(6.7%),无效8例(26.7%),χ2=4.3200,P<0.05。

3 讨 论

目前,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尚没有准确的定论,当前临床医学分析当咽鼓管功能存在障碍、感染以及发炎时,此病症将会发生。多种原因的形成导致咽鼓管通气困难,最终使中耳负压形成,鼓室积液出现[1-2]。

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症进行治疗过程中,主要对中耳积液进行清理,以此对中耳通气的功能改善开始,并从根本改善病情。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穿刺抽液能够更快的将鼓室积液清理,另外,对其进行按摩还能最大程度的对中耳压力进行改善。服用桃金娘油胶囊,能够对鼓室积液进行弱碱,将pH指标恢复到正常,对黏滞度进行调节,加速纤毛的摆动,促进黏液排出,且这一方法也能起到抗菌的效果,强化抗生素药物的强度[3]。

在本文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加入糖皮质激素,但是此种方法是否应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还未有定论。数据结果反映,免疫性能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分泌性中耳炎和Ⅰ型的变态反应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Ⅲ型变态反应息息相关。在闫云飞以及陈皓等[4-5]专家的报道中分析,大约有超过70%的人存在Ⅰ型变态反应,且对过敏性病症的发病率分析,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最高,因此多数研究人员表示,呼吸道的反应性变态病症和分泌性中耳炎病症相联系时,患者本身的敏感度也有所强化,另外有些患者的肥大细胞炎性放大,导致鼻黏膜以及咽鼓管咽的水肿形成。

韦小丽、刘伟[6]的研究中表示,分泌性中耳炎属于Ⅲ型变态反应,它本身的抗原体-细菌物质,在腺样体或者是淋巴内都存在,且有报道显示在一些患者中曾经出现过中耳炎史的病症,但是由于病症在临床表现中并没有存在显著反应和特征,所以临床中还缺少对症治疗的药物;糖皮质激素能够对炎性细胞进行抑制,且能够遏制超敏反应经IgE受体,对Macrophages进行激活,以此抵制Macrophages释放炎性介质。分子学研究有所证实,在哺乳动物的cell membrane上,AQP存在特意转运水的通道,在cell membrane上水在其的渗透压梯度下,朝向高渗方向转移,并且水和离子通道在共同因素影响下,对黏膜纤毛上皮系统进行清除。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病症时,中耳腔正因为这种液体的紊乱导致了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糖皮质激素能够对水平衡进行调节,在最短时间内治疗病症,张文斌[7]的研究中对本文的研究也有所证实。本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参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其χ2=4.3200,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过程中,加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且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但是本次药物治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对使用的药量以及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尝试。

[1] 李智量,屈季宁.糖皮质激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系统评价[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3):107-110.

[2] 崔艳红,韩富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11(3):448-450.

[3] 徐建中,高陈恺,马超武等.早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对成人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2):177-179.

[4] 闫云飞.盐酸氨溴索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129-130.

[5] 陈皓.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172-173.

[6] 韦小丽,刘伟.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6例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2):84-85.

[7] 张文斌.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138-139.

猜你喜欢

中耳中耳炎皮质激素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耳压力调节机制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警惕不疼的中耳炎
小耳朵怎么会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