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2018-01-20宋雨凌
宋雨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沈阳 110032)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又分为急发型、缓发型、特发性。特殊类型糖尿病可分为:胰岛β细胞功能基因异常(MODY)、胰岛素作用基因异常(妖精貌综合征)、胰腺外分泌疾病(胰腺炎、血色病)、内分泌疾病(肢端肥大症、甲亢、Cushing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感染或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可伴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等。
1 流行病学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如在芬兰,糖尿病发病率是每年35/10万)。而太平洋沿岸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如在日本和中国,发病率为每年1/10~3/10万)。北欧和美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居中(每年8/10~17/10万)。2型糖尿病和IGT在某些太平洋岛屿区域发病率最高,印第安和美国发病率居中,而俄国和中国的发病率最低。这种分布差异可能是遗传、行为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者还发现,糖尿病的患病率存在民族差异,汉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达14.7%,藏族和回族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低于汉族,分别为4.3%和10.6%。同样,藏族和回族糖尿病前期的比率同样较低,分别为31.3%和31.9%,显着低于汉族的38.8%。
2 病因
1型糖尿病是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易感性与多个基因有关,如HLADR4。预测与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病毒感染(主要有柯萨奇病毒和风疹病毒)。自身免疫性因素包括β细胞自身抗体(GADA和IA2)、血CD4+/CD8+增高、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等。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最主要原因,多数的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较先发生,出现胰岛素分泌缺陷后发生糖尿病。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发病与遗传关系密切,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疾病,但其发病的易感基因至今未明。环境因素包括肥胖,脂毒性和慢性应激,胎儿和婴儿期低体重等有关。
3 临床表现
3.1 自然病程与临床阶段 1型糖尿病:多在25岁前起病;常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需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维持生存;β细胞功能显著地下;血胰岛素及C肽降低;对胰岛素较敏感;可有“蜜月”缓解现象。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的肥胖者;起病缓慢;空腹血胰岛素正常、降低或偏高;生存不依赖外源性胰岛素,但口服降糖药物失效后需胰岛素治疗;急性应激可诱发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或酮症酸中毒;
3.2 代谢紊乱症候群 “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起病特点: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典型;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
3.3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非增殖型、增殖型)、肾病(肾脏增大、GFR增加、运动后微量白蛋白尿、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板水肿和高血压、终末期肾功能减退)、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皮肤病变和合并感染(皮肤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膀胱炎、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结核病)等。
4 诊断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6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①空腹血糖(FPG)≥7.0 mmol/L,(注:空腹≥8 h,其间不能摄入任何热量)。②餐后2 h血糖(2 hPG)≥11.10 mmol/L,(注:OGTT采用WHO规定的75 g无水葡萄糖负荷)。③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注:检测方法应由NGSP认证并采用DCCT研究指定的方法进行标准化)。④有典型高血糖症状或危象且任意时刻血浆葡萄糖≥11.10 mmol/L。
5 鉴别诊断
肝脏疾病: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谢异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长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出现轻度糖代谢异常。
GIS技术不仅实现了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的有效结合,同时还在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将GIS技术应用过程中,测量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测量需求分析和处理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保证测量的效率与精准度。目前,GIS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可以应用在野外测量工作中,对减少野外环境对工程测量产生的影响以及减小劳动强度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
多种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尚有其他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
6 治疗
强调早期治疗和个体化控制目标与综合治疗;防止急性代谢紊乱并发症,预防和延缓慢性并发症。
6.1 口服降糖药 双胍类:抑制肝糖输出和促进组织糖利用;抑制肝糖产生和输出;促进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抑制脂肪分解;减轻胰岛素抵抗;抑制食欲和减少肠道糖吸收;不引起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体重增加。
磺脲类: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
噻唑烷二酮类: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过可能会增加心衰及骨折风险。
格列奈类: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但结合位点不同,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迅速而短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这类降糖药能抑制人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
DPP-4抑制剂:即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能够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同时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提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且不易诱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
6.2 胰岛素类药物 1型糖尿病,经过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者,出现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应激情况,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肝肾功能衰竭,营养不灵等情况需要应用胰岛素。
不同胰岛素制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也不同。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身当前病情的胰岛素类型,并制定适当的胰岛素注射时间。
6.3 GLP-1受体激动剂 是由人胰高血糖素基因编码,并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以下生理作用:以葡萄糖依赖方式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基因的转录,增加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刺激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β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抑制食欲及摄食,延缓胃内容物排空等。
6.4 手术治疗 可通过减少食物摄入与吸收、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包括“Y”型胃肠短路术、管状胃切除术、十二指肠转位术等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