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8-01-20刘晓琳郝文莉朱艳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期
关键词:软胶囊丁苯达拉

刘晓琳 郝文莉 戴 雁 朱艳玲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脑梗死也叫缺血性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健康[1]。本研究中以药物联合方式对观察组6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单纯用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120例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就诊时间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研究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药物耐受,且患者均意识清醒可配合本次研究;排除不愿参与研究或中途退出研究者;排除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女比例为41∶19;患者年龄最小41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3.2±3.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平均年龄(3.0±0.4)年;观察组60例,其中男女比例为39∶21;患者年龄最小40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61.9±3.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6年,平均年龄(3.2±0.7)年;对比两组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凝集、脱水、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即将30 mg依达拉奉加入到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混匀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1天2次;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其中依达拉奉用药方法与用药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患者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1天3次,1次0.2 g,餐前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1.4 判定标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满分为100份,分值越高表示生活活动能力越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总分为42份,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2]。临床疗效:以治疗后患者肢体无病残,NIHSS评分下降程度超过90%为基本痊愈;以治疗后肢体伴有0~3级残疾,NIHSS评分下降程度超过45%为显效;有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程度超过18%,但未达到45%为进步;以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程度未达到18%为无效[3]。

1.5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资料均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与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60例患者中基本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患者分别为12、23、20、5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60例患者中基本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患者分别为6、19、20、15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00,P=0.014)。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与B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IHSS与BI评分分别为(37.9±3.2)分、(61.2±5.9)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分别为(38.2±3.0)分、(61.8±5.2)分;两组治疗前比较NIHSS与BI评分均无较大差异(t=0.530、0.591,P=0.597、0.55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与BI评分分别为(15.5±1.4)分、(88.6±7.6)分;对照组分别为(21.2±1.3)分、(71.3±6.2)分;治疗后观察组NIHSS与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23.110、13.663,P=0.000、0.000)。

3 讨 论

脑梗死也叫脑梗死或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病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生,但患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患者多伴有吞咽困难、偏瘫、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且该病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4]。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上通常认为该病主要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现象。研究显示[5],缺血局部及周围缺血半暗带是脑梗死病灶的主要组成部分,若不及时开展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则极易随着病情的发展而促使病灶逐渐扩大,进而增加氧自由基的释放量,促使脑缺血损伤加重。因此,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加强脑保护即氧自由基清除,以抑制缺血坏死病灶扩大、改善患者预后就显得尤为重要。

依达拉奉是临床上治疗脑梗死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属于脑保护剂(氧自由基清除剂)的一种,对清除氧自由基有较好的功效,且该药物还可有效的对脂质过氧化过程进行抑制,并可发挥良好的神经细胞、脑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对脑水肿现象还可发挥有效的抑制效果,进而可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丁苯酞软胶囊也是近些年来临床上治疗脑梗死较为常用的药物,该药物的主要成分为丁苯酞,该药可有效的阻断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可发挥较好的抗脑缺血功效[6]。且该药物还可发挥较好的神经细胞保护,并可促进线粒体功能改善、提高氧化酶活性,进而可达到抑制炎性损伤、挽救半暗带细胞的效果,并可促进脑能量代谢、改善缺血区域血液循环,从多各方面发挥抗缺血功效。而有效的对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进行联合使用则可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对改善治疗效果有重要帮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联合用药治疗后其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及B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就表明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软胶囊丁苯达拉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芪黄通秘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软胶囊中10种痕量元素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山蜡梅软胶囊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