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护理及早期复发的应对措施

2018-01-20刘丽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5期
关键词:肠套叠灌肠腹部

刘丽娟

小儿急性肠套叠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是儿科急腹症。常见于4~10个月婴幼儿, 病理变化是近端肠管套入临近的远端肠管, 是一种机械性的肠梗阻, 其主要有肠绞痛、呕吐、粘液血便以及腹部包块等症状[1-3]。临床治疗肠套叠常应用空气灌肠, 此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安全性高, 是治疗小儿肠套叠首选方法[4,5]。在空气灌肠治疗过程中存在许多因素, 影响灌肠结果, 导致患儿复发, 临床工作者应积极寻找整复失败的原因, 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 提高复位率。本院对2015年1~12月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儿进行研究, 在灌肠前后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 寻找空气灌肠复位早期复发原因, 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儿科收治的59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男39例, 女20例;年龄3个月~5岁, 平均年龄1.3岁;其中3个月~2岁患儿49例,占 83%, 3~5 岁 10 例 , 占 17% ;发病至就诊时间 2~48 h。

1.2 空气灌肠适应证及禁忌证 患儿发病在48 h以内, 全身状态良好 , 无脱水 , 无腹胀 , 无电解质紊乱出现, 可以进行空气灌肠复位。如患儿发病>48 h, 全身情况差, 出现脱水、高热、精神状态差、休克、腹胀、腹膜刺激征者以及影像学检查见多个液平面, 腹部肿物硬, 或怀疑有器质性病变及小肠肠套叠者不宜进行空气灌肠。

1.3 治疗方法 首先应用透视机诊断灌肠, 观察套叠头所在位置, 然后应用XK20—A智能灌肠整复仪进行空气灌肠,逐渐增加灌肠压力 , 将压力调整在 8~16 kPa进行治疗 , 患儿复位后, 留取影像资料存档。

1.4 护理方法 ①在灌肠前向患儿及家属讲解治疗方法、治疗成功率, 缓解小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 以使其配合治疗。②高热患儿及时降温处理, 防止惊厥, 留置胃管患儿妥善固定 , 防止脱落 , 保持畅通 , 床头宜抬高 15~30°,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异物, 防止误吸。③操作过程中严密监测小儿生命体征, 注意观察面色、呼吸, 询问患儿感受, 动作宜轻柔。④详细询问患儿排便情况, 包括量、颜色、性质等, 及时记录。⑤小儿肠套叠复位后2 h用活性炭粉液30 ml经胃管注入 , 禁食禁饮 8~10 h, 见排出炭粉后方可饮食 ,饮食应清淡、易消化, 液质过渡到半流食、普食, 少量多餐。⑥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注意小儿饮食不可随意改变, 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 不可过急 , 注意保暖, 尤其腹部及足部, 防止进食不洁食物导致的胃肠疾病。

1.5 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患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情况及复发情况, 并记录复发后的处理结果。

2 结果

59例患儿经空气灌肠后均成功复位, 其中54例(91.5%)未复发, 患儿排出大量带臭味粘液血便及粪水;患儿不再呕吐、哭闹, 很快进入安静睡眠, 腹部触及不到包块, 变得柔软, X线透视可见套入部位消失。另外5例患儿成功复位后复发, 给予二次空气灌肠, 4例患儿灌肠成功, 1例患儿再次灌肠未见好转, 转手术治疗。59例患儿经灌肠复位总成功率达98.3%(58/59)。

3 讨论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时期, 尤其婴幼儿时期的常见急腹症,原因大多为腺病毒或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导致肠功能紊乱所致[6]。早期应用空气灌肠治疗此病可取得满意效果。空气灌肠操作简单, 患者痛苦小使用方便, 对于小儿肠套叠应用空气灌肠一般在发病48 h内, 患儿全身状态良好, 无明显腹胀、无发热、无脱水、无电解质紊乱。如患儿发病时间>48 h,出现严重腹胀、脱水、高热, 甚至神志不清、休克的患儿应及时开腹手术治疗, 防止病情延误, 对于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效果除和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有关, 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障肠套叠患儿治疗效果的关键, 经空气灌肠复位急性肠套叠, 术前应和患儿及家属沟通, 讲解治疗方法,取得配合;对有高热患儿应给予降温处置, 防止惊厥;保持胃管固定良好;确保呼吸道畅通;操作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询问主观感受, 动作轻柔;准确了解、记录患儿排便情况, 包括术前及术后;肠套叠复位后, 应先用活性炭注入胃管, 待排出炭粉后方可进食, 不可操之过急;患儿肠套叠复位后应告之饮食注意事项以及注意防寒保暖等[7-10]。

对于灌肠复位后患儿还应注意有无早期复发现象, 对需二次灌肠复位的患儿应先肌内注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苯巴比妥, 以缓解肠痉挛及镇静作用, 减少患儿X照射剂量, 先排出肠穿孔后, 进行二次空气灌肠, 设定压力8~16 kPa, 缓慢充气 , 到达肠套叠部位时 , 脉冲给压 , 排气后 ,要顺肠管方向轻柔按摩, 而后再次充气, 如套叠部位见肿块变小消失, 小肠充气停止空气灌肠, 行立位腹部透视。

综上所述, 对于急性小儿肠套叠患儿应尽早正确诊断,对早期患儿宜采取空气灌肠进行复位, 空气灌肠一般在小儿的肠套叠发病48 h内, 患儿病情状态尚好无腹胀、无脱水、无电解质紊乱时采用。在操作前后应给予患儿细致、周到的护理及观察, 能提高治疗效果, 提高治疗成功率, 对于复位后患儿还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尽早发现复发病例, 如患儿出现哭闹不止, 不能安抚;反复呕吐;腹部触及硬性包块, 患儿发病时间<48 h, 一般状态尚可, 无腹胀、无脱水、无电解质紊乱, 可给予再次灌肠复位, 复位效果和发病时间成反比,时间越短复位效果越好, 对二次复位患儿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保证成功率, 尽量减少手术治疗对患儿带来的伤害。

猜你喜欢

肠套叠灌肠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继发性肠套叠诊疗体会
新型清洁灌肠器的研制*
儿童小肠套叠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