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感染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2018-01-19王曙沈福杰
王曙 沈福杰
【摘 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感染性食源性疾病(广泛年)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菌型分布。方法:对开设肠道门诊的 3 家医院作为监测点(豫园社区医院、市九医院、黄浦区中心医院)开展感染性食源性疾病监测(2015 年 1月起豫园社区医院肠道门诊关闭),对符合 GFN 监测对象定义的病例留便进行血清型检测以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结果:2013-2017 年黄浦区GFN 病例中阳性菌检出率平均为3.43(231/6738)。检出病例男性略多于女性,主要检出时间为 5-10 月;GFN 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发热及呕吐;主要阳性菌以沙门菌为主,其血清分型以肠炎(40.54%)和鼠伤寒(25.68%)为优势菌种。 结论:黄浦区 GFN 患者的病原以沙门菌为主,因此应更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控制,做好食品监测并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
【关键词】感染性食源性疾病;监测;人群特征;病原体构成
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 types of Infectious foodborne diseases in Huang Pu District, Shang Hai.Methods: The surveillance on foodborne infectious disease was conducted among three hospitals (Yuyuan community hospital, The Ninth Municipal hospital, Huangpu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with intestinal Outpatient departments as monitoring points(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Yuyuan community hospital was closed in January 2015).Besides, Serotype testing and epidemiological case investigation were carried out on cases that meet the definition of GFN monitoring objects.Results: The average value of positive bacterial detection rate of GFN cases was 3.43 (231/6738) in huangpu district from 2013 to 2017. Men were slightly more likely to be diagnosed with positive results than women, with the main time of detection covering the period between May and October.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GFN patients were diarrhea, fever and vomiting. The main positive bacteria were salmonella, and the dominant bacteria were enteritis (40.54%) and typhoid (25.68%). Conclusion: The main pathogen of GFN patients in Huang Pu District is salmonella,therefore, more spec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such as ensuring food surveillance and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ity of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Infectious foodborne diseases;population surveillance;population distribution, etiologicalclass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1
1 概述
感染性食源性疾病(GFN)是指人体摄入被志賀氏痢疾杆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后所致的感染性疾病。该病在全球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PulseNet检测数据显示,每年有5000人死于耐药的空肠弯曲菌;因食物污染导致的沙门菌感染达到130万人;细菌性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 60%以上;空肠弯曲菌、沙门菌、EHECO157:H7、小肠结肠耶尔森菌依次为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
随着全球化食品贸易增长、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新的食品加工技术的应用和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今后 GFN 的发病将尤为突出,重大食品污染时间亦会不断发生,为加强与提高上海市 GFN 检测与爆发疫情处置能力,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 GFN 检测工作。为掌握黄浦区 GFN 流行状况、临床表现、菌型分布等流行特征,现对黄浦区 2013-2017 年监测的 GFN 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予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监测系统:监测网络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点医疗机构组成。监测点医院选择:黄浦区共有 12 家综合性医疗机构其中 6 家开设肠道门诊(一级 3 家、二级 2 家、三级 1 家),根据上海市 GFN 监测方案和地理位置(南、中、北)选择一、二、三级各 1 家(其中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 2014 年 12 月止退出)作为 GFN 监测点医院。
GFN病例定义:凡 24小时内大便次数 3 次及以上,粪便性状改变(水样便除外)的腹泻病人,且主诉或经医师询问发现在发病 5 天内有可疑高危食品饮食者视为检测病例。
2.2 研究方法 病原学分型分析:参照国家标准 GB/T4789.4-2008[1]及文献方法[2]中检测程序,由监测点医院的肠道门诊采集粪便样品,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完成标本分离、菌株初筛鉴定和血清分型,部分疑难菌株送市疾控中心鉴定。
统计方法:使用 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21.0、GraphPad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年份阳性率的比较采用 检验,对于判断流行季节与非流行季节沙门菌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使用 Wilcoxon秩和检验,GFN 病例数与沙门菌检出阳性率相关性分析使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3.1 黄浦区 GFN 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3.1.1 基本情况:2013年 1月-2014年 12 月黄浦区 3 家监测点医院以及 2015年 1月-2017 年 12 月黄浦区 2家监测点医院共登记初诊腹泻病人 16850例。其中, 监测GFN病例 6738例,采样率达 39.99%;阳性病例 231例,总阳性率为 3.43%,见表 1。在 231例阳性病例中,男性 120人,女性 111人,男女性比为 1.08:1; 最高发的两个年龄段为 21-30 岁、 51-60 岁,分别计 46、53 人,占 42.86%。
3.1.2 时间分析:2013年阳性率最高,达到 4.82%;2015年最低,仅为 1.82%。2013年-2017年各年份之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72,P<0.001),5年间沙门菌检出阳性率呈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夏秋季,5-10 月发病数占所有病例的 78.41%;3月份发病最少,见图 1。流行季节(5月-10月)与非流行季节(1月-4月,11月-12月)沙门菌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 P<0.001)。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GFN病例中沙门菌病例检出率与 GFN病例存在相关性 (rs=0.26,P<0.05)。
3.1.3 GFN 患者临床表现分析:231 例检出阳性菌患者临床表现分析,主要表现为腹泻(100%),以水样便为主(50.65%),腹泻次数>5次/天的患者最多(58.44%),腹痛类型在患者间有差异,其中阵痛最为常见(37.66%);其余症状以发热(39.83%)、呕吐(19.05%)为主,体温在 38.1℃-39.0℃的患者最多(20.35%),37.3℃-38.0℃的患者次之(16.88%),少数患者(2.60%)体温达到 39.1℃以上,而伴随里急后重、脱水症状的患者少见。
3.2 黄浦区 GFN 病例病原学分析 沙门菌病原学监测分析:在全部 231 例检出阳性菌的 GFN病例中,对222 株沙门菌血清分型监测结果显示,共有 54 种血清型,主要以肠炎(40.54%)、鼠伤寒(25.68%)为主,共占全部菌株的 66.22%。以 2013 年检出数最高,达到90 株;2016 年检出数最低,为 21 株,见表 2。主要沙门菌血清型以肠炎和鼠伤寒血清型为优势菌种,且全年中几乎各个月份均有发生。
症状不同血清型分布情况:通过分析 GFN病例中检出沙门菌病例临床表现,不同血清型症状表现不同(P<0.05),大部分病例均无发热和呕吐现象,发热和呕吐均有的 16 例,只具发热症状的达到 74 例,呕吐 27 例。
4 讨论
检测结果显示,黄浦区 GFN 患者以中青年为主,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年龄以 12-30 岁为主,与上海市的检测结果相符[3],这可能与各年龄组社会活动及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同时,51-60 岁年龄组病例也有较高比例,可能与中老年随年齡增长免疫力下降,易于被感染有关。虽然 5 年间 GFN初诊病人数逐年下降,但由于监测医院在 2015 年初减少一家,病人数的减少可能与此相关,因此,在 2015 年-2017 年 3 年间的初诊人数相对稳定这一现象来看,GFN防控力度仍需加强。与之相反的是,5年间的采样率明显下降,临床上应当注意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样本的采集。阳性率在 2015年达到 5 年间的最低值,随后两年逐年升高,说明在病例监测中阳性检出率并不随采样率的下降而下降。
2013 年-2017 年黄浦区 GFN 病例中阳性菌检出具有明显季节性,时间分布与上海市全市资料分布一致。但是 GFN 病例数在 12 月-次年 1 月也出现了发病高峰,这可能是由于冬季高峰病原以诺如病毒为主,而诺如病毒并不包括在 GFN 监测的病原范围中,提示 GFN 病人与病毒性腹泻病的患者存在交叉。
黄浦区 GFN 患者病原以沙门菌为主,沙门菌是我国食源性传染病最常见的致病菌,血清型复杂,可以分为 2700 多个血清型[4]。本次检测结果中沙门菌感染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该结果与上海市近几年流行的主要沙门菌血清型相符合[3],与北京[5]等地的监测结果也基本一致。
结合监测工作的结果和主要阳性菌传播特点,为有效防制 GFN,应在夏秋季加强监测,不仅做好病例监测和管理工作,还需要做好食品监测,同时要加强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随着 GFN 监测的延续,强化对即食食品和多源头的综合监测可能是比较科学的选择,这对我们最终监控和预警 GFN 流行菌来说其公共卫生的意义是重大的。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4789.4-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黄峥,许学斌,张岭,等.沙门菌检测在临床粪便样品的优化方法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 (8):1453—1455.
顾宝柯,袁政安,金汇明,等.上海市沙门菌病流行特征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25(3): 245-247.251.
Brenner FW,Villar RG,Angulo FJ,et al.Salmonella nomenclature.[J]Clin Microbiol,2000,38(7):2465-2467.
曲梅,黄芳,张新,等.北京 2008--2009年北京市沙门菌流行特征和分子分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2):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