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中的手功能评定方法

2018-01-19谢林涛翁兆霞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0期
关键词:法医鉴定

谢林涛 翁兆霞

【摘 要】目的:手功能评定是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中的常见项,法医鉴定过程中对手指功能权值的划分有具体的标准参照,同时在具体的手功能评定中,需要对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等分别进行判定,最终综合判定手功能丧失程度,本文对此进行具體探讨,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手功能判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法医鉴定;手功能评定;功能权值;判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R2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0--01

引言:手的构造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损伤失能后情况会相对比较复杂,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也为手结构失能制定出了一套相对较为全面的标准。这套标准不同于《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损伤标准》),并且其内容也相对较为简单。笔者根据《损伤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对临床手功能的评定方法提供了相应的评定方案,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在临床医学中对于手功能的计算以及评定方法,希望能给有需要的人,提供一定的帮助。

1 手指功能权值

《手功能纪要》和《手功能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手掌上各关节的功能权值,其中的功能和《损伤标准》中设置的有一定的差别,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损伤标准》,因此在分析手掌功能时采用《损伤标准》中的赋值。

1.1 手各指节、掌骨感觉功能权值

《手功能标准》主要是根据手掌各部分的感觉差距以及关节的功能,将手感觉功能权值也就是手功能的50%赋予各手指尺、桡两侧及手掌前面、背面。根据《损伤标准》忽略手背侧感觉以及手指、掌部功能细分至各指节、掌骨,为了能够和《损伤标准》相适应,需要将《手功能标准》中对于手背的感觉权值计入到掌侧,而根据《损伤标准》中的规定也需要将手指和手掌的感觉权值细分为各关节以及掌骨的权值。

1.2 手运动功能权值

《手功能纪要》中指出手功能的权值占整个手功能的50%。但是其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手运动功能占整个手功能的权值,不过在实例中需要将手运动功能的权值设置为100%,基于此来推算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手外科学祖研讨制定手运动在失能情况下计算的过程。先假设手运动功能的权值占100%,但是其主要原因并不清楚,为了和《手功能纪要》中的规定相符合,因此可以先这样设置。因为在《损伤标准》只是指出了“在手功能出现丧失时,要根据其功能丧失程度的一半来进行计算”,也没有明确指出,这和《手功能纪要》相符合,所以将手运动功能设置为100%并不与《损伤标准》中的规定冲突。

并且,笔者在进行试验计算时发现,如果将手运动功能占手功能的50%来进行计算,一手无名指或者是小手指在功能位失真时不到手功能的4%,且手的损伤程度还不足二级损伤,这样就会导致计算出的损伤级别条款被扩大,这和规定的标准并不相符,因此不能以此来进行计算。

2 功能评定方法

2.1 感觉失能评定

不少学者提出要将人手部的感觉从正常到无感可以分成五个等级,根据手感觉的敏感度对手功能的影响程度可以将手部皮肤分成十二个部分。然后通过这聊个标准可以测出手部各部分失能的百分比,由手部失能百分比就可以计算出手部的失能率。不过笔者认为,现如今在临床上使用的这种感觉分级法,对人的依赖程度较大,同时还不够准确,且在医学界也没有一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操作简单的分级法。因此设计出客观、准确的临床手功能失能评定方法是非常重要且迫切的。

2.2 运动失能评定 手部运动失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大拇指失能,另一个是第2~5指运动失能,同时这两部分失能的原因也是本文探索的主要内容。

(1)手部第2~5指运动失能评定。第2-5指的运动失能主要体现在关节 (MP)、近侧指间关节(PIP)及远侧指间关节(DIP)的屈曲失能(IF)、背伸失能(IE)及关节强直(IA),其中IA=IE+IF,式中的IA为关节失能率。比如说食指近侧指间关节(PIP)的活动范围是30°到60°,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得出IE=11%,IF=24%,那么就可以计算出近侧指间关节运动失能率为IA=11%+24%=53%。第2-5指手指的运动失能率应综合MP、PIP及DIP的运动失能率,有Swanson等人得出的计算公式:A+[B×(100-A)]÷100,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每个手指的失能率,再结合各个手指的功能系数就可以计算出每个手指的运动失能率。

(2)拇指运动失能评定。拇指的运动功能主要有:掌指关节(MP)及指间关节(IP)的屈、伸,内收与外展,对掌。同时有试验可以表明以上三组运动功能占到了拇指功能的20%、20%、60%。计算掌关节或者是手指关节以及关节的各种运动功能的失能率都可以根据统计数据来进行计算,并且可以参考第2-5指的计算方法。

计算拇指收展功能的运动失能率主要有三种方法:a.先测量出拇指的整个长度T:就是使拇指的各部分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测量第一掌骨基底桡背侧(简称A点)至拇指指尖的距离。b.需要测量出拇指内收以及外展的距离:使其余四指伸直,同时将拇指在手掌上尽可能的内收或者是向外舒展,从拇指的指尖开始测量到与A点的垂直距离,在拇指为内收时测量的就是Ad,在拇指外展时测量的是Ab,但是如果拇指处于A点桡侧那么测出的Ad或者是Ab都是负数。c.分别计算出Ad/Ab与T之间的比值,然后根据计算数据来求出拇指的功能失能率。

用拇指来计算掌功能的评定方法:先将所有手指平摊到一个水平面上,然后将手指尽量远离掌心,但是要保证与其余四指处于同一平面,再测量出拇指掌侧指尖横纹到中指掌指关节的横纹重点指尖的距离。然后再将拇指向掌中心移动,同时让F点尽量的靠近E点,最后测出二者之间的距离mo。最后要算出Mo或mo与T的比值,结合统计数据计算出掌功能的失能率。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拇指的屈伸、舒展以及掌功能的失能率,再乘以各功能的系数 (20%、20%、60%),将计算出的结果相加就能够计算出拇指的运动失能率,最后再乘以拇指功能占手功能的系数36%,就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拇指的失能占整个手功能的比例。

以上使用的评定方法需要鉴定人主动配合,在鉴定中,加入怀疑鉴定人不积极配合,那么在进行体检时,可以让鉴定人主动活动指关节,同时法医或者医护人员也可以主动帮助其进行关节活动,感觉其是否有抵抗情绪;然后还需要问鉴定人是否有受伤的历史,尤其是是否有手术记录。电生理等记录,再综合分析鉴定人是否是因为疾病复发的规律,对鉴定人进行综合的评定考察,另外,在测量关节活动时,需要仔细拍照并记录,同时让多名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够尽量的避免误差的出现。

参考文献

何潇.浅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手功能的法医学评定方法[C]//中国法医学会·全国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2015.

于民强,宋振飞.浅析《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手功能鉴定的理解与适用[C]//中国法医学会·全国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2014.

邱惠颜,石河.试析法医临床鉴定中的手功能评定[J].医学信息,2014(12):668-669.

猜你喜欢

法医鉴定
审判中心下法医鉴定受理制度的完善
法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研究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鉴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