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8-01-19黄清
黄清
【内容摘要】初中生物教学想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就需要将创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实现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目的。尤其是对于生物课程的教学而言,对于直观教学手段的依赖性较强,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素材的不断丰富,需要合理将视频资源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使教与学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促使生物教与学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 可以教学 视频资源
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中老师总是采取讲解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总是不感兴趣,长期以往,学生便难以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观,局限了学生生物课程学习的质量。而视频资源,即指老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直接影响的动态影视资料,无论是直接应用价值的视频资源还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资源,无论是实验视频资源还是非实验视频资源,其在生物课堂中的辅助教学价值都是无可替代的,都是促使学生更好认知,加深学生理解的有效方式,当然也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目的。以下是笔者的具体性论述。
一、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运用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实验内容,但是并不是每个实验内容都可以借助实验操作环节完成的,所以对于那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实验,学生又无法操作的实验内容,此时就可以借助视频资源来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相关内容时,此节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其难点在于对染色体变化的判断中,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受精卵发育过程”的段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并告诉学生看完之后要对内容进行描述,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从而在认真的观看过程中明白此节课教学的重点方向,并让学生先对“染色体”、“受精卵”及“DNA”进行了解;之后老师需要将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抛给学生,如(1)什么是细胞的生长?(2)细胞的生长过程中需要的物质来自于那里?(3)细胞生长的结果是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再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的运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裂视频、癌细胞生长分裂视频等讲解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复制及癌细胞的扩散知识,新内容授课后,教师运用课前准备好的视频游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游戏的愉快氛围中课程结束。
二、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
1.合理运用视频导入方式
视频导入方式一般都是运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目的是通过一段有目的性的视频播放之后,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探究兴趣,从而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陆地生活的动物”相关内容时,需要根据初中生的好奇心理,给其播放“动物世界”相关的段视频,让学生进入到主持人的讲解中,从而产生验证主持人所说内容正确与否的想法,顺利的导入新课,相信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视频导入中老师需要注意一点,即视频导入必须要把握好時间,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即可,并且内容不需要复杂与花哨,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为高效化课堂的实现奠定基础。
2.合理运用视频演示方式
视频演示方式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的关键所在,此种方式的运用环节没有局限,可以运用到各环节中,并且取得的效果都是十分显著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初次接触生物课程,所以对于生物知识中较多在知识点都不具有基本的理解能力,此时就需要老师借助相关的视频素材来给学生展示生物体的行为、结构及个体变化过程等,让学生更好认知的同时进行深刻的理解。此外在运用视频演示方式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保证无论是视频的使用方式、展示数据等都必须要非常准确与有效,并要保证视频内容能让学生认知与理解。
3.知识拓展方式
顾名思义,知识拓展方式必然是运用到课堂结束后的环节中,旨在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通过这些拓展性知识对新学知识进行深入性的理解与内化,所以此视频资源的选择必须要和课堂所教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但对于视频内容不做过多要求,即不要求学生掌握,只需要学生理解与了解即可。比如学习完“开花结果”相关内容后,老师可以及时给学生播放“不开花的植物”短视频,让学生在短视频中对裸子植物进行了解与认知,让学生从多视角对植物开花结果进行深入性的认识与理解,这和传统的老师灌输式教学相比较而言,具有的教学效果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此种拓展性视频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的压力,因为不需要进行记忆,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高涨,能真正的达到拓展视野及巩固所学目的。
总结
视频资源作为一种在先进、直观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初中生物老师需要明确自己所教课程的抽象性与难懂性,需要将其进行合理设计,运用到导入、知识讲解、课后拓展等多方面,确保每个学生都获得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朝阳. 浅析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J]. 成功(教育),2011 (07).
[2] 申霞. 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正确应用[J]. 考试周刊,2010(46).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