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坚守真实自我,所以人生总有诗意
2018-01-19雷海为
雷海为
我对人生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纷繁喧嚣、琐碎冗杂,但是人生苦短,纠结于其中,那生命又有何意义呢?所以不如心存净土,去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
我对人生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纷繁喧嚣、琐碎冗杂,但是人生苦短,纠结于其中,那生命又有何意义呢?所以不如心存净土,去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大家都是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认识我的,所以我先跟大家简单说一下我与诗词结缘的过程。
我父亲非常热爱文学,他很注重培养这方面的兴趣,背了很多的诗词。受他的影响,我也从小背诵诗词。
但我真正喜欢诗詞要从2004年说起。2004年时,我在上海做礼品销售,每天朝九晚五,时间比较充裕,有很多时间去书店看书,主要是读诗词。
2004年整整一年,我都是在读诗和背诗中度过的。那一年,我背了800首诗词,都是唐宋两个朝代的。
为了记住这些诗词,我把背诵过的诗词写上序号和作者、朝代,抄在纸片上。一般情况下,过一个月再从头背到尾背一遍,不断地复习,这些诗词就像“长”在我的脑袋里一样,再也不会忘掉了。
后来,我去杭州做快递员、送外卖,工作比较繁忙,很多爱好都抛到了一边,但唯一没有放下的爱好就是诗词。
比如送外卖时,餐还没有做出来,需要等待,我就把这些诗翻出来背诵。送外卖路上,如果路况比较好,不需要费太多精力的话,也可以背诗。
在送外卖的过程中,自己拥有的时间是不连贯的,别的事情肯定做不了,但是背诗词还是比较合适的。所以,我的诗词记忆,我的诗词修养,就是利用这些支离破碎的时间去打造的。
可能有人会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背诵诗词这件事情,又不能带来实际价值,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郦波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代表了我的回答: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我多年坚持读诗背诗,完全是出于对诗词的热爱,从来没有想过别的,本是无用之用,却成就了我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表现。
人生当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也许这就是诗词带给我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读诗不仅可以学到文学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你学习到很优秀的精神品质。因为古人在写诗词的时候,都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在里面,都是有感而发,所以千百年后,我们读起来,仍然能够触动我们,产生共鸣。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辛弃疾的“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这些诗词都体现了作者对待人生、对待生活的非常乐观和豁达的态度,让我们读起它们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这种精神品质。当你用心读一首诗,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就能够感受到精神品质的熏陶和滋养,久而久之就能培养起你的气质来。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我始终能够保持很平淡、很从容的心态,就是得益于诗词对我的熏陶。有很多学霸、高材生学习诗词的能力和实力肯定在我之上,但是我最终能够夺得冠军,我想可能就是因为我的心态比他们好一点。
诗词对我而言,失意的时候,可以给我鼓舞与激励;得意的时候,可以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宁静。我获得冠军之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种赞誉纷至沓来,但我始终明白,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诗词冠军,不管是身处宁静还是喧嚣,那都只是我的一段人生经历而已。
我想用陶渊明的一首小诗与大家分享:“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为什么陶渊明身处繁华喧嚣之中,还能够保持一种超凡洒脱的人生态度?关键在于他的心态。心远地自偏,就是说只要内心能远离尘俗,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所以,对我来说,繁华和喧嚣过后,生活终归还是回归平静。我的心境仍然和以前没得冠军时一样,一如既往地平静。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也是我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后最深的一个感悟,那就是心态决定成败,心态成就自我。希望大家在这喧嚣的时代,能始终保持一颗平静淡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