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养身之道”
2018-01-19张晓飞
张晓飞
習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楷模。
1971年6月,周恩来总理会见竹入义胜率领的日本公明党代表团一行。会见中,日本友人问周总理有什么“养身之道”?周恩来说:“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岁月中,有许多同志都牺牲了。为了把牺牲同志的工作都承担起来,我们活着的人更要加倍工作。我每天都以此激励自己,这也可以算是我的‘养身之道吧。”周恩来的“养身之道”,既是对自己人生信条的诠释,更是对他一生孜孜以求忘我工作的鞭策。
无论是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周恩来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勤奋刻苦的工作精神,达到惊人的程度。可以说,他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在武汉工作的十个月中,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全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做了大量工作。1938年10月,当日军迫近汉口时,他在口授完《新华日报》最后一篇社论、送走最后一批撤离的同志后才离开。他离开的这一天,汉口陷落。见证过这段历史的郭沫若心悦诚服地写道:“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你看他似乎疲劳了,然而一和工作接触,他的全部心身便和上了发条的一样,有条有理地又发挥着规律性的紧张,发出和谐而有力的律吕。”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总理,更是殚精竭虑地为党和人民忘我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为保证城市居民不断粮,他亲自计算粮食库存和调进、调出的数量,亲自给省市领导打电话,不妥善处理好就不休息,常常为分配、调运、贮存粮食工作到凌晨。
到了晚年,周恩来的癌症病情已经严重恶化,但他仍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处理政务。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即使病重时,仍念念不忘工作,时刻对工作倾注全部心力。有资料统计,他从1974年1月至5月的139天中,每日工作12小时至14小时有9天,14小时至18小时有74天,19小时至23小时有38天,连续工作24小时有5天,只有13天的工作量在12小时以内。
周恩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夜以继日,殚精竭虑,奉献了全部心血。他入党不久写过一首《生别死离》的诗,其中写道:“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最初的誓言,成为激励他毕生为党和人民事业忘我工作的力量源泉,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