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波罗的海三国成功的经济转轨
2018-01-19唐兵
唐兵
摘 要: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解体后提出“重返欧洲”的口号,并在加入欧盟的目标激励下普遍在经济上进行积极的市场化的转轨,并在前苏地区最早实现了稳定与增长,2004年三国加入欧盟标志着经济转轨目标的实现。三国转轨策略不同,但都以其稳定的经济政策及转轨佳绩而备受关注。
关键词:波罗的海三国 经济转轨 改革
波罗的海三国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立陶宛,原属苏联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三国在“重返欧洲”的目标下,普遍进行了市场化取向的转轨,由于其转轨中的不俗表现被誉为“波罗的海之虎”,并于2004年被欧盟吸纳为成员国。
波罗的海三国“从东向西”的经济转轨
独立后,三国经济转轨中一方面从计划向市场经济过度,另一方面对外贸易从前苏联国家重新转向欧盟国家,朝着这两个方向他们尤其是爱沙尼亚选择了比较激进的方式进行快速的改革。
1.1价格自由化与货币改革
独立前爱沙尼亚就开始进行价格改革,到1992年初三国取消了大多数商品的定量配给与商品补贴,基本实行价格自由化。 价格放开之后,三国决定尽快离开卢布区,发行本国货币。1992年爱沙尼亚先行推行本国货币克朗,拉脱维亚与立陶宛也在推行了一段临时性货币后分别发行了拉特与立特彻底取代卢布。
而且三国在发行本国货币的两年之内相继采取了货币局制度,即将本国貨币与外国货币挂钩,通过实行固定汇率来稳定国内经济。爱沙尼亚克朗选择与德国马克挂钩,拉特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挂钩,立陶宛则将立特与美元挂钩。
快速的货币改革使三国得以摆脱卢布急剧贬值的负面影响,而通过货币局制度将本国货币钉住外国货币对稳定经济产生积极作用。三国通货膨胀快速的下跌,爱沙尼亚的通货膨胀率从1992年的953%锐减到次年的35%,拉脱维亚则从959%削减到35%,立陶宛在1992年通货膨胀急剧上升至1000%,然而直到1993年IMF发出警告后,他才开始采取措施抑制通货膨胀。伴随通货膨胀率的下跌,三国经济在经历了独立初期的急剧萎缩后开始出现好转,到1994年拉脱维亚GDP出现了正增长,爱沙尼亚与立陶宛经济也分别于1995年、1996年止跌回升。
1.2三国私有化
三国在私有化方面实行了凭证制度,即通过发放私有化券鼓励企业内部的职工或管理人员购买企业基金与股份,政府向1940年以前的本地居民及其子孙发放更多的私有化劵来作为补偿此前苏联国有化给他们带来的损失。爱沙尼亚最早废除私有化过程中企业内部人员的优先权,尤其在大型企业的私有化中开始实行公开竞标形式,并在竞标中优先考虑经验丰富、势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并鼓励外雇投资,以便有效改组国有企业,所以爱沙尼亚私有化中外国投资比例相对较高。拉脱维亚也紧随爱沙尼亚之后于1994年成立拉脱维亚私有化机构,并在这之后私有化步伐加快。
根据IMF资料,到2001年几乎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所有的大型企业基本完成了私有化,届时两国的私有化机构也关闭了。立陶宛在私有化方面更鼓励企业内部员工购买企业基金或股票,排斥外国资本,1996年以后才开始通过实行公开拍卖,在IMF与欧盟委员会的批评下直到1998年才开始加速其私有化进程。立陶宛私有化的方式使企业内部人员控股较高,到1995年92%的企业由职工控多数股的,然而这并不利于企业的结构重组,因为“企业内部者持有较高股份……既不能带来新的管理知识也不能带来资本”。 此外,在企业尤其是涉及国家利益的大型国有企业拍卖时三国普遍比较排斥俄罗斯的外资企业。
1.3三国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上三国普遍由原来主要面向东方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转向北欧、西欧国家。1992年俄罗斯与其他独联体国家占爱沙尼亚的出口与进口分别由头一年的94%与84%降为34.7%与40.1%。 拉脱维亚直到90年代后期对外贸易逐渐转向西方国家,入盟时,对俄罗斯的出口已经降至8%,而欧盟则占了其出口的四分之三还多。 立陶宛在对外贸易方面实行双向选择,尽管俄罗斯也将1993年达成的给予立陶宛最惠国待遇的条约延迟了两年之久,俄罗斯仍是立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为了追求欧洲一体化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立陶宛也寻求与西方国家发展贸易,尤其是在1994年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之后,其外贸由东向西转向十分明显。1990年俄罗斯及其他苏联共和国占其出口的85%、进口的70%,这个数字到1995年分别降为46.7%与50%,而同时期向西方国家的出口与进口量却分别从15.3%、27.5%攀升至53%与50%。 到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之时,三国大部分对外贸易已经面向欧盟国家。
波罗的海三国经济转轨评估与分析
21世纪初三国被批准加入欧盟,基本完成了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且在很多衡量指标上三国都属于转型成功国家行列,尤其爱沙尼亚一开始就成为“波罗的海三国的最闪耀的明星”。
2.1波罗的海三国是经济转轨的模范生
第一,从转型国家经济下滑的时间与程度看,三国优于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到1995年所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只有三国、亚美尼亚与格鲁尼亚的产出停止下滑。1991年到1995年期间独联体国家平均产量下降大约45%,与拉脱维亚产出损失相当,但明显大于爱沙尼亚的20%与立陶宛的28%,1995年以后三国增长明显快于独联体国家的平均水平。 与其他加盟共和国相比,三国在转型初期的产量下降幅度更小,而且在产量下降结束之后的增长则更高。
第二,从私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方面看,到1994年,波罗的海三国与其他申请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一样都达到50%以上的比率,而到2000年私营经济占比在爱沙尼亚达到75%,拉脱维亚达到65%,立陶宛达到了70%,此时独联体国家私营经济占比才达到50%。 而且,三国在价格制定、国内外贸易、资本流动等方面限制更少,经济自由化的程度很高,到1993年三国的累计自由化指数几乎与中东欧的维谢格拉德集团国家如波兰、匈牙利、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亚水平相当。
第三,从转型代价来看,与中东欧转型国家失业率平均水平10%相比,爱沙尼亚是三国中失业率最低的,1995-1999年平均失业率为10.3%,拉脱维亚达到16.1%,立陶宛失业率最高,达到15.1%。 在收入差距上,波罗的海三国基尼指数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比中东欧国家上升的要快,但幅度要比独联体国家小。
第四,从人民的生活水平看,十年转轨基本解决消费品严重短缺的情况,电视、汽车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的拥有者明显增多了,爱沙尼亚大宗耐用品的拥有者与中东欧国家中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如斯洛文尼亚与捷克共和国相当。在转型初期三国固定电话网覆盖程度就处于中东欧国家与最发达的前苏共和国行列。
三国的转轨不仅比其他前苏共和国表现的更好,在1995年经历了转型性衰退的后其经济增长率甚至要高于大多数中东欧国家,至少在1998年金融危机之前是这样。1995年到2002年转型经济体中累计增长率最高的是拉脱维亚,GDP增长不少于42.6%,爱沙尼亚紧随其后达到达到40.5%。立陶宛相对慢些,但也达到31.9%,排在中东欧国家中最好的表现者如波兰、斯洛文尼亚与匈牙利之前。
2.2转轨成功的内部与外部因素
第一,三国初始条件。相对来说,波罗的海三国在转轨中有着比前苏联其他国家更有利的初始条件。从经济结构上看,三国在全苏的重工业比例较低,在爱沙尼亚300多家大型企业中只有40家是莫斯科控制的全苏企业类型,拉脱维亚与立陶宛这个比例高些。 这种经济结构使三国进行工业改组、向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工业调整更为容易。从地缘位置上看,三国与西欧经济体更为接近,其出口产品到达西欧市场更为便利、成本更低。在地缘、文化上三国与北欧国家更为接近,出于维护包括三国在内的波罗的海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北欧国家在三国转轨入盟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态度,并在转轨中向三国提供大量经济援助与投资。
第二,经济改革中的政治意义。独立后三国选择加入欧盟摆脱俄罗斯控制、维护国家安全。这种目标激励下,选民能够承受改革带来的短期的经济代价,在选举中不去罢黜政府,从而保证决策制定者推行坚定的改革政策。所以即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政府更迭频繁,立陶宛也在90年代选举中出现了钟摆政治,三国始终在私有化、货币改革、选择贸易伙伴等方面保持了政策的连贯性与一致性。
第三,西方经济援助。在转轨中,欧盟的“法尔计划”以及外國直接投资(FDI)为经济改革提供了资金支持对三国这种小型经济体是必要且重要的。波罗的海三国是于1992年被欧盟纳入法尔计划中,到1994年底三国共收到1.91亿欧元的援助,用于国有企业重组、私营企业发展等领域,加速市场化改革步伐。此外三国宽松、透明的经济环境也吸引了主要来自北欧国家大量FDI,这些资金在弥补往来账户赤字、为新技术提供财政支持、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产生积极贡献。
结语
总之,独立后三国选择积极投入西方怀抱,通过成为欧盟成员国减少俄罗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这个国家信念推动政府推行连贯的、快速的改革政策,这是除了初始条件以外,三国改革效果优于苏联其他共和国的主要社会因素。
此外,欧盟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将三国纳入东扩对象而给予其政策指导及资金援助成为三国成功转轨的重要外部因素。
【参考文献】
[1]Erixon,F.(2010) Baltic Economic Reforms:A Crisis Review of Baltic Economic Policy.Europe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Working Paper,no.4.p.8
[2]Nogaard,O.and Johannsen,L.(1999)The Baltic States after Independence.Cheltenham:Edward Elgar,p.142.
[3] Ruan,T.U.(2001b) ‘Estonia in the 1990s , journal of Baltic Studies,vol.32,no.1,p.32.
[4]Dombrovsky,V. and Vanags,A.(2006) ‘Latvian-Russian economic rations in Muiznieks, N.(ed.)Latvian-Russian Relations: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Riga:University of Latvia Press,p.99
[5]Lane,T.(2001)Lithuania:Stepping Westward.London:Routledge,p.174
[6. EBRD(2001),Statistical Yearbook of Estonia(2000,pp.212-213);Statistical Yearbook of Latvia(2000,pp.22-23);and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Lithuania(2000,p.564).
[7]EBRD,Transition Report 2000.London: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2000
[8]See:Estonia(http://www.state.ee),Latvia(http://www.csb.lv/), and Lithuania(http://www.std.it/dfault_e.htm).
[9] Ole Norgaard and Lars Johannsen(1999),The Baltic States after Independence.Cheltenham.Edward Elgar.p.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