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

2018-01-19石维芳

南方企业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优化升级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

石维芳

摘 要:长江经济带聚集了全国四成的经济总量,辐射了六亿人口、是推动我国经济由东向西转移的重要纽带。本文通过简单介绍长江经济带目前的发展现状、讨论其发展的优势所在以及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协调快速地全面发展。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战略支撑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经济带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广,可开发规模最大的内河经济带。目前在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占主导,且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大,第三产业还有待进一步持续发展,虽然目前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态势良好,但是11个省市的发展水平的差距还是很大,总得来看长江下游地区更为发达,而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和产业也逐渐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逐渐发展了起来。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现状

经济总量水平和人均发展水平

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经济规模及生产总量呈现“下游 > 中游 > 上游”的阶梯状分布,其中一直稳居长江经济带龙头的下游,生产规模超过了上下游的总量和,但就增长速度而言,中上游抵地区远高于下游地区。长江经济带的总体及增长速度得益于中央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于2010年达到了高峰,这种刺激造成了部分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出现这些消极影响。在人均发展水平上,其发展变化趋势同总量基本呈现一个态势。

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占比总体中一二产比重处于下降趋势,三产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一二三产业分别由2008年的10.42%、49.28%、40.30%变为2014年的8.36%、46.54%、44.87%,其中第三产业比中以长江经济带下游变化最为显著,由2008年的41.80%上升为2014年的48.42%,增长了6.62个百分点。多年来,下游地区二三产业比重之和超过90%,产业结构呈现高度现代化,且第三产业比重下游高于中游,例如,到2015年上海市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60%,在中上游地区产业分布结构中以第二产业为主,分布顺序为“231”,且中游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要高于上游地区。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优势

发达便捷的交通优势

长江经济带在交通运输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其依托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不仅把东、中、西三大领域联系起来而且还与多条铁路干线交汇,统筹发展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各种交通方式,起到了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的作用。此外,长江经济带的交通走廊中,涵盖了多条东西贯通的高铁,最主要的有沿江高铁、沪昆高铁和长江高铁,其中长江高铁作为“八横”的主要通道之一,成为了一条连接东西的要道。当2030年时,“十三五”规划的中长期高铁示意图建成之后,长江经济带中的很多城市将会成为新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长江经济带拥有储量丰沛的淡水资源:长江经济带中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拥有的淡水资源储量占据了我国重要比例;闻名遐迩的旅游资源:长江经济带中涵盖的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类型各异,如:贵州境内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湖南省的张家界、洞庭湖,安徽省的黄山、九华山,湖北省的长江三峡、昭君村等,每个省市都有其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长江沿岸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磷、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开发潜力巨大的农业生物资源:大面积的草地资源、种类繁多的植物资源、多种濒危物种和一些名贵药材。

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已逐渐建设成为世界性金融中心。在建设以轻工业产业为特色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时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轻纺工业基地;在建设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时形成了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和一个钢铁工业走廊;在建设成为全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基地时形成了一个汽车工业走廊。

城市密集、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培育了中国文化,哺育了世代的中华儿女。长江经济带涵盖11个省市,人口和生产总值约超过全国的40%,这里科教事业发达,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留住了更多的人才,成为了“人才流入区”。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各种商品的消费需求也十分可观,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投资者。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我国一条主要的发展战略,虽然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由发展口号,但是随着沿岸的工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不少环境问题依然显现了出来。上游地区加剧开荒 ,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导致洪水灾害的发生,使长江中下游成为了洪涝灾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河道、水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和水库灌溉、发电、防洪的能力下降等等。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相似率高,难以实现结构互补,各地区不能按照自己特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来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各地产特色产业不明显,整体利用资源的效率不高,從而导致产业结构存在重复,地区专业化程度低,要素在产业区域间的合理配置还未实现,相似的产业难以实现产业结构互补。第二,缺乏高生产效率产业,产业的综合开发程度不高,发展过程中如果原有的企业发展跟不上,且没有充分发展高生产效率的新型产业,就会形成严重的企业空心化现象,部分地区出现企业布局不合理,布局混乱,遍地开花的状况,产业的综合开发程度不高,将难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淘汰落后产能产业,发展创新产业从而优化产业结构

一些重包袱的“僵尸企业”不但科技含量低、产能过剩,还挤占了大量人才和科技资源,为了区域的长远发展,必须淘汰这些落后产业,同时要大力引进培育大数据、云计算、高端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机器人发明制造产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长期持续稳定地加大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技术创新投入,同时也要注意投入的高效率和高回报,虽然这些高端产业技术要求高、需要投入的资金与人力多、发展难度大,但他们发展速度快,边际产出高,一旦将他们发展成为主导产业,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发展外向型产业、加大区域开放力度、提高产品流动性

发展外向型产业、构建开放型经济,提升区域的开放程度,主动地承接国际产业向长江经济带的转移,可以快速地吸收更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借鉴更加成熟的生产经验,促进先进技术成果的流动性,也可以提升本区域的技术水平。充分地把握世界技术最新的潮流,洞悉最前沿的发展趋势,最终形成辐射力和带动力强的外向型产业结构,从而保证其先发优势地位,更好地与世界接壤,快速发展。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产业

“大开发”带来的后果必须刻不容缓地通过“大保护”去解决弥补它。一方面,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费发展能够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口号相一致;另一方面,应建立生态旅游来保护水资源涵养区,促进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城镇化进程、改善投资环境

要推进以人为本就要让每一位辛勤奉献的劳动者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得到城市充分的认可和尊重,也应逐渐开放对外来人口的户籍限制,使得外来劳动者市民化,从而让他们也能像“海底捞”的员工一样无后顾之忧地踏实高效率地工作。此外还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给市民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拥有舒适愉悦的工作心情,他们的创造力才能激发出来,才能让一个城市散发活力。另一方面,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展现积极向上的城市面容,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化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8年度大学生重点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环境效益研究”(项目编号:ACJJXYZD018010)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芮俊涛. 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四川大学,2007.

[2]喻柯可. 长江经济带工业产业同构问题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

[3]黄庆华,周志波,刘晗.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6).

猜你喜欢

优化升级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试析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优化建议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长江经济带股权交易所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战略下江西稀土产业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