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科技行业投贷联动模式研究

2018-01-19杨梦昕王海云柳嘉欣范梦云

南方企业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科技

杨梦昕 王海云 柳嘉欣 范梦云

摘 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的投贷联动模式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接着对几大国内银行的投贷联动模式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分析结果及科创企业的特征,探讨投贷联动模式在高科技企业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障碍和原因;最后针对投贷联动模式在高科技企业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障碍,为完善投贷联动模式的开展提供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高科技;行业投贷;联动模式

投贷联动是以现有银行债权融资为基础,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实现差异化风险管理,并以风险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进而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匹配。

高科技企业是目前我国创新的主体,但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都是轻资产运作,金融支持不足,融资约束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企业,其中以信贷约束最为突出。通过探索我国的投贷联动模式,可以有利于增加高科技企业研发投资强度,提升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推动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贷联动模式研究

很多学者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秦汉锋(2001)等[1]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主要是因为融资市场化水平较低、融资渠道单一,且融资的社会化支撑体系不够完善;杨佳(2016)[2]以欧拉方程为基础,结合2011~2014年间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得出信息不对称是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创新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国内外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方面,提出了“投贷联动”模式。米晓文(2016)[3]以美国硅谷银行模式和英国中小企业基金成长模式为例分析了国外投贷联动的运作模式,进而指出国内开展投贷联动的做法及问题。周立群等(2017)[4]针对我国已基本具备发展投贷联动业务的条件,指出银行业在投贷联动模式下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促进其发展的建议;叶文辉(2017)[5]提出了现阶段应先完善投贷联动的政策设计,进而推动改革、建立合适的业务机制体制,增强监管和沟通协调、促进直接融资发展,推进国内投贷联动模式的开展。

投贷联动模式的案例分析

我国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引入了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投贷联动模式。如今,我国很多银行逐步开展并完善投贷联动业务,缪锦春(2016)[6]指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主要有直接投资模式、同境外子公司作业模式、外部机构协作模式及合资银行模式。其中有多种案例模式值得我们分析和研究。

在组建企业投资平台方面,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可以选择将产业投资方和信贷方结合起来共同组建,从而实现投贷联动。

直接投资模式——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一个政策性银行,它含有属于自己的直接投资主体,可以直接充当PE结构,单独实现其他非政策性商业银行不能完成的股权投资业务。

2016年由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成立子公司负责投资,建立了“投贷保”合作机制,在此机制中,国开行北京分行负责贷款,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公司负责对贷款提供担保,从而分担和补偿风险。

合资银行模式——以浦发硅谷银行为例

国内外银行之间可以开展合作,共同实现投贷联动服务机制。浦发硅谷银行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实质为合资银行模式。

其通过为持有贷款客户中较小比例的股权,在该公司被收购或上市的时候,卖出其股份获利,借此抵消可能产生的坏账。浦发银行开发一款名为“硅谷动力贷”的产品,该产品在充分发挥投贷联动模式的特点的同时,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长期投资人,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外部机构合作模式——以北京银行为例

这种模式主要被城市商业银行广泛运用,以北京银行为例,该银行积极同多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向优质创新创业企业设计授信方案,构建创业孵化加股权投资加债券融资的投贷联动服务机制。如评选优质创新创业企业项目等,有助于吸引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获得政府的帮助以及自身服务的完善。北京银行设立的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是我国银行业第一家“孵化器”,构建出创业孵化+股权投资+债权融资”一体化服务模式。

综上,虽然国内有多种投贷联动模式,但这些模式的本质还是一样的,即用投资收益来叠加信贷收益,实现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需求的目标。

科创企业的特征及投贷联动模式开展的障碍

科创企业的特征

科創型企业是目前我国创新的主体,其引领着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类企业大多企业具有规模小、高收益、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这些特点融资约束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企业。

这些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从三个方面分析:

科创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外部环境

融资约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会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带来风险,国家相关经济政策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而企业会使面临经营风险。此外,政府对行业的支持力度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科创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内部环境

(1)企业规模较小

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当企业规模较小的时候,会需要较多的内部资金融通越多,进而面对的融资约束也越严重。

(2)资金需求特点

科创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以短期贷款为主,其持续性、时效性、小额性、高频率的特点会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对其放贷时面临审查审批成本高,出现收益率低的放贷困境,从而导致银行惜贷或者不贷,进而造成企业面临融资约束。

(3)融资成本高

融资成本高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表现。中小企业生产和管理都很原始,获得银行贷款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才能提供完备的财务经营等各种报表,然后经过评级、评估、审批等手续时还要支付一定的公关费用,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交易成本。

其他原因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素质文化是影响企业企业自身的信贷风险重要因素。

企业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关乎企业经营的成败,员工的工作能力与态度决定企业决策的执行程度。此外,企业的组织形态、企业规模等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

投贷联动探索中可能存在的障碍

法律、监管政策对银行开展投贷联动有限制

在投贷联动过程中,股权投资者一般会与借款人签订相关的估值调整协议。但国家有相关监管政策规定禁止与上市公司签订股指调整协议,所以一旦出现法律纠纷,往往存在相关法律风险。

投贷联动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和资质要求较高

在参与投贷联动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在具备综合化以及混业经营的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加快金融设计产品创新的能力、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但是目前在这些方面,商业银行存在些许不足,需要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备。

我国私募投资基金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私募股权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其附属机构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发展速度惊人。但就私募股权基金方面而言,我国在退出机制、人才储备、投资者结构等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监管机制仍不完善。

区域金融环境还有待继续完善

地方金融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和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体系发展滞后影响了投贷联动模式下的退出机制以及中介服务情况,进而对投贷联动模式下的一些具体操作造成一些障碍。

完善投贷联动模式的相关意见

企业自身角度

总的来说,投贷联动模型在推动高科技企业转型创新发展上有很大潜质。在完善投贷联动模式的实践中,企业相关部门可以具体侧重客户选择、盈利模式、业务模式和股权结构四个方面。

改变企业客户选择

如今中国直接融资市场已经取得了较为长足的發展,做客户的伯乐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信贷业务客户“被动等待”的模式。高科技企业应拓宽和变革客户选择的标准,吸收战略新兴产业和优质科创企业的客户,更加充分发挥投贷联动对于高科技企业客户选择和市场拓展的正面影响。

打破企业盈利模式

尽管不同高科技企业经营战略和能力存在差异,但是经济周期性波动仍极大影响传统融资的盈利模式。高科技企业面对外需疲软,内部困境,通过投贷联动打破传统的“顺周期”盈利模式,开创“弱周期、多元化”新型盈利模式。依靠高收益的股权投资,实现以价补量,以“优先+劣后”方式获取稳定收益,完善投贷联动。

开创企业业务模式

投贷联动表面上是股权和债权融资的简单结合,但其实质是商业银行提供综合化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高科技企业要学会帮助客户细致的建立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实施路径,积极开创企业业务模式,先整合信息流,然后以股权投资为纽带,完善平台的投融资,完成项目的培育创新,形成有效资产,最终获取最佳收益。

完善企业股权结构

如今,混业经营加强,资管模式不可逆转,资本市场已然成为各大企业角逐的重点。要加强对股权价值的评估和分析,同时要对上市、定增、重组并购等交易方式可行性的研究判判能力进行增强,进而完善投贷联动模式。

政府政策支持角度

结合高科技企业和投贷联动的实践经验,相关政府部门还需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和监管规定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融资信贷业务资金用途和高科技行业限额的限制。

第二,审慎放开私人企业客户参与投贷联动。但是一些高端私人客户能够足够识别风险,可以更多引导其参与投贷联动。

第三,给予投贷联动业务一定程度上的税收优惠。投贷联动是一件具有正向引导性的金融活动,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存量资产流转、激励高科技企业发展,

第四,扩大投贷联动试点范围。加快建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或子公司投资贷款联动机制,鼓励股权投资,扩大投资规模贷款联动。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蚌埠市高科技行业投贷联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10378116)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秦汉锋,黄国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武汉金融,2001(07).

[2]杨佳.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政府补助与创新能力[D].西南大学,2016.

[3]米晓文.投贷联动运作模式国内外比较研究[J].浙江金融,2016(10).

[4]周立群,王聪.投贷联动:优化科技金融供给的新实践[J].新金融,2017(03).

[5]叶文辉.投贷联动运行模式的国际实践及其启示[J].新金融,2017(03).

[6]缪锦春.国内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的模式特征分析及展业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06).

猜你喜欢

高科技
互联网+道教主题图书馆建设
高科技窃电应对探讨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乾隆皇帝与“高科技”失之交臂
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与对策探究
古埃及的“高科技”花瓶
高科技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
高科技反窃电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