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决算和财政支出管理效率研究
2018-01-19王福洋
王福洋
摘 要:随着各级财政部门收入规模不断扩大,财政预算的使用效果也逐渐得到关注。财政预算收支和年度决算收支之间的差异体现财政部门对预算的管理现状和效率,同时也为组织下年度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文章从财政管理角度出发,分析财政决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财政决算与财政预算和收支管理的关系,提出提高财政管理效率的策略,更好地发挥财政管理的效用。
关键词:财政决算;财政预算;财政偏离度;收支管理
财政预算是根據单位往年发生的收支编订的计划,以帮助了解单位的活动范围和目标,预算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被各级财政单位广泛应用。而财政决算是对该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反馈,实际上财政决算比预算更能反映实际财政收支管理效率,能集中体现部门财政管理水平和能力。研究财政收支管理效率可以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对财政管理作科学的评价,更好地发挥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
财政决算管理现状和不足
财政部门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会计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财政部门财务工作人员对于最新的政策变动、新管理理论和财务知识储备不足,未能适应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发展需求,日常财务工作的处理水平和效率不高,财务核算工作脱离制度,财务决算数据不够完整、真实,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不够扎实,虚报乱报现象普遍存在,信息失真使会计业务无法高质量开展。
财政资金缺乏绩效监管
财政预算重视不够,编制不够精确,并且执行过程缺乏约束。一方面预算收入偏离过大,导致监管空白,另一方面预算支出存在用途不明,超支严重,资金审批使用效果监控不到位,财政经费互占互用的情况。财政资金的使用考核多停留在账面监管上,考评制度不健全,缺乏落实[1]。
往来款项和物资管理不到位
单位使用的财产物资来源较广,涉及的数量和资产数额庞大,清查盘点工作容易被忽视,物资和款项收入和支出时若不及时盘查会造成账实不符。财政物资和往来款项管理中经常存在账面调平问题,往来款项在决算中表示不明晰,极易发生虚假项目。
决算工作质量不高
预决算缺乏衔接
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和决算的编制、管理没有对应衔接,预算和决算无法进行平行对比,因此,决算在预算规划、使用和应用效用等方面的作用被削弱,预算收支平衡结果不真实,存在入不敷出、将决算支出转入下年度,或者出超、恣意浪费的情况。
会计决算重视不够,审计把关不严
会计制度滞后于预决算工作的发展,会计人员对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宏观把握的视野。部门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能依然附属于其他职能,在决策和监督活动中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并且多数单位存在重预算轻决算的习惯,对决算工作承上启下的作用认识不足,决算数据信息没有得到高效利用。此外,审计部门职能多流于形式,难以胜任把关人的角色,影响决算效用的发挥。
财政管理偏离过大的原因
预算收入编订偏离过大
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编订需要根据财政年度收支进行计划,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坚持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各部门根据年初的经济预算安排本年度财政预算收入,而预算收入主要根据部门地区生产总值制定,生产总值的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但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生产总值的增幅,连年的财政超收根源就在于预算的精确度不够,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差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也就是说部门制定的财政增幅小于实际增幅,二者之间的差额成为各级财政部门随意支配的资金,成为财政监督的空白,形成管理真空区,财政资源管理不善。
预算执行偏离过大
预算执行就是财政部门进行收支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预算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财政部门负责管理所属单位的收支预算,执行过程一般由中央银行完成国库出纳业务。但是,预算的执行过程不免存在偏差,要根据特殊情况经批准后作出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的调整。
预算超收是执行过程中偏离过大的原因之一,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形式,由于经济发展和税制改革导致财政部门编订财政计划难度提高[2]。分税制财政体制使财政收入转变为高增长弹性,使各级财政部门的税收有较快的增长。此外,税收具有依法征纳的强制性,税率的提高增加了政府税收。再者,部分非税收纳入财政预算,并进行统一的国库管理,该部分预算外资金也加大了预算偏差。
预算监督和审计过程偏离过大
预算监督和审计要对预算资金的集中、分配和使用活动进行监管。作为国家财政资金的分配手段,预算的收支成为国家分配资金的中心枢纽,并对财政监管体制的完善和预算管理审计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审计单位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审查,反映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预算的审计范围更加广泛,并且具有超脱性,能够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
提高财政收支管理效率的措施
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业务水平
提高财务工作专业能力
财务人员的选聘要考虑综合素质,适应信息化财务管理要求。因此,要聘用综合型专业人才,重视财务人员的再教育,定期培训财务政策、理论和前沿发展情况,提高财务人员的学习能力,促使其主动适应岗位要求。同时,营造岗位文化氛围,重视职业道德的提升。完善财务规章制度,确保规范财务审批、授权、收付等流程,从制度层面保证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有效性。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财政绩效评价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相结合的手段,优化财政资金使用结构,提高使用效率。财政考核制度和相关工作建设要与决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相适应[3],考核的指标要结合资金使用前、使用过程和使用反馈建立评价体系。以重点评价和日常抽查相结合,并发挥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审计外部监督和公众第三方监督的机制,提高财政监管作用。此外,严格控制财政预算,从上年度决算和单位建设实际出发细化预算指标,对于预算的编制、执行的细则和监督管理进行落实,改变重预算轻决算的管理现状,重视决算对下年度预算编制和财政收支管理的指导。
重视物资盘点和款项管理工作
日常财务工作中要保证基础工作的落实,通过定期进行财务核算、及时清账,对财产进行盘点,对往来款项认真核实,做好记录。基础财务工作为财务决策提供支持,日常收支管理成為决算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因此要处理好物资、来往款项,确保财产无意外流失。
提高决算工作质量
做好预决算编制衔接
从报表体系的完善,项目的细化逐渐落实,增强二者可对比性。将决算报表与会计科目对应,完善决算报表体系。此外,通过审核体制的完善,将预算、决算口径进行统一,便于对比、挖掘报表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的分析、整理为决算的制定和下年度预算提供数据支持。
重视决算工作,强化审计监督力度
会计人员是财政监督的基础力量,在预算、决算的监督、决策等活动中,应提高会计人员的参与度,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同时通过法律法规知识宣讲,明确岗位职能、工作流程和多学科交叉的工作要求,使会计人员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财政单位不仅要重视预算工作,也要充分认识决算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单位领导的重视,有序推进决算工作的开展。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决算审核工作效率和水平,对预算的编制、日常收支管理监督活动进行动态监管,将决算贯穿在预算实施的全过程。
从动态监测中找出管理效率低下的薄弱环节,以及风险漏洞,做好重点监控和决算监管。通过预决算的审计工作将内外监督相结合,提高监督的全面性,认识预决算对财政的重要性[4]。此外,提高审计监督的透明性,以良好的监督机制为财务管理做保障。
允许决算与预算存在偏差
财政决算和预算存在偏差是正常的,超预算的支出或收入应该如实在报表中体现出来。若不允许存在偏差,超支的数目只能累积到下一年度,无法真实反应单位的实际情况,所以主管单位应该允许合理的超支,为以后的预算编制提供真实数据,不能为了追求账面平衡违背客观事实。
(作者单位:辽宁省灯塔市财务集中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1]朱霞,史国章.财政决算与财政支出管理效率[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4).
[2]崔振东.我国政府预决算偏离度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3]齐芳.浅谈部门预算、部门决算及财政绩效评价三者间的关系[J].会计师,2015(10).
[4]黄益龙.浅谈部门决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