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内服配合敷脐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2018-01-19戴小桃吴咏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中药

戴小桃 吴咏莉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性便秘患者接受敷脐疗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并采取敷脐疗法的3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作为对照组, 另选择同期接收并采取敷脐疗法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的3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治疗组,比较其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2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8.7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敷脐疗法与中药口服联合治疗老年性便秘,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老年性便秘;中药;敷脐疗法;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11-0050-02

便秘为肛肠科门诊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出排便不畅或者间隔延长等症状,是降低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1]。随着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价值也逐步受关注,本院门诊肛肠科对收治的老年性便秘患者采取敷脐疗法与中药口服联合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2岁~78岁,平均(70.25±2.35)岁;病程2个月~32个月,平均(10.22±3.05)个月。治疗组有男15例、女15例;年龄是60岁~77岁,平均(70.22±2.34)岁;病程3个月~33个月,平均(10.25±3.04)个月。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与排除标准 (1)入组标准:患者临床诊断结果与罗马Ⅲ功能性便秘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符,即:排便时间延长,3 天以上排便 1 次,粪便干燥坚硬;2)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气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症状;3)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2)排除标准:中途放弃治疗;意识不清醒,无法与主治医师进行良好交流;合并有精神疾病;年龄低于60岁。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30例患者单纯接受敷脐疗法进行治疗,选取豆豉15 g,生姜50 g与连须葱白2根混合碎成泥糊状后,制作成为药饼,直径约3cm,烘热后敷贴于患者的肚脐,6h/次、1次/d,1个疗程为10d,持续治疗3疗程,在此期间嘱咐患者禁止摄入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鱼、虾等食物。

1.3.2 治疗组 30例患者采取采取敷脐疗法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其中敷脐疗法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口服中药辅助治疗,药方主要成分包括肉苁蓉12 g,党参10 g,茯苓10 g,火麻仁10 g,旱莲草10 g,当归6 g,女贞子10 g,甘草3 g,柏子仁10 g,陈皮各6 g,决明子10 g。在具体用药的过程中结合患者不同的证型进行加减治疗,肠胃积热型在主方中加大黄3 g;气滞型在主方中加瓜蒌10 g;气虚型在主方中加黄芪10 g;血虚型在主方中加以炮制的何首乌10 g;阴虚型则将柱当中的肉苁蓉去掉,所有药物均通过清水浸泡煎煮留汁400 mL,分早晚各服200 mL,1剂/d,1个疗程为10d,持续治疗3疗程。

1.4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的大便正常,便秘正常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便秘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排便间隔的时间、便质接近于正常,或者大便稍干、排便间隔的时间低于3d;无效:治疗后患者排便间隔的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了1d,或者便质干结获得明显改善;无效:若患者治疗后均未达到上述标准[2]。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均借助SPSS19.0软件站来统计分析与处理,其中,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再取“t”检验,当P<0.05时,说明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特别是对于存在肛肠疾病的老年人而言,发生便秘的几率更高。在中医学理论中,将老年性便秘归于“脾约”、“肠结”、“大便难”的范围,并认为便秘患者的主要病机在于热结、气滞以及气血阴阳亏虚等导致肠道传导失败,老年患者发病多与气滞血瘀与气虚津亏等原因有关。因此,针对老年性便秘的治疗,应当遵循补气生津、润肠通便以及活血化瘀等原则,同时还需根据证型的不同,展开全方位的辨证施治[2]。

本研究中,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了对老年性便秘患者采取敷脐疗法与中药口服联合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中医学中,脐为人体的神阙穴,属于任脉要穴,不仅如此,脐与丹田穴接近,属于人体生气之根源以及五脏六腑之本质,通过对神阙穴进行刺激能够发挥调达脏腑以及润肠通便、疏通经络等功效。在敷脐疗法中,选择豆豉、生姜与连须葱白捣碎敷贴,可发挥驱散寒邪、增进血行以及健胃温肺之功效,能够温通经络、消瘀散结、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3]。与此同时,与中药口服联合治疗,疗效更为突出,其中,肉苁蓉作为治疗便秘的传统药物,可发挥显著的益精血、补肾阳与润肠通便之效,常常与柏子仁、火麻仁等药物联合使用;党参主治气血两亏、脾胃虚弱,发挥补中益气之效,与茯苓配伍后能够提高补肺脾、治气虚的作用;女贞子可强腰膝与补肝肾,发挥显著的益补津气之效;决明子可润肠通便、清热明目;早莲草活血化瘀与补益肝肾,还能对阴虚血热型便血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当归润燥滑肠与调血补血、陈皮理气健脾与温胃散寒;甘草补脾益气,起到调和上述药物的作用,对老年性便秘能够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4]。

综上,敷脐疗法与中药口服联合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效果满意,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段春梅.中药口服结合敷脐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4,32(3):20-22.

[2]高宏平,姬甜丽,史建中.中药敷贴结合按摩疗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中华结直肠疾病電子杂志,2018,7(1):57-61.

[3]李淦昌.自拟润肠通便药膳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6,14(6):110-111.

[4]费玉玲.中药脐部贴敷治疗老年性便秘的观察和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6):121.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中药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中药保存,要区别对待
别用微波炉煎中药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巧服中药少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