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8-01-19温富友

考试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意义策略

摘 要:自学能力是学生长期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将自学能力培养目标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是初中教师的工作挑战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自学能力对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自学能力;数学;策略;意义

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并且在大量的实践中逐步养成。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能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种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最终使得自身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初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案中教师需要转变角色,还主动地位于学生,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学经验的总结,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多年的教学经历使笔者深刻意识到自学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并据此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自学能力培养的五种策略。

一、 培养初中生自学能力的意义

自学能力的含义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上进行知识解析,课下还要同家长一起督促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索空间。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创新能力不够,数学综合能力低下,一般学生只能掌握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种灌输式的学习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尽管能够使学生在大量的重复灌输下接受部分知识,但整体来说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差。而自学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数学问题,再通过自己进行探索和思考,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调取,通过自己努力解决数学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数学能力的提升。自学能力不仅仅是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也是其他学科的学习要求,更是立足社会的关键技能。只有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学生才能适应各个阶段的学习变化、环境变化,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二、 培养初中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能力才能有质的提升。另外,教师也需要在正确高效的教学策略的帮助下实施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教学,这样才能尽可能缩短培养周期,尽快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学习惯及方法。

(一) 督促学生提前预习

传统教学模式均以教材为依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同样也需要教材的辅助,数学教材本就是进行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最佳工具。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激进,避免急于求成反而弄巧成拙。起始阶段的自学可以让学生对每天的新课内容进行提前预习,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新课内容,便于正常的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存在很强的逆反心理以及惰性,课前预习往往是没有教师监督的,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浑水摸鱼,并不会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提前对新课进行预习。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方式,督促和引导学生预习。

首先,教师每天可以根据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和基础的练习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然后完成预习作业。布置的预习作业经过学生对新课的自主预习就能够解答,难度不能太大。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5.2分式乘除法》

时布置了预习任务:

(1) 计算25×56,23÷69,并说出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

(2) 归纳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运算顺序;

(3) 计算:(a)x+2x-3·x2-6x+9x2-4 (b)a2-1a2+2a+1÷a2-aa+1

这样用布置预习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自学是最有效的方式。

其次,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预习内容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检测可以采用提问和小测的形式进行。小測的题目要简单,可以由课本例题改编,也可以由预习练习进行变形,这样才能检测出预习效果。

(二) 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

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需要建立在学生主动配合的基础上,只有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才能产生效果。对于上述预留作业和检测的方法只能对部分学生起效,而对一些逆反心理较强的学生可能无法达到预计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自学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烈的年龄特点巧设悬念,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这一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提前预习,以达到引导学生自学的目的。教师可以拿出一根绳子,告诉学生不用借助圆规、直角三角板等,用一根绳子就可以画出直角三角形,并告诉学生可以通过下一节的内容的学习找到答案。这样一来,好奇心强的这部分学生自然就会自学新课了。教师还可以在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后对预习效果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做的差一点的学生也要进行帮助和鼓励,给他们希望和信心。教会他们自主预习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自学欲望。

除此之外,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需要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予以充分考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一定时间后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练习以检测学生的听课成果,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查漏补缺。这种方式完全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不需要对整体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只需消化教师详细分解的知识并沿用教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学生无法体会到自学和自主探索的乐趣,无法体验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因此无法产生自学的欲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学空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验自学的快乐。如新课中的例题、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后再进行提问、课堂展示,甚至请一些同学上台讲解,并对完成效果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endprint

(三) 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教材是最适合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资料,教材内容的安排难度适中,最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但是教材内容不足以满足学生应对相关知识的所有题型,只靠教材内容的学习学生不能应对各种灵活多变的题型,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后作业中增加一些拓展延伸类题目(如将例题进行改编等),也可以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一些延伸类自学资料。

(四) 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立足高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学基础和知识储备基础,将性格互补、成绩互补的学生分在同一组,让小组成员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通过组内互助进行能力上的平均化。在这一过程中,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受到自学能力较强学生的帮助和影响,也能受到其他同学思维的影响,让优秀的解题思路在组内充分交流,最终整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精心安排和设计,要保证学习内容和方案的可操作性。并且,在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观察,尽可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亮点,并对学生加以引导。经过长期的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五) 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学方法

学习方法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只有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的限制,容易形成错误的学习习惯进而养成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平时要多让学习小组内、外的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尤其是让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但有些学生会盲目模仿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学习方法,没有对自己的思维习惯、逻辑能力和学习基础进行充分的考虑,这种盲从的行为不但无法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还会因效果不佳而对学生的信心造成影响。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养成过程进行密切的关注,要因材施教,帮助他们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纠正学习方法出现偏误的学生。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独立的、特色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习才会变得既轻松又有效。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自学能力事关学生长期的学习效果,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今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渐完成。

参考文献:

[1] 杨惠玲.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79):99.

[2] 郑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0):24.

[3] 周丽.浅论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7):53.

[4] 张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7(8):186.

作者简介:温富友,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意义策略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生之意义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诗里有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