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

2018-01-19岳阳

考试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工作特点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社会生活中也得到了普遍应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顺应形势,对这一新型技术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很大的改变,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完美契合了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特征,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应该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思政教育开展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现的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

一、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从传统媒体时代开始进入以网络、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对于高校来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导向功能包括理想信念导向、行为方式导向及奋斗目标导向等等。这些导向功能的发挥在内容及方式上是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的,因此,针对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要求新的教育方式可以很好适应这种转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由以往的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传播,这与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完美契合。且新媒体的特征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现今的高校来说如何应用新媒体技术,抓住新媒体时代下的机遇,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需要考虑的共同问题。

二、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

新媒体技术使得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海量性及快速性大大增加,运用在高校教育中,也使得教育资源及教學方式不断丰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得到扩展,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 信息获取更为快捷、实效

信息获取的这种实效性与快捷性不仅体现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快速及时获取大量网络信息,还体现在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生活及思想情况进行快速了解。如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学生微博、微信等了解到学生的生活轨迹及学习轨迹,从而加强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微博、朋友圈及QQ空间发布的内容,可以对学生当前情况下的思想状态及时了解,以便及时有效地实施干预。新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隐匿性特征,这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防备力大大减小,利用新媒体技术,信息传递实现了实时性,空间、时间距离都得到缩短,使得人们的心理距离也逐渐拉近。这种亲近性使得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情况可被及时掌握,进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及覆盖面大大提升。

(二) 教育环境更为多样、复杂

教育环境的多样及复杂表现为网络上的信息是良莠不齐的,一些不健康、不道德的信息也大量存在于网络平台上,这些信息会潜在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日益复杂。而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正处于三观成熟阶段,对新鲜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受到网络平台上信息的影响。一些学生甚至完全沉溺于网络世界,对网络平台上的游戏、人际交往都保持有强烈的接近感,这样学生不仅对真实的生活环境进行了忽视,还会浪费大量宝贵时间,严重影响学习生活。

(三) 思政教育手段还不够完善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主要改变就是信息的海量性,这提示学生对待信息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主动选择的空间加强。在这种条件下,学生会更倾向根据自己的主观选择选取信息。因此,在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时,若还是采取以往的教育方式,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今教育开展的需求。这就需要对思政教育手段进行完善,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使得大学生们更为主动互动地应用网络信息及交流信息。

三、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更好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 积极转变观念

在开展思政教育时,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思政教育本质上是对人展开的教育活动,其有效性的实现体现在满足学生的需要,反映在高校中,就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作为工作开展的要点,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充分了解,尊重大学生独立的人格,满足大学生发展的正常需要,进而针对性展开活动,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展开的新格局。另外,还需要坚持平等观念。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是相互交流的平等个体,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做到相互尊重,使得交流活动更加真实。

(二) 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机制

首先,需要主动占领思想教育阵地。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及开放性特点使得教育者不再处于信息传播的权威地位。这时教育工作者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主动占领教育阵地,注重对学生的合理引导,不断利用自己的学识、个性及行为使得教师的权威植根于学生的内心,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其次,需要构建网络化思政教育。依托现今社会上存在的不同新媒体技术形式,坚持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的结合,使得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得到提高。另外,需要依托学生组织,建立微信或微博公共账号,在账号中传递正能量,发挥新媒体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正面作用,从而打造有效性的思政网络教育。

四、 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的思政教育需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转变思政教育观念及工作思路,加强新媒体信息传播监管,从而保证高校思政教育在引导大学生思想及行为方式上发挥正确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海,韩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6微”模式构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1-4.

[2]翟佳萍.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205,207.

作者简介:

岳阳,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广播电视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作特点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与发动机匹配性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分析
医院办公室工作特点与文秘人员素质分析
论社区门诊中护士工作特点和职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