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练习与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8-01-19王旭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各种能力培养的启蒙阶段,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就是锻炼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想要培养小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一定要培养小学生运用相关的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的能力。因此,为了可以使小学生的解答应用题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应该将变式练习引入到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变式练习的引入,有助于帮助小学生解答不同应用情境下的应用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变式练习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时运用变式练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变式练习
一、 变式练习的内容
进行习题的練习是为了可以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在变式练习应用于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变式练习是指将一个数学知识点放置于不同应用情境下,形成不同的应用题,或者是在一道应用题的基础上,再增加难度,但是这些应用题的解题思想都是同一个数学知识点延伸出来的。小学生解答应用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搜寻有用的信息,弄清题意;第二,设计解答题目的步骤;第三,开始解答题目。教师通过辅助引导小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迅速反应的能力,具体的来讲,就是当学生看到一个题目时,就可以立刻想到这个题目的考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过程。
以一个简单的数学应用题作为例子:两个小朋友以相同的速度,骑着自行车直线逆向行驶,骑行一段时间之后停止,问两个小朋友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道题很简单,就是用骑车的时间乘速度再乘二,但是,如果在引导学生们进行应用题的练习时仅仅改变行驶的速度和时间,虽然使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得到了巩固,但如果长此以往,学生们可能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将变式练习运用于小学数学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学之中。举一个变式练习的例子,根据上述的例题,老师可以将两个学生停止骑行的时间进行改变,但是两个同学骑行的速度不做改变,这样一来,解答题目的基础公式不会变化,只是需要简单地进行一下条件的转化。如果想要使小学生的解答应用题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做题的数量多少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因素是应用题变式类型齐全。
二、 如何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时运用变式练习
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引导小学生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培养小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教师们运用的变式练习教学法就是培养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不同情境中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学生们进行变式练习法的教学,学生们可以自如地应对不同应用情境下的应用题,不仅如此,让小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进行解答,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变通能力。当学生面对不同应用情景的应用题时,可以迅速的作出反应,并且可以解答出题目,这就说明学生已经掌握解题能力,并且可以熟练地迁移解题技能了。
(一) 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能
首先,我们可以对小学应用题的类型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分别是工程问题、归一问题、两车相遇问题以及计算平均数量问题。分析这四种类型的应用题,虽然各自有各自的特征,并且各自的解题形式存在差异,但是归根结底,这些应用题的计算公式都可以看作“数量×单个的计量单位=总的量”,这就体现了中国的一句古语“万变不离其宗”,追根溯源,这几种类型的应用题都是根据这个计算恒等式来解答的。就拿四大类型中的两车相遇问题来举例,其中的“车辆行驶速度”就是恒等式中的“单个的计量单位”,“车辆的行驶时间”就是“数量”,而最终“辆车之间的距离”就是恒等式中的“总量”。在解答题目的时候,如果题目中直接给出了这些解题条件,就可以直接套用公式进行解题,但是如果题目中并没有直接地给出条件,学生需要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需要的解题条件。总而言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应用题,都是对一个解题技能的考核,如果老师对每一种应用题进行讲解时都要重新向学生们介绍解题技能,可能会造成学生们厌倦心理的出现,因此,老师应该设计不同类型的以及变式类型的题目,向学生们展示。
(二) 学会迁移解题的技能
在解答题目时,学生们要明白“万变不离其宗”这个道理,不管题目的形式看上去多么复杂,解题的中心思想是不变的。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应用题解题能力的讲解的时候,要尽量的化繁为简,将多种不同类型的应用题转化为一种形式,再让学生们用一种技能去解答不同变式类型的应用题,这样有助于学生们迁移解题的技能。老师可以先给学生们熟悉两道题,例题一是,小明和小红住在学校的两侧,小明住在正南方,小红住在正北方,两人都是七点钟从家里出发,以每分钟一米的速度走,七点二十同时到学校,问小明家和小红家之间的距离;例题二是,根据例题一,两人下午四点离开学校,以每分钟一米的速度走,小红四点二十到家,小明四点三十到家,问两个人家之间的距离。根据以上的两个题目,老师可以对条件进行更改,比如改成两个人速度不同、花费的时间也不同等等类型,老师可以根据一道题目变化出多种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们去练习迁移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欧晓.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3).
[2]何瑞琴.巧学活用,解题达人——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
[3]刘云燕.试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0).
[4]贝智睿.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9):110-111.
[5]谢占兰.培养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6):162.
作者简介:
王旭,甘肃省兰州市,福利东路第三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