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探究
2018-01-19马峥嵘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越来越重视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对学生们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课堂提问也是推动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方法。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不仅如此,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促进学生进步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设置有效的问题,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方法
提问是师生之间一种常见的交流方式,同时也是直接了解学生状态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既能培养师生关系又能促进学生们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有效的课堂提问。针对学生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情况设置恰当的问题,争取通过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们的思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数学问题的设定要具备目的性、针对性、阶梯性,达到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的目的。下面我简单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传统教学理念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课堂互动的环节,缺乏有效性的课堂提问,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 课堂问题设置缺乏有效性
很多老师在课堂的问题设置中,经常是这样的问题“这个答案对不对”“同学们算一下最后的答案是多少”等,这样不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也不利于学生们的进步。课堂问题的设置缺乏目的性,在教学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提问,在课堂设计中没有对课堂的问题进行尽心的设置,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可是老师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中,通常只给出问题的唯一答案,也就是说,学生们的思维被限定在一个特殊的区域,不利于学生们思维的发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二、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1. 课堂提问要具有目的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设置具有目的性的问题,通过具有目的性的提问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在问题的设置中,老师要结合课堂的内容、教学重难点、学生们易错点以及学生们的疑虑点进行问题的设置。例如,在学习“物体观察”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可利用道路进行教学,利用四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摆出不同的图形,然后让学生们回答相关的问题:从上面看你们能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正方体,将小正方体放在不同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分别进行观察,画出相应的视图。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拿正方体木块摆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观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提问,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习更加专注,更能够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2. 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设置中,老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课堂问题的设置不能太难,太难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容易打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容易让学生们的自信心受挫。题目太简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题目太简单难以提升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能够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只有难度适当,才能够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同时又能够让学生通过探索得出正确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堂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延伸性,并且设置在学生的发展区,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来说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又不至于望而却步。除此之外,课堂问题的设置要具有代表性,问题不能太多,只要足够具有代表性即可。例如,在讲解找规律的题目时,老师可以设置几种常见的规律题型,通过几种典型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对每类题目都有所掌握就可以了。最后,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层次性。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不同,对问题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中要具有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学生们的整体进步,促进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3. 结合情境进行问题的设置
小学生对很多事物的认识与理解都是依靠感官,而不是依靠理性或者逻辑思维。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情境进行问题的设置,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倡导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倡导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设置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回答问题。创设情境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学生们的喜好。根据学生们的喜好进行情境的设置,争取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开心的学习。其次,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中要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能够与学生们熟悉的事物与事情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乘法运算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爸爸妈妈和小朋友每个人都有三个苹果,那么你们三个人一共有几个苹果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回答。最后,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结合游戏设置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课堂问题的设置,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且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设置有效性的问题,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最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丽琴.有效提问:高效課堂的驱动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4.
[2]李明英.有效提问让数学教学更加精彩——例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技巧[J].小作家选刊,2016.
[3]代文方.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提问[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
作者简介:
马峥嵘,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关教委东关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