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探析
2018-01-19林伟城
摘 要:由于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畏难心理,进而导致出现了一些学困生,如何推动学困生转化工作,应当建立科学的援助机制,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本文对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分析了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立科学、全面、系统的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之后,如何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应当更加高度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中数学来说,由于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在加大,很多学生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对高中数学的兴趣,严重的就会成为学困生。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应当积极探索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通过建立全面、系统、科学的援助机制,逐步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对此应当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努力形成良性机制。
一、 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的必要性
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是每一名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才能实现立德树人以及教育公平的目标,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操。由于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包括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如果不重视教学模式创新,同样会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更为如此。当然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对如何转化学困生都有自己的模式,但并没有对学困生援助机制建设给予重视,因而应当首先对其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能够使学困生转化工作更具有系统性,特别是通过不同援助机制的有效组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援助工作,进而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这将极大地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通过学困生援助机制建设,形成具有科学性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能够形成学困生转化合力,学困生、其他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资源都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形成学困生转化的内部源动力和外部支撑力,使学困生转化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 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的有效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不仅可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而且也能够形成学困生转化的强大合力。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学困生援助机制建设,特别是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援助机制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使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能够融入到学困生援助机制建设中来,形成多元化、系统化、全面化的学困生援助体系,为更好地转化学困生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建立和完善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重点要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建立思想援助机制。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在建立思想援助机制上下工夫,解决学困生的思想困惑特别是畏难情绪,通过激活学困生的内生动力,引导学困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比如我在开展湘教版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高一阶段就高度重视学困生转化工作,特别是由于这一阶段属于初、高转化的关键时期,因而我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在第1章集合与函数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特别是在开展思想援助的过程中,并没有放大学困生的“缺点”,而是对他们的“优点”进行放大,哪怕在学习过程取得一点点成绩,都给予表扬和鼓励。
二是建立帮扶援助机制。帮助学困生尽快转化,是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的重要目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应当运用更多的方法,建立学困生帮扶援助机制,切实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建立科学的帮扶援助模式。比如在具体的思想援助过程中,我高度重视“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采取快反馈、低起点、小步子的方式,加强对学困生的了解,根据不同情况分类施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开展帮扶援助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改进之后,学习效果会大幅度提升。我在建立帮扶援助机制过程中,高度重视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教育和引导,比如对于预习、听课、复习等等都传授给学困生,并且不断强调。再比如我还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建立“主动帮扶”机制,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多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我对于学困生相关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理解不到位的实际情况,录制了很多“微课”让学困生反复学习,达到了“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效果。
三是建立互动援助机制。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应当更加重视将援助机制建设与创新教学模式紧密结合起来,使援助机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成为高中数学教师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十分关键。比如我在解决学困生转化方面,将“互动教学”融入到学困生转化工作当中,建立了学困生与优等生“结对子、交朋友”活动,要求优等生要重点在夯实学困生数学基础知识方面下工夫。建立互动援助机制,高中数学教师还应当在学困生、家长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家长不放弃自己的孩子,并且共同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比如我与每一名学困生家长都进行深入的沟通和联系,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每名学困生在学习方面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请家长开展好监督和管理工作。我还要求家长在开展学困生补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在基础知识方面下工夫等等。
综上所述,建立高中数学学困生援助机制,不仅是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措施,而且也是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战略性举措,更是落实教育公平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务实之举,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学困生援助机制,重点要在建立思想援助机制、帮扶援助机制、互动援助机制等方面狠下工夫,努力通过卓有成效的学困生援助机制建设,既要实现学困生的科学转化,而且也要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努力将学困生转化融入到教学体系当中,最大限度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萍.基于尊重的学困生转化方法谈[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5):40-41.
[2]赵国超.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84.
[3]曹威麟,杨光旭,夏红卫.“学困生”学业预警爱心援助工作机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5):93-96.
作者简介:
林伟城,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