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儿童文学教学要点提高儿童文学教学有效性

2018-01-19林丽平

考试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要点挖掘儿童文学

摘 要:正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更新对于儿童文学的教育教学观念,从新课程改革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儿童文学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确定儿童文学的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儿童文学的教学有效性。从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作能力的角度确定儿童文学教学重点。

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学要点;挖掘;提高;有效性;角度

在繁花似锦的文学花园里,儿童文学是其中一朵非常娇艳的花儿。儿童文学因为其契合儿童身心发展,满足他们丰富想象的特点而深受欢迎。更因为儿童文学对广大儿童具有启蒙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教育教學功能,小学语文教材收入了不少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为丰富儿童的课内外阅读、提高他们的综合阅读能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更新对于儿童文学的教育教学观念,从新课程改革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儿童文学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去挖掘儿童文学的教育教学重点,而不是像以前的把儿童文学等闲视之,简单地组织学生自读了事。

传统教学中之所以把儿童文学简单地当成自读课文,没有更多地、更深入地挖掘其教学重点的原因主要在于儿童文学往往是文字浅显,小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很少会碰到障碍,所以语文教师就会觉得教读儿童文学,投入太多的时间不值得。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考试中通常很少涉及儿童文学的考查,语文教师也往往会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觉得把时间精力花费在儿童文学教学上不划算。综合以上原因,所以就会出现虽然学生喜欢儿童文学,语文教师却不是很上心的教学现状。

对于儿童来说,儿童文学肯定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最喜欢的读物。因此,对于儿童的这种正常而合理的阅读需要漠视是不应该的。但是如果要对儿童文学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必须对儿童文学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深入挖掘。从儿童文学的教学重点难点出发,讲求儿童文学的教学有效性。这样的话,儿童文学的教学才能真正地走上正轨。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确定儿童文学的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儿童文学的教学有效性呢?

一、 从表达能力的角度确定儿童文学教学重点

语言表达的能力历来就是语文学习的重点。特别是在遣词造句以及表现主题的方面,小学生要想获得较快较大的进步,需要的是从优秀范本(课文)中多多学习、模仿、积累。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在广泛的阅读中,在优秀的典范中去很好地理解、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儿童文学是真正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读物,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环境、主人公形象等都对小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非常受他们的欢迎的。正因为如此,小学语文老师更是不能错过这样好的教育机会,适时的引导他们进行表达能力的学习。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一课的教学为例。语文老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初步阅读完课文,完成整体感知之后,如果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巨人在禁止任何人进入花园时和开放花园之后的景象对比,通过景物描写深入去体会一下自私和宽容各给花园带来什么样的魔力。相信学生就能够准确地抓住不同季节景物的特征,学习到如何准确描绘景物并且在描写的过程中融入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技巧。而如果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完成这样的查找与理解,相信他们也能够很容易地就抓住文章的主题。

二、 从思维能力的角度确定儿童文学教学重点

想象力是这个世界发展和进步的源泉。人类如果丧失了想象力,那么世界将停滞不前。正因为如此,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尤其是语文教学担负着锻炼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光荣使命。众所周知,想象的合理性和独特性是想象力最为重要的因素。语文教师应该把这两个特性作为培养想象力的突破口,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在注意观察、积累生活的基础上,在充分学习优秀想象范例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尝试和不断的修正。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把生活与想象建立起联系来,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作加工,并且在优秀范例的引领下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的想象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学习想象奇特、巧妙之处,从范例中生发开来,逐渐地发展自己的想象能力。以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为例。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古代人民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对于环境和天象的变化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尝试着从生活的角度去进行丰富想象、臆断的事实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如此,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把生活环境和神话建立起联系来,进一步地从自身的理解基础上提出独特的想象。这样的语文活动相信是会很受学生喜欢的,而且也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 从创作能力的角度确定儿童文学教学重点

写作能力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许多语文老师都头痛不已。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习作兴趣不浓,语文老师布置下作文题目,学生们普遍反映不是他们所喜欢写的东西。因此,对于老师的习作要求,大多数的学生就只能是应付了事。可以想见,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当然是质量不佳了。碰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语文老师大可以转变习作观念,转而尝试引导学生从学习儿童文学出发,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引导他们进行儿童文学的习作,相信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辟地》一课之后。我就引导学生注意从盘古死后身体的各部分变成了什么去仔细体会课文中想象的合理性和奇特性。然后组织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能力,根据我们学校对面一座酷似美女躺下的山峰创作一篇神话作品。这个习作任务布置下去之后,我发现学生的创作激情相当高,也能够在阅读过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去触发创作的灵感,写出了不少让老师瞠目结舌、拍案叫绝的习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红.在儿童文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初探.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

[2]王光华.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

[3]周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读写算,2013.

作者简介:

林丽平,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靖城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要点挖掘儿童文学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研究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