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前景分析

2018-01-19范东平

农业与技术 2017年24期
关键词:前景分析石漠化

范东平

摘 要:漠化治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恢复生态环境,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共享石漠化治理成果。根据石漠化治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提出石漠化治理的前景及其产生的效益。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现状;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230

1 石漠化区域民生现状

1.1 生活质量低下

这一区域普遍缺水,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产量低,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给。经济发展十分滞后,基础设施匮乏,道路不畅,人畜饮水困难,处于生活的最底层。

1.2 自身素质不高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公,加之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受教育程度不高,认识上还是以种粮为主,土地产出比较低。

1.3 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短期效益思想严重,没有长远打算,在发展上只追求见效快的产业,而忽视了远景规划,导致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加之,在选择发展品种上难以达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行政干预或多或少还存在。

2 石漠化综合治理前景分析

2.1 确立“生态就是民生”理念

生态条件恶劣,治理任务艰巨,投入严重不足,石漠化区域遍布所有乡、镇、办事处,面积大,生态恢复难度大,加上地方财政困难,支撑力度不够;石漠化监测水平偏低,科技支撑体系弱,监测点的建立还处于建设阶段,没有形成合理的网点,对治理效果的日常监测不够;建后管护滞后,一些石漠化治理项目,建设时主要是政府行为,但建后主要由企业或者林农管理,技术、措施、资金都无法跟上;配套措施不足,无法满足建设所需,缺水的问题依然困扰着治理效果;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单一,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缺粮少钱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思想观念短期内无法改变,靠山吃山,靠田吃田的传统思维普遍存在,没有思考向山、田要效益,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只是一块试验田,难以得到推广。

2.2 确立“市场化运作”模式

2.2.1 因地制宜选择树种

由企业带动农民,将石漠化治理项目当作一项产业,市场化运作,在生产的同时兼顾石漠化的治理。在重度石漠化区域栽植耐贫瘠、常绿、抗干旱,能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中生长的乡土树种——栾树、枫香、柏木、刺槐,在轻度石漠化区域栽植生态经济兼用树种——核桃、银杏。

2.2.2 用地下资源换地面生态建设

在拥有地下矿产资源的地区,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提取总收益的30%~40%用于生态保护建设,这样就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开展。才能让农民、企业家相信产业化治理石漠化这条路是可行的。

2.2.3 开发旅游资源,提升生态建设

充分利用恩施市八大生态走廊建设开发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建立生态旅游网,使每个人自觉地投入到生态建设中,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同时投资治理石漠化区域。

2.3 确立“三大效益”并进

2.3.1 生態效益

工程实施后,森林覆盖率将由目前的64.5%提高到69.8%,上升5.3%,不仅可使国土资源得到有效地整治,保证山、水、林、田、路得到合理地综合开发利用,而且可逐步形成水土流失规模治理体系,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从而实现兴利除弊,达到治根治本的目的,同时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土壤肥份流失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确保粮食稳产高产,抵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恶劣、脆弱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观。

2.3.2 社会效益

不仅可使造林绿化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形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特色产品开发,逐步形成“种、养、加”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带动社会资金投入林业产业发展,逐步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而且也可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效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题,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2.3.3 经济效益

不仅可使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得到逐步调整,而且林业产品结构也将日趋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林果、林药、林禽、森林旅游等将会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石漠化综合治理,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更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贫瘠的土地能焕发生机活力,用科学地发展思路,加上相应的政策扶持,充足的资金支持,治理一定能见到成效。同时,通过土地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避免了粗放式地开荒种植给生态环境带来地破坏。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地不断投入,石漠化综合治理地成效将逐步显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最终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惊亚,徐旭忠,浦超.石漠化治理前景堪忧面临诸多难题[J].经济参考报,2012(8).

[2]王雪芹,张元明,张伟明,等.古尔班特沙漠生物结皮对地表风蚀作用影响的风洞实验[J].冰土冻土,2004(5).

[3]张家全.浅析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及方法[J].广东科技,20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前景分析石漠化
贵州省北盘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变化特征及治理成效分析
基于RS和GIS的云南石林县石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问题及发展前景探讨
基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