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风降雨对滨州小麦生长的影响

2018-01-19马焕香武文安张昊

农业与技术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小麦

马焕香 武文安 张昊

摘 要:2017年5月22日傍晚到夜间滨州市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大风和降水过程,雨量分布不均,南大北小,滨州市平均降水量16.3mm,最大52.4mm出现在开发区;同时滨州市出现了6~7级以上大风,极大风速26.6m/s(10级)。大风和较强降水天气造成部分县区灌浆期的小麦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民政局调查结果:小麦受灾面积约4.42万hm2,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6亿余元。据滨州市农业部门估算预计倒伏地块小麦减产50%左右。本文对滨州市2017年5月22日出现大风降雨天气形势进行了总结,结合滨州高新开发区和邹平小麦倒伏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小麦倒伏发生特点,提出了积极救灾的措施。

关键词:大风降雨;小麦;倒伏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201

前言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渤海湾西南岸,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是冬小麦的主产区,近几年滨州推广高产多穗品种济麦22号,小麦连年喜获丰收,2015年高產地块单产达700kg/667m2。2017年滨州市小麦播种面积27.14万hm2,2016年10月上旬后期到中旬前期播种,苗期和分蘖期温、光、水适宜,麦苗健壮,群体合理。越冬期间气温变化平稳,冷空气偏弱,冬季暖冬明显,小麦正常生长,没有冻害发生。返青后,温度偏高连续降雨,土壤墒情较好,无明显的干旱天气,小麦长势良好,群体适中,麦穗大,穗粒数多,一派丰收景象。5月22 日,小麦正值灌浆期,滨州市遭遇此期多年未遇的大风降雨灾害性天气袭击,使处于灌浆期的小麦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

1 天气实况与小麦倒伏受灾情况

1.1 天气实况

受西风槽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5月22日傍晚到夜间滨州市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大风和降水过程,雨量分布不均,南大北小,滨州市平均降水量16.3mm,最大降水量52.4mm,出现在开发区,同时滨州市出现了6~7级以上大风。

1.2 倒伏灾情

5月22日傍晚—23日,滨州市出现了一次明显降水大风过程,致使处在灌浆期的小麦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部分县区小麦受灾。经统计,滨州市受灾人口26.63万人;小麦受灾面积约4.42万hm2,其中成灾面积3.918万hm2,绝收面积200hm2;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亿余元。

2 大风降雨天气对冬小麦生长影响分析

2.1 小麦从播种-灌浆期生长气候条件综述

2017年滨州市小麦播种面积27.14万hm2,10月上旬后期到中旬前期播种,播种后温度适中,降水量适宜,促使小麦早分蘖、多分蘖,个体健壮,冬前一类麦田面积比例80%,二类麦田13%,三类麦苗7%,为今年小麦丰收打好了基础。越冬期间气温偏高,无冻害发生;返青后温、光、水条件利于小麦生长,群体合理,个体健壮;返青至灌浆期,是小麦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时期,也是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5月18—19日出现干热风天气,对小麦灌浆有不利影响。从春季气候看,小麦生长状况较好,丰收在望。但5月22日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水和东北大风过程,造成南部县区部分麦田倒伏受灾严重。

2.2 倒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小麦倒伏一般多发生在抽穗后期,倒伏从时间上可分为早倒和晚倒,从形式上可分为根倒与茎倒。根倒多发生在晚期,受损失较小;茎倒在早期和晚期都可发生, 受损失较大。倒伏后导致叶片重叠,株间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加大,易感染病虫害,促使叶片腐烂,将严重影响后期成长和正常收割。倒伏愈早,影响愈大。灌浆前早期倒伏主要影响粒数和粒重,一般减产20%~50%,灌浆后晚期倒伏的主要影响粒重,一般减产10%~20%。5月中下旬滨州市冬小麦生长进入灌浆期,此时籽粒逐渐成熟,千粒重不断增加,穗部偏重,22日出现降水天气,土壤疏松,小麦根系稳定度降低,加之雨水附着在麦穗上导致穗重增加,头重脚轻,再加上长时间大风,形成严重倒伏。

2.3 小麦倒伏情况调查

5月22日出现大风降雨,导致灌浆期的小麦倒伏严重,灾害发生后,滨州市气象局农气服务人员同市民政局救灾科技术人员赴田间进行了实地视察。倒伏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这次小麦倒伏倾倒和平铺表现基本各50%。

倒伏不分品种,但品种间有差异,滨州市主要栽培品种有济麦22号、鲁原502号,这2个品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属于多穗型高产品种,麦农为追求高产加大播种量,致使田间群体过大,通风透光差,倒伏严重。

同一块地、同一品种以靠近林网、路边的地块倒伏发生较重。

同一块地、同一品种倒伏前浇过灌浆水的,加上这次大风降雨,倒伏发生严重,距灾前浇水时间越短,倒伏发生越重。

同一品种倒伏程度随产量水平提高而加重。高新开发区青田办事处以及邹平县的长山等高产地块这次倒伏受灾严重。

据调查,同一品种前期施用氮肥较多的地块,尤其年后氮肥施用偏早、用量偏大的地块倒伏加重。

2.4 重灾区邹平县、高新开发区大风降雨特点与倒伏灾情分析

分析高新开发区、邹平县的天气实况资料看出:邹平县从22日17:00左右开始有降雨(降雨时间:22日17:00—23日07:00),降雨量达19.5mm;随后刮起东北大风(大风时间:22日17:00—23日17:00,风力都在5级以上),降雨导致土壤疏松,增加小麦穗部重量,头重脚轻,再遇上大风,则倒伏加重。据统计邹平县小麦受灾面积2万hm2,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38万元。高新开发区则是风雨交加,降雨量27mm,风力又大(大风时间:22日17:00—23日18:00,风力都在5级以上)造成较严重的倒伏,据统计小麦积水、倒伏,受灾面积3070hm2,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95万元。加之滨州市滨城以及黄河以南县区土壤肥沃,冬小麦长势较强,故此次灾情严重。

滨州市高新开发区以及邹平县小麦倒伏由于多处于灌浆成熟期,降雨量大风力又大则倒伏严重,黄河以北各县区,虽有大风,但降雨量比较小,倒伏略轻。据滨州市农业部门估算预计倒伏地块小麦减产50%左右。

3 倒伏后的补救措施

小麦发生倒伏后,光合作用受到了严重影响,易造成子粒小、瘪,产量明显下降。为了使倒伏小麦不减产或少减产,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补救。

3.1 扶不绑,顺其自然

如倒伏的麦株还能依靠茎秆本身的背地性曲折直立时,说明其茎秆还可以输送养分,不必进行扶持或捆麦,以免折断茎秆,影响灌浆结实。利用植株的自动调节能力使叶片和穗轴自然翘起。杜绝人工扶起或绑把,要采取小麦自然抬头的方法,防止进一步减产。

3.2 雨后措施

雨后用竹竿或木棍轻轻拍打小麦植株,抖落茎叶上的水珠,减轻负重,帮助小麦自然翘头;增加倒伏群体底层的通气透光性,降低倒伏小麦的减产损失。

3.3 搞好小麦后期“一喷三防”工作

适时喷施己唑醇、戊唑醇、吡虫啉等药剂和KH2PO4等叶面肥,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和补充营养防早衰。

参考文献

[1]冯秀藻,陶炳炎.农业气象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1.

[2]许昌焱.农业气象指标大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3]曹钢锋,张善君,朱官忠,等.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气象出版社,1988(8).

[4]赵娜.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J].北京农业,2013(11):218-219.

[5]王琪珍,王承军,范永强.莱芜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调研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342-343.

作者简介:马焕香(1964-),女,山东惠民人,气象服务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应用气象。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种植流翔高钙小麦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哭娃小麦
新季小麦市场运行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