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2018-01-19解冰冰
解冰冰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这几年来,在我国高校中,舞蹈教学已经成为当下体育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也将其不断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进程中,对舞蹈和体育以及文化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地处理,对舞蹈和心理教育彼此进行融合的路径的选择,能够对当下基础设备不健全和专职教师不配备等问题进行行之有效地解决,同时,还能加强高校多样化文化间的相互渗透,不断促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本文将对舞蹈加血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希望有助于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舞蹈教学;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
这几年来,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随之,在高校发展中,其面临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这种现象让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然而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发展以及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成长中的不可或缺地一部分。舞蹈教学是把体育和舞蹈以及音乐与美学等因素进行统一汇聚的过程,这是一门新兴的和独特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社会活动。由于舞蹈受到学生和其他人群的喜爱,因此将其运用在高校心理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基本概念
舞蹈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门艺术,是人类发展中的一门体育活动,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舞蹈让人用没有声音的肢体语言进行一定的交流和表达。在现阶段的大学校园中,加强对舞蹈活动的广泛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灵进行进化,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学生间进行一定的合作,让学生在比较高的境界中对生活进行认识,对世界进行认识,对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作一全面地规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产生强烈的美感和追求,为其在社会的发展中做好一定的心理基础。足以看出,舞蹈还是人类生活中的情感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一)舞蹈可以净化学生心灵
舞蹈被人们称之为“美的化身”。人类是舞蹈的受众,在对舞蹈进行急性上的过程中,最初就是对其形象美的鉴赏。舞蹈还是人类肢体动作上的艺术,通过夸张性、浓缩性、扩大性、变形性、虚拟性、象征性以及写意性等手段对情感进行处理,这是人类在表达感情中的一种表现。舞蹈动作间的开和闭、伸和缩、静和动,都是各种元素进行组合的,舞蹈语汇和舞者表情以及舞蹈神态都要进行比较和谐的运动。在舞蹈动作的起伏和变化上,展现着人们在情感上的跌宕起伏,舞蹈在无声的肢体语言中进行和谐的统一的展现。人类在对舞蹈进行表演和欣赏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舞蹈韵律和节奏以及情感的感染,听觉与视觉能够同时得到刺激,进而抒情和联想以及想象。尤其是对舞者姿态美的感知,让人比较直接地对舞蹈的肢体动作产生情感的宣泄。
(二)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校设置的课程体系需要多种专业、多个课程、多类内容、多路径来支撑,主要是为了而保留各学科的独特的价值。对于舞蹈专业的学校来说,舞蹈是其主要的课程,需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并且适当开展一些理论讲授课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以此来说充分发挥出舞蹈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凸显出学校的独特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风格,最终实现专业舞蹈人才的培养。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化,舞蹈教学的也正发生着巨大地变化,在保留传统教学体系的优势的同时,还突破了学科专业的局限性,一些院校将舞蹈作为体育必修课的重要补充,强化了硬件设施建设,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内容,配置专业的教师,保证舞蹈教学工作的顺利、稳步开展。其实,无论高校处于哪种层次,都需要把舞蹈当做是教學中的重点内容,对于课程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序的开展,并且要丰富教育教学体系,顺应社会的未来发展需求,使得高校教学的实现改革与创新,也使得学生的多元化知识以及技能需求得到满足。课程的设置与实施,需要考虑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以及归属点,集中到教学育人的有机元素中,建立健全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架构,保证学生能全面的、健康的成长。就高校的舞蹈教学来说,舞蹈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较重要的学问,能借助学生形体怨言来动态化的实现人物形象塑造、形象化的表达舞者的精神世界、视觉化的渗透人物的情感,这样能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深层联系抽象又具象地表现出来,十分有利于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的美学观,并有利于情感世界的健全与健康形成。在实际舞蹈教学中,学生能切身体会到舞蹈的内在美,体悟到艺术的甘霖,进而形成高雅的气质。
(三)舞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舞蹈能推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结合舞蹈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心理问题有较复杂的形成的原因,有较强的潜存性,并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较大的危害。在舞蹈实际教学中,一些大学生会出现不端正的学习态度、缺乏理想信念、缺失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舞蹈教师就需要发现与总结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结合心理教学方法,打造出全方位的良性心理环境,渗透出多层次心理素质内涵,融合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实现学生心理压力的缓解,并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具体来说,需要将舞蹈训练与心理干预结合起来,通过舞蹈训练来实现实践化理论知识的转化,并实现舞蹈教学目的。比如大学生骨骼与韧带一般都已经成型,柔韧性不强的学生来说掌握表演节能会存在较大的难度,这时学生就会产生怕苦怕累的情绪。而且有的学生会在舞蹈学习中急于求成,肌肉或者韧带尽可能会出现拉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极有可能产生焦虑、郁闷、烦躁等心理问题,而教师就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干预,纠正学生不良的心态,使得学生能正确认识舞蹈教学以及舞蹈训练,并且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学习与训练中。通过教师积极干预以及舞蹈教学的影响下,拓宽了舞蹈教学的育人路径,凸显出学校办学特色的同时,又能促进大学生的积极成长。对于高校的一些学科办学基础学科问题,需要在坚持高校办学特色的同时,促使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舞蹈教师需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舞蹈教学,建立健全舞蹈学校教育的综合体系,平衡各类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得学校宏观教学结构更加合理。高校课程设置、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都要得到重视,为舞蹈教学开设“第二课堂”,促使学生能在舞蹈教学与舞蹈训练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总结
舞蹈教学具有育德、育心、育体等价值功能,需要客观对待学科设置与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的问题,理性分析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作用,将舞蹈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保证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提升,学生审美情绪的强化,以此来保证高校舞蹈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钟范,柴觐,于思化,吕娇阳.论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6:82-85.
[2]赵永雍.体育舞蹈分层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6,06:88+64.
[3]汪阳帆.体育舞蹈教学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2:70-71+89.
[4]朱金慧.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5,08: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