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藤田昌久讲空间经济学

2018-01-19赵伟

金融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藤田经济学要素

赵伟

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教授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经济学家,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一般认为,1999年《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Spatial Economy: 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y)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间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学问的最终形成,藤田昌久是这本书的三位作者之一。

自从十多年前应藤田教授之邀去京都大学经济研究所做报告开始,我便与藤田先生建立了学术交往与友谊,获得了不少新认识与新方法,写了一批有感而发的文论。这个过程与结果,显然可归入经济学家们所说的知识外溢的范畴。

前不久受学界朋友之托,代邀藤田先生出席在成都召开的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多次听其现场讲演,又长了不少学识。

藤田教授讲座的特点可以四个词概括之:一曰简,简明扼要,只一页投影PPT即将空间经济学要义讲清楚了。二曰浅,深入浅出,把深奥的理论模型用浅显的形式表述出来,数学模型要刻画的机理先以图形予以描述,即便初次接触者也能理解。三曰实,内容很实在,一堂课就把空间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和方法和盘托出了。四曰启,启智启思,能够启发人去联想,把理论用于审视现实世界。早几年请藤田讲学,他把理论用以审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大政,近期再講,则以构建模型模拟“一带一路”建设之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效应。把理论付诸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政策效应预测,真正达到了中国学人说的学以致用的境界。

一、何为空间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系传统的三个经济学分支的整合与扩展。三个传统经济学分支分别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整合与拓展借助了集聚的微观理论,并置于一般均衡动态模型框架下。

上世纪90年代初欧洲的一体化加速与欧盟的建立,刺激了空间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欧盟一体化撤除了国与国之间的边界,使其内部的区域差异骤然凸显,269个区域人均GDP差异巨大,这激发了经济学家们从区域层面而非国家层面审视经济问题的学术研究,空间经济学应运而生。

保罗·克鲁格曼1991年发表的两部论著,首次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NEG)的概念。一部是本小册子,名为《地理与贸易》(Geography and Trade);另一部是一篇论文,题目是“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PE 1991)。但在那之前,序幕早已拉开。藤田和大川(Fujita and Ogawa, 1982)关于多重均衡与多中心城市结构转化的文章(Multiple equilibrium and structure transition…,RS & UE)以及藤田的“空间集聚的一个垄断竞争模型”(RS & UE,1988),就是这种前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般认为,1999年《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间经济学的正式诞生。而藤田和雅克·惕斯所著《集聚经济学》(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2002,2012),则是对《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的理论拓展与补充。

空间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理解与解释各个空间地理层面经济活动分布的变化与演化。地理层面是多重的,从城市、都市区、城市群到一国内部的地区,从一个国家到多个国家形成的跨国大区域体系,如欧洲联盟、北美自贸区以及东亚等,从跨国大区域到整个世界。这些都是空间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二、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基本模型

空间经济学把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与演化,视为两种作用方向相反的力之间较量的结果:一种是集聚,另一种是扩散。两种力的较量导致核心─外围的空间结构。这是一种稳定的空间结构。促成这种结构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运输成本。但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技术进步,随着环境的变化,最初的核心─外围结构由稳定变得不稳定起来,自组织(self organization)活动的作用会促成新的稳定结构。就是说,空间结构是不断变化的,由一种均衡向另一种均衡不断演化。

人类经济活动分布的核心─外围分野,受两种类似力量的作用,一边是集聚,另一边是扩散。扩散后面发挥作用的是离心力。离心力源自两种因素:一种可归入“第一自然”(first nature),指天造地就的自然因素形成的约束条件,比如自然资源、土地,以及其他不可移动的要素;另一种可归入“第二自然”(second nature),是人造的自然,也称内生性要素。

“第二自然”要素中比较重要的有四种:其一是不断上涨的地租和房租,越是核心,土地越是稀缺,地租房租越贵;其二是较高的劳动工资,核心地区的劳动工资或宽泛的劳动成本高于外围;其三是较高的中间产品价格,中间产品包括各种经过其他企业加工的投入品;其四是拥挤以及其他纯外部不经济。这两重自然范畴的要素紧缺,以及相似企业间的竞争,导致一些企业迁走,离开核心,这就是离心力的作用。

从“第二自然”或曰内生条件来看,主要有三种因素在强化或集聚企业与产业的向心力:一个是关联,包括消费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生产者的彼此关联。第二个是厚的市场,包括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厚的市场上,要素之间、企业之间能够更好地匹配,效率更高。第三个是知识外溢及其他纯外部经济。

内生的集聚力量还包括多样性或异质性(heterogeneity)。多样性或异质性引出生产方面的一个现象,即规模经济和生产的不可分割性,进而引出运输成本和要素移动性问题。由此又引出三种互动:第一种是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之间的互动。第二种是运输成本与要素移动性之间的互动。第三种是要素移动性与规模经济之间的互动。上述三种互动的正反馈效应,导致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集聚反过来会放大生产率和企业与人的创新能力。

当代经济学是一种建模的艺术,没有模型的经济理论很难为主流经济学家们所接受。空间经济学在这方面的创意颇为突出,业已构建的模型简洁明了,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具有很强的解释力。endprint

空间经济学的基本模型有六组,可以叫做六个系统。第一个系统刻画产品多样性与效用增加之间的关系。其基本思路是,消费者拥有的产品或服务的种类越多,其从消费中获得的福利就越高。第二个系统刻画生产者一边的情形,亦即供给。这由迪克西特—斯蒂格利兹垄断竞争模型引出。这个模型很好地刻画了生产者在产品多样性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平衡。第三个系统刻画核心─外围框架,核心与外围的分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成本。第四个系统刻画城市规模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在一个有限的地區,有效率的城市数量和各个城市人口规模是有限的。第五个模型刻画都市系统或城市群,主旨在于推论城市群形成的机理。第六个是国际模型,引入多国情景。

三、空间经济学的应用:评估“一带一路”建设之经济效应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最大的直接效应是,未来数十年间在亚欧大陆交汇的广大地带将掀起一场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热潮,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这些建设项目的规划、发起与实施,将给相关地区经济甚至全球经济带来正的效应,缓解经济一体化的区域负效应。

日本贸易振兴会(JERTO)下属的发展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IDE)近期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模型,用于模拟这些项目建设的经济效应。模型名称为“地理模拟模型”(Geographic Simulation Model),英文简写GSM。这个模型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而构建。模型数据库覆盖全球。其中亚洲涵盖了31个经济体,细分为2029个区域。

GSM模型把产业分为八大类。与任何模型一样,GSM模型基于多项假定。比如自中国云南穿过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直达新加坡的铁路建设的效应。这条铁路目前正在规划,部分路段的建设已经开工,最有可能率先建成的是中国到泰国一段。IDE研究团队利用GSM模拟了这条铁路修建的效应,他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铁路对沿线地区具有明显的正的增长效应。其中将东盟南北国家连为一体将对中国极为有利,但对非沿线地区则有负面效应。模拟显示,沿线10个地区将获益最多。其中获得最大增长效应的是中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和普洱,版纳因这条铁路经济增长提速将高达25.7%,普洱经济将提速6.31%。沿线缅甸、泰国和马来西亚一些地区,也将受益不菲。

(作者为浙江大学CRPE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藤田经济学要素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经济学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