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骆驼种质资源保护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
2018-01-19艾德强
艾德强 ,阎 萍
(1.青海省畜牧总站,西宁 810001;2.甘肃省牦牛繁育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50)
青海骆驼是柴达木盆地境内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是能充分利用荒漠、半荒漠、半荒漠或半荒漠灌丛草场的唯一畜种。80年代后期,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骆驼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性,主产区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存留的少数种群近交衰退现象也日益严重,骆驼种质资源正濒临灭绝的危险。因此,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青海骆驼的种质资源迫在眉睫。本文对青海骆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以期为骆驼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青海骆驼主产区自然概况
青海骆驼主产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柴达木盆地的乌兰县、都兰县、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及大柴旦行委、茫崖行委等地,地处东经 90°16~99°16′、北纬 35°00~39°20′。东起察汉寺山与青海湖毗连、南至昆仑山与玉树州相接,西缘阿尔金山与新疆接壤,北靠祁连山与甘肃省相邻。主产地气候干旱寒冷、气温日差较大,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压低,年均气温2.3~4.4℃。盆地土地面积3.28万km2,其中草场面积1.04万km2,草原以荒漠草场型为主。植物生长期150 d以上,可种植春小麦、青稞、豌豆、玉米、蔬菜等作物,盆地边缘地区可种植部分果树和枸杞等。
2 青海骆驼种质资源概况
2.1 外貌特征
青海骆驼体型以粗壮结实型居多,细致紧凑型或其他型较少。头短小,嘴尖细,唇裂。眼眶骨隆起,眼球外突[1]。额宽广而略凹,耳小直立、贴于脑后。颈脊高而隆起,颈长,呈乙字形大弯。背着双峰,前峰高而窄,后峰低而广,峰直立丰满为贮积大量脂肪的表征。胸宽而深,肋拱圆良好,腹大而圆、向后卷缩。尻短斜,尾短细。前肢大多直立,个别呈X状,后肢多显刀状肢势。蹄为富弹性的角质物构成,前蹄大而厚、似圆形,后蹄小而薄、似卵圆满形,每蹄分二叶,每叶前端有角质化的趾,适宜在松软泥泞地面行走[1]。
2.2 役用性能
青海骆驼役用能力约等于一匹中等挽马或2~3头黄牛的驮运能力。每峰骆驼平均驮170 kg,个别达250 kg;行列行进速度3.7 km/h,平均日行25 km,速度快者可日行50 km,连续16.20 d不乏;短途可驮350 kg,500 kg时可起立行走,其驮重约等于体重。双套挽曳双轮双铧犁,日使役 8~10 h,可耕地 0.33~0.47 hm2。
2.3 产毛性能
青海骆驼产毛量以4岁时最高,达4.15 kg。青年公驼的产毛量2.27~4.20kg,青年母驼的产毛量2.17~3.34 kg;成年公驼的产毛量3.99~5.16 kg,成年母驼的产毛量3.05~3.14 kg。
2.4 产肉性能
骆驼肉类似腌肉型猪肉或牛肉,含蛋白质较高,脂肪含量较低。肢筋腱与牛蹄筋类似。驼掌可与熊掌媲美,但产区牧民多不喜食。空腹24~36 h后的屠宰率46.99%,净肉率 35.68%,产肉率较低[3]。
2.5 产乳性能
牧草返青初期泌乳骆驼的日产奶量0.5~0.7 kg,青草盛期日产奶量1~2 kg。
2.6 繁殖性能
青海骆驼公驼一般4岁有性活动,5~6岁开始配种,繁殖年限在20岁以上。母驼初情期为3岁,适配年龄为4岁。公驼有明显的发情季节,一般12月上旬开始有交配欲,至翌年4月中旬结束;母驼一年四季发情,一般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为发情旺期,15%的母驼延至4月份受配,母驼发情期为14~24 d、平均19 d,妊娠期为374~419 d、平均402.22 d,怀公驼比怀母驼长4.41 d。初生驼羔成活率90%,体重39.91 kg,6月龄公驼体重 285 kg、母驼 255.73 kg[4]。
3 青海骆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
3.1 保护现状
青海骆驼主产于柴达木盆地的乌兰、都兰、格尔木三县(市)境内,毗邻的海南、贵南、兴海三县也有少量分布,海西州莫河畜牧场是青海省唯一的青海骆驼资源保种场。随着近年来骆驼役用作用的削弱,驼绒等产品开发滞后,大批生产母驼被屠宰,青海骆驼这一畜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已到了生物物种保护的濒危阶段。据统计,2015年青海骆驼存栏仅有6 668峰,而且全部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其中:格尔木市508峰,占骆驼存栏总数的7.62%;德令哈市751峰,占11.26%;乌兰县2 509峰,占37.63%;都兰县1 700峰,占25.49%;大柴旦1 200峰,占17.99%。据海西州牧科所统计,海西州1980年底的骆驼数量为27 400峰,1983年底达到最高峰,达28100峰,至1992年下降至18500峰,下降了34.16%。2015年调查数据为6 668峰,比1983年又下降了76.27%。
针对青海省骆驼数量急剧下降的情况,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于2003年将青海骆驼列为地方保护畜种并制定了骆驼保护与管理办法,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根据青海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发展和保护状况,于2007年确定并发布了青海骆驼、互助八眉猪等22个畜禽品种为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十一五”期间,青海省仅有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3个,保护的品种仅为互助八眉猪、贵德黑裘皮羊和青海高原牦牛。为了加强对青海骆驼品种资源的保种工作,加大骆驼本品种选育力度,加快品种保护和生产基地建设,青海省畜牧主管部门立足当地资源,突出区域优势,在全省唯一的骆驼养殖场(海西州莫河驼场)开展骆驼资源保种场建设,“十二五”期间通过积极申报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相关项目,争取各类资金,对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进行强化建设。截止目前共建立青海骆驼、海东鸡、青海高原牦牛等10个省级畜禽资源保种场,2010—2014年,争取国家资金2 710万元,先后对青海骆驼、大通马、海东鸡、贵德黑裘皮羊、欧拉羊等保种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各保种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种畜生产性能测定、系谱档案建立等基础建设工作,逐步向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标准靠拢,并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保种场认定,依托保种场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目前,海西州莫河骆驼场存栏青海骆驼600余峰。保护青海骆驼种质资源的当务之急是立足青海骆驼品种资源保种场,建立保推繁用结合,加强骆驼科研,以保持生物多样性为目的,将传统的保种方法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开展青海骆驼品种资源的保护。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引导产业化发展,从而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品种保护工作,降低单一品种保护的难度,使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3.2 利用现状
骆驼是兼有多种经济价值的家畜,驼肉是低脂高蛋白的天然绿色食品,最高个体产肉量达400 kg;驼乳营养丰富,脂肪球小,易于消化,母驼产乳期14个月,日产1.5 kg以上,其具有医疗保健功效,在蒙医学中列为养生上品;驼绒是高级毛纺产品的优质原料,纤维长、保暖性好、色泽亮丽,有良好的成纱性。公驼年平均产绒毛量5~8 kg,母驼年平均产绒毛量3~4 kg。驼骨架、骨髓的价值高、利用率高;驼掌堪与熊掌媲美,是久负盛名的佳肴;骆驼已淡化的乘骑、驮运等功能在特殊运输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海骆驼对干旱、气温变化剧烈、风沙大、海拔高的恶劣环境和贫瘠的荒漠、半荒漠草场的适应性很强,能耐高温和严寒。驼峰内的脂肪不仅用作营养来源,脂肪氧化又可产生水分,因此骆驼能不食不饮数日。这些特殊性状在未来生物技术的发展中将发挥重大作用,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产区农牧民对青海骆驼选种育种及饲养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驼绒、驼奶价格逐年上涨,农牧民对发展青海骆驼养殖有了一定的积极性,成立了海西州柴达木双峰骆驼协会,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从技术研发、资金投入、项目实施和市场推广等诸多方面入手,引进、扶持了一批经营理念超前、管理水平高的青海骆驼深加工龙头企业,如:青海雪舟三绒集团、青海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青海省西宁市伊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生产的青海驼绒制品、骆驼肉干、骆驼奶系列产品作为特色产品丰富了双峰驼系列产品种类,倍受市场欢迎,为打造循环产业链,提高青海骆驼产品附价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带动青海骆驼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形成规模效益带来了机遇。
4 对策
4.1 保护对策
4.1.1 建立保护区 以遗传资源群体有效大小为主要标准,结合群体数量变化趋势和杂交程度信息[5],在重点普查的基础上,划定骆驼遗传资源保护区,即将海西州莫河畜牧场、都兰县宗加、巴隆、诺木洪,德令哈市蓄集乡、乌兰县南柯柯、卜浪沟地区、铜普镇,大柴旦行委柴旦镇、茫崖行委尕斯库列地区,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等骆驼相对集中地区列为保护区。另外,在现有海西州莫河驼场(青海骆驼品种资源保种场)的基础上,拟建立青海骆驼种驼培育基地。
4.1.2 加大骆驼养殖资金扶持力度 以政府为主,聚合社会力量,加大对骆驼养殖资金投入,对适度规模养殖户和保种企业,给予补助。解决草场围栏、饮水等基础设施,促进骆驼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4.2 利用对策
4.2.1 建立和完善青海骆驼保护管理职能和机制 使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护青海骆驼有机结合,统筹建设,统筹管理,以已建立的省级资源保种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骆驼养殖发展,以青海骆驼特色养殖为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扶持主产区农牧民走专业化、规模化、合作化骆驼养殖经营路子。
4.2.2 出台青海骆驼良种补贴扶持政策 制定青海骆驼生产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出台青海骆驼良种补贴扶持措施,鼓励骆驼养殖户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起驼绒、驼奶的收贮机制。
4.2.3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青海骆驼特色产品知名度在主产区建设以纯天然、绿色、有机为重点的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扶持骆驼科研技术推广和骆驼产品研发,扶持骆驼产品加工企业,推进青海骆驼产业化进程。
[1] 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图谱集编委会.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图谱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
[2] 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图谱集编委会.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青海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队.青海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报告[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4] 佚名.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5] 雅文海,马玉林,乌兰,等.青海骆驼资源调查报告[J].草业与畜牧,2010(1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