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茶经》的英译策略
2018-01-19胡玲玲
胡玲玲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贵阳 550018)
《茶经》是唐代茶圣陆羽根据前朝及当时的种茶、制茶经验编撰而成,这本茶学作品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比如茶名、茶品、茶具、茶历史、制茶、产茶地等均有所涉及,可谓是一本内容丰富、科学严谨的茶学论著。《茶经》全文7000多字,分为3卷、10个章节,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学典籍。在很多现代学者及考古学家看来,这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茶经》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对《茶经》进行翻译可以帮助我国茶文化更好地登上国际舞台,从而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当前,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为了更好地推广我国茶文化,《茶经》的英译工作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还未出现一个较为权威的《茶经》英译发行版本,这与《茶经》的历史性(很多内容需要基于历史事实考察后进行解读)和文本性(文章运用古汉语写成,对其进行翻译存在一定难度)存在联系,且与我国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无关系。为了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我国茶文化软实力,对《茶经》进行系统性的、规范性的翻译迫在眉睫。
1 交际翻译理论概述
1.1 交际翻译理论的定义
“交际翻译”(源于英语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是英国著名翻译学家彼得·纽马克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同属于纽马克所谈及的翻译策略,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其中,语义翻译更加侧重于“以源语言为中心”、“逐字翻译”、“直译”;而相比之下,交际翻译则更加偏向于“以目的语为中心”、“归化”、“意译”等。纽马克认为,运用交际翻译理论的意义在于“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由此看来,交际翻译十分重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体验,因而侧重于从目的语的语言特征、文化背景等入手进行翻译。可想而知,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享有一定的自由。据纽马克看来,译者为了排除原文的歧义及漏洞甚至可以对原文进行调整及修正,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解释和翻译。在交际翻译视角下,译者的翻译是基于某特定交际目的展开的,因而译文在某种程度上会“打破原文的限制”。在语义翻译未能达到应有的翻译效果时,译者应该考虑交际翻译的使用,以使译文更为自然得体,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心理期待。就相关统计显示,交际翻译策略在公示语、文献资料等信息类文本中更为常用,而在文学类文本中的使用则比较少见。
1.2 交际翻译理论对《茶经》翻译的作用
《茶经》是用古代汉语所写而成,不少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生活的现代人在阅读和理解《茶经》时尚存在一定的困难,更别提那些母语非汉语的外国读者。交际翻译理论十分注重目的语受众的阅读期待和阅读体验,从这点来看,该理论对《茶经》翻译主要有着两点作用。首先,基于交际翻译理论的《茶经》译文会将目的语受众的语言文化背景等考虑在内,这样翻译出来的内容会更加便于受众理解。目的语受众在看到译文后第一时间会将译文内容与大脑中的既定事物联系起来。比如说,《茶经》第四节“四之器”中有“风炉”这种茶具名词,而“风炉”表示“一种用于煮茶的小炉子”,相关考古资料显示风炉炉腿呈三足鼎立之状,如果按照字面含义将其翻译为“wind stove”,想必会让英美受众不明所以,因而从交际翻译视角出发将其译为“brazier”(火盆)一词,将会使西方译者更好地找到参照物和对应物,这事实上也是西方目的语受众较为喜闻乐见的。其次,交际翻译可以更好地传递原文的交际效果。在《茶经》原文中有些内容在原语读者看来很好理解,但是其实际含义往往隐藏在字面含义之后,如果不将这些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补译出来,那么目的语读者在阅读时也只是了解到了原文的“皮毛”。
2 当前《茶经》的英译问题所在
2.1 译文存在逐字翻译的情况
《茶经》是关于茶文化内容的介绍,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其归结为信息类文本。这本著作旨在向读者传递各类有关茶的信息内容,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一些译者在对信息类文本进行翻译时习惯性地采用语义翻译、直译等方式,但事实上《茶经》本身除了传达信息之外还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很多内容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需要译者透过文字表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不少译者在翻译《茶经》时还是习惯性地陷入“逐字翻译”的误区,他们认为将所有信息一五一十、原封不动地呈现在目的语受众面前就大功告成了,而事实上这类译文恰恰会让读者难以理解。
2.2 译文存在大量复杂偏僻词汇
《茶经》运用古汉语写成,其中存在很多意义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字词,比如“规”、“甑”、“炭挝”、“碾”等,一些译者在翻译这类词汇时采用一些过于偏僻的英语词汇与之对应,这反而加大了读者的阅读负担。举例来讲,一些译者将“茶道”直接译为“teaism”而非“tea ceremony”,而事实上这个词(teaism)是日本茶学大师冈仓天心所创造的,其很少被英美读者所认知,如果直接采用这种翻译,极容易让一部分读者不知就里,除此之外还容易让另一部分读者将我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等同起来理解,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2.3 译文未考虑受众的阅读期待
很多英译文本虽然乍看起来不错,但如果其内容经不住推敲,目的语受众就不会对此“买账”。交际翻译注重对目的语受众阅读期待的满足,然而不少译者在翻译《茶经》时却并未将此因素考虑在内。比如,在《茶经》中出现了很多中国本土才有的茶器用品,而这些用品在西方社会中并没有相应的对照物。很多译者直接从主观出发对其进行翻译,甚至还有一些译者在遇到难处时直接运用汉语拼音进行替代处理,这更加增添了英美国家读者的阅读难度。
3 交际翻译理论下《茶经》的翻译策略建议
从上述分析来看,《茶经》的翻译还存在不容乐观之处。从交际翻译理论出发,译者可以结合《茶经》的翻译问题拟定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求“对症下药”。
3.1 必要时运用意译法
《茶经》介绍了各类有关茶的知识,但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茶文化内涵。在遇到原文中有一些较难理解且单纯依靠直译无法准确翻译的内容的情况时,译者应该考虑意译法的使用。比如《茶经》提到:“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其中的“精行俭德”一词表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贤德而不越矩”,可以简单理解为“贤德”,因而该词可以意译为“virtuous”(有德行的,有道德的)。
3.2 尽量运用常见英文词汇
偏僻词汇的使用会阻碍读者的阅读,因而译者有必要运用相对常见的英文词汇进行表达。比如《茶经》中有这样一句:“苦荼久食,益意思。”该句中的“益意思”表示“使大脑兴奋,提神解乏”。有些译者将其译为“is helpful for enhancing mental performance”,这样翻译起来就显得过分学术化,容易引起普通读者的反感。建议将其翻译为“Drinking tea for a long time can help you refresh yourself”,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从而更容易被目的语受众所接受。
3.3 考虑目的语受众的阅读期待
《茶经》中写道:“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钩、葵羹各一杯。”其中,“五味”表示“五味子”,是一种中药名称,其通常被翻译为“Schisandra chinensis”。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体验,译者可以适当地采用增译法对“中药”、“木兰科植物”等相关信息进行补充说明。再如,“黑子过龙醢[hǎi],果馔逾蟹蝑”,龙醢单从字面上来看表示“用龙肉制成的肉酱”,而事实上我们知道“龙”是人们幻想出来的一种动物,根据上下文来理解,此处的龙醢应为“鱼酱”,因而将其译为“fish paste”更能够传达原文含义。
总之,《茶经》的英译应考虑目的语受众的阅读期待和欣赏习惯,注重交际目的的实现,突出信息的传递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提升我国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