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背景下茶乡民宿发展模式探究

2018-01-19霞,王

福建茶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茶乡茶农风俗

张 霞,王 斌

(榆林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优化,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不仅在我国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而且还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逐渐形成以文化融入为核心,以当地特色元素融入为主要形式的“链条式”发展模式。也就是说,旅游观光者在参与旅游活动中,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游,而更钟情于文化体验游。在这一背景下,茶乡旅游业日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众所周知,我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最古老的茶叶产区,我国各地的茶乡风俗资源受到了旅游市场的青睐,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带有地方文化符号的茶乡民宿经济,能够让旅游观光者停下脚步,享受茶山乡间的慢生活,体验茶乡浓郁的茶文化,而备受广大旅游者的喜欢。同时,茶乡民宿也日渐成为打造茶乡旅游升级版,拉动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让茶乡茶农增收的又一部“发动机”。本文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宿的起源与发展说起,结合茶乡风俗资源的先天优势,浅析茶乡民宿的发展现状,为茶乡民宿今后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思路,希望各地的茶乡管理者将民宿经济发展成茶乡旅游新业态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当地的茶文化,让茶乡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1 市场经济和民宿发展

1.1 市场经济背景特点

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简单来说,市场就是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而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人,以买家或卖家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不仅有买卖双方的关系,还有买方间与卖方间的关系。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改革开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了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又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到21世纪,我国已基本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从那时起,我国步入了市场经济国家行列。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表现出很强的融合和兼容能力,经济模式也日渐丰富性和多样性。

1.2 民宿的起源与发展

民宿定义不一,国外学者认为,“民宿”为B&B(BedandBreakfast)等,台湾《民宿管理办法》将民宿定义为“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这一概念被国内广泛应用。

民宿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各国的乡村游蓬勃发展,在民宿业发展最早的英国,这类旅馆被称为B&B(BedandBreakfast)经营方式的家庭式旅馆。此后,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地陆续兴建起乡村旅舍。不过,因环境与文化生活的不同,各国民宿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到了70年代,日本民宿出现,80年代,中国台湾民宿兴起,大陆民宿则始于90年代,形式以住宿为主的“家庭旅馆”和餐饮为主的“农家乐”为主,家庭旅馆先出现于大理、丽江等地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后蔓延至周庄、西塘等长三角地区。近几年,在古村落保护与茶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茶乡民宿成为发展区域旅游经济的又一重要手段。

相较于国外的完善管理制度和配套设施,我国目前尚未有通用的民宿管理法规出台,从2014年起,各地才开始出台民宿管理办法,诸如浙江省德清县率先出台《德清县民宿管理办法(试行)》。紧接着,深圳市大鹏新区出台《深圳市大鹏新区民宿管理办法(试行)》,杭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服务促进农村民宿产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等。

2 茶乡风俗资源价值分析

中国是茶叶与茶文化的发源地,作为古老的茶叶产区,我国各地的茶乡风俗资源备受旅游市场的青睐,因为茶乡风俗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自然资源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资源,由于其独特性、文化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特点,具有其它旅游产品难复制的优势,从而推动了茶乡民宿经济长足发展。

2.1 表现形式

茶乡风俗资源表现形式丰富,其不仅蕴含当地数千年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还在传承和发展中,形成一种全新文化,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巨大潜力。同时,不同区域的茶乡风俗资源各具特色,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也大大提升了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竞争力。此外,茶乡风俗资源的娱乐性和教育性,不仅能满足参与者的娱乐需求,还通过融入的为人处世之道,起到警醒教育他人之效。

2.2 独特价值

充分利用资源,是旅游产品开发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利用茶乡风俗资源开发的茶乡旅游步入发展快车道,茶旅融合发展思路的不断探索创新,已成为促农增收脱贫的一大助推器。

在2016年,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举办的中国(名山)茶乡旅游发展研讨会上,雅安市名山区提供的一组数据充分证明了茶乡风俗资源的价值:2016年上半年,名山区茶乡旅游提供就业岗位2000人,辐射带动就业人数1.5万人,农民年人均旅游收入增长4.5%。

通过发展茶旅,四川峨眉山景区茶农人均收入也从2005年的800元跃升到2015年的3万元左右。据悉,四川省峨眉山景区引导边远山区茶农培育、改良高山绿茶有机茶园和生态茶园10万亩,因地制宜发展茶园观光、采茶制茶体验、茶乡民宿等休闲旅游产品,为当地旅游经济注入新活力。

3 茶乡民宿发展的现状

3.1 茶乡民宿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休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各地生态游、乡村游风生水起,许多农户盘活自家闲置房屋,改建成民宿,让旅游观光者入住。在崇尚体验及个性化的深度游浪潮中,借助茶乡风俗资源发展的茶乡民宿产业正悄然兴起,可以说,茶乡民宿市场发端于茶,多是从家庭小旅馆逐渐发展成的个性化休闲住宿场所。

以福建茶乡安溪和武夷山为例,安溪盛产铁观音,武夷山则以大红袍著称。随着两地茶叶名声大噪,各地茶商、茶客蜂拥而至,骤增的住宿需求远超过已有供给,尤其在当地茶叶主要主产乡镇,每到茶季,茶商、茶客“一床难求”现象比比皆是,许多茶农瞅准商机,将自家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民宿开始在茶乡兴起。随着民宿经济的发展,一些民宿主开始追求个性化设计,除了提供高中低档服务外,还将茶文化融入到整体设计中,打造成不同茶主题的民宿。更有甚至,有些茶老板干脆在自家茶山旁,建起茶庄园,种上四季果,供旅游观光者品茶、住宿与互动体验。

这种原生态的特色茶乡民宿,满足了“逆城市化”浪潮下人们渴望逃离都市刻板的快节奏生活,而选择寄情山水,古朴简单的慢生活,因此深受游客的青睐,既丰富了当地旅游产业消费链条,又成为一部农民增收“发动机”,更直接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游,打造出旅游升级版,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3.2 茶乡民宿发展不足

在一些茶叶产区,茶乡民宿还存在“冰火两重天”的窘状,与一些茶味十足的特色民宿供不应求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茶乡民宿却门可罗雀,这需要广大的茶乡民宿经营者意识到,民宿不再单纯只是为客人提供住宿的地方,大众化、缺乏个性或者内涵的民宿,肯定不具备竞争力,经营者要在“宿”的内涵上进行深挖,为游客提供一系列体验式活动,诸如打造成集蔬菜水果采摘、农家土鸡养殖、竹屋茶舍、住宿为一体的民宿,可以吃农家菜,赏老胶片电影,玩自助烧烤等。

与此同时,一些茶乡民宿还存在着山寨风格,过度设计、同质化以及资本过度介入等现象,这些都不利于茶乡民宿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

4 市场经济条件下茶乡民宿发展模式分析

4.1 创新环境:打造茶乡特色民宿人居环境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有谈到,要因地制宜地建造居住场所,体现当地朴实特色的人文风情。因此,作为茶乡文化载体的民宿,其规划与设计应原汁原味地反映茶乡的人文风情,才能到弘扬和传承区域文化的作用。首先选址要利于观景,如果茶乡民宿能依茶山而建,既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也便于游客开展一系列体验互动式的活动。同时,营造开放式的庭院空间,这样可以在庭院里不定时举行茶道、茶歌、茶舞等表演,在吸引游客关注与参与的同时,也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在设计中,还要注重建筑风貌与环境要协调一致,室内设计可以融入特色茶文化主题,在家具和器物选择上,以与茶相关的物件为首选,从而全方位打造茶乡特色民宿的人居环境。

4.2 创新理念:民宿主应树立主人翁意识

茶乡的茶农是发展区域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当广泛调动茶农的积极性,让他们做茶乡民宿的主人,成为茶乡文化的传播主体,茶乡民宿经济的直接受益者。不得不提的是,相对于专业的民宿经营者来说,茶农的文化层次、管理能力等相对较弱,这就需要专家、设计师等给予辅助指导,帮助当地茶农建设有特色的茶文化民宿。首先要培养茶农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传播力,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从而促进茶乡民宿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弘扬区域茶文化。

4.3 创新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民宿资源共享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民宿行业也需要互联网共享平台进行自我展示与推销,从目前来看,民宿业多以OTA(OnlineTravelAgency)进行引流,该平台还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便捷的下单渠道,其优势无可比拟。有数据显示,在短租住宿领域,OTA平台预订量至少占到客栈民宿预订总量的30%,有的甚至高达60%左右,这已成为民宿经营者营销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民宿经营者还可以利用相关网站的旅游住宿攻略、独立APP、相关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广。同时,在线下,可以加入相关民间民宿联盟,行业专业人士以及亲朋好友等进行推广和传播。

5 结语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崇尚体验与个性化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茶乡民宿经济应用而生,并发展成茶乡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需要茶乡民宿的经营者在融入茶乡风俗资源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环境、创新理念、创新方式,使得茶乡民宿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构造成茶乡游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资源。

猜你喜欢

茶乡茶农风俗
太平风俗美
老党员“卖”茶忙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城乡统筹视角下茶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茶乡飞歌
“早春茶”开采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请到布依茶乡来
余海燕:茶乡飞出的“领头雁”
茶乡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