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理念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为茶馆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2018-01-19王一磊

福建茶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茶馆厂房景观设计

王一磊,吴 维

(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

1 生态理念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

1.1 外部环境营造

在生态文明建设被高度推进的现代社会,我国建筑耗材和建筑理念均以“环保”为主,提倡生态式建筑。尽管已经作为生态理念建筑下的旧工厂改造范畴,也都要根据当地的外部环境进行设计。为节约资源和土地,我国工业革命、工业生产时期的许多废旧工厂,已不符合当今科技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观下,这类废弃旧工业建筑被改造成各类茶社、饭店甚至现代娱乐商圈场所。这类旧工业当时选址建设时,旨在统一规划、合理调配,并没有生态建设观。因此许多旧厂房建筑的层高、材料使用和资源配置,并不符合当地的地域环境。例如对于我国版块交界处的部分地区,旧厂房改造就必须迎合外部自然环境,不适宜大改,只能进行细节修缮。为提高占地价值而改造旧厂房层高,则会加重原有地基的承受度。在版块交界处地震频发区域,不利于房体的寿命和稳固度。综上,在旧工业建筑改造时,必须结合当地的地域、地貌、地形,将自然环境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1.2 材料循环使用

我国东北鞍山、抚顺等重工业基地,其旧厂房周围环境,经过长期的工业制造,河流、空气都会有微小污染影响。为协调当地自然环境,平衡受污染的重工业地域。在旧工业建筑改造时,必须利用高科技材料和方式,对各类材料进行循环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而对于部分沪宁杭等轻工业地区,其工业区离城市住宅区较近,旧工业建筑可以适当改造成人们聚会的茶文化场所和商圈。因此,对于人流量较大的被改造地区,不仅要在改造过程中对建筑材料使用进行整合优化;还要利用科技,让建筑在日后的使用中达到自由循环系统和节能效果,以应对大流量人群时的能源消耗。现许多旧工业厂房改造中,都将蓄热太阳能作为可行性材料加入建筑设计范畴之内,以达到建造中和建造后的双重生态效益。

1.3 人文需求延续

旧工业建筑改造,不仅能够节约建筑资源,体现生态效益。又能够将其旧建筑作为当时历史的文化延续,体现出历史人文气息。特别是旧工业建筑改造为茶馆的理念,不仅能够体现茶文化背景下城市工业时代的辉煌,又能够在不忘历史的基础上体现出茶文化的人文内蕴。由此可见,旧工业建筑改造为茶馆,是人文需求的延续,也是生态理念在社会、文化上的促进作用和价值体现。因此,为体现出工业文化、茶文化这两种文化的结合体,旧工业改造可在不改造其主体内涵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性的微观设计。茶馆的设计也可以通过不同地域的工业厂房建筑风格和材料使用,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各类茶馆,而非单一印象中的普适性茶馆,从而达到生态理念下的审美和谐。

2 旧工业建筑茶馆改造设计分析

2.1 茶馆景观设计分析

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茶馆景观设计,是吸引顾客的首要审美因素。其景观设计分为外部景观设计和内部景观设计。一方面,茶馆的外部建筑要能够吸引当地受众人群,又要显示出其独特感。因此,旧厂房的整体建筑构架和轮廓可以不做调整,设计出工业风下的饮茶场所。另一方面,在茶馆的内部景观装饰中,必须要依托茶受众群体的喜好,设计出不脱离茶文化的景观和装饰。这样一来,茶馆的实质性内涵得到体现,并且能够与外部景观设计形成鲜明的反差感,提高茶馆的独特性美感,吸引大众兴趣。除此之外,在茶馆景观设计中,也多要选用绿色能源和材料制作,而非为追求美感设计大型用电循环水池和灯座。对于显示茶文化的假山、水池,都可以使用自然的水车循环系统进行搭建。

2.2 清洁能源效用分析

茶馆设计中的清洁能源主要指不会排放过多污染物的“可再生能源”。首先,为实现旧厂房建筑改造的安全性和节能型的统一。在改造前期,必须将周围的地基土壤、线路进行重新规划整理。对于需要继续加埋的管道线路合理规划。将天然气这类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管道纳入前期设计安全施工考虑范围之内。其次,茶馆因人群众多,室内必须保持亮度、湿度和适宜的温度,因此对电能的消耗极大。部分厂房改造设计中,都会将茶楼顶部添加太阳能电池板或其他科技产品,以达到光热能和电能的转换。但介于茶楼作为审美观赏性极强的文化类建筑场所,在外部增加过多的太阳能电池板会影响茶楼的审美。最后,在茶建筑设计中,只有主要大体的几类清洁能源,并且这些清洁能源并没有整合为一体化的循环性有机能源。对于生物能、风能这些特殊能源,茶馆设计中的应用也较少。

2.3 设计美观与改造寿命

茶楼的改造设计不同于其他普适性饭店或商店。茶楼作为人们饮茶休闲的娱乐场所,其场所设计审美观感与人们的饮茶体验息息相关。因此,茶楼的设计美观尤为重要。但作为旧工业建筑改造过后的建筑,其旧建筑前期的磨损度无法估量,因为设计美观而忽视厂房本身的承载力,则会导致建筑的使用寿命缩短,反而违背了生态理念下的节约能源原则。为将茶楼的美观度与建筑的承载力平衡,许多茶馆利用建筑的空间感和生态理念下的环境沟通原则,巧妙的将场所内进行视觉空间置换。在设计中,利用空间的主要界面材质转换来增大空间感;利用色彩的构造来暖化茶馆内的美观和光泽度。但这类方式只能在原有厂房质量的基础上不降低其使用寿命,利用设计原理提高顾客舒适度。而对于如何延长这些旧厂房的使用寿命,却没有进行改造优化。

3 旧工业建筑茶馆改造设计优化方案

3.1 空间引导加强景观协调

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功能性高效建筑使用原则,可以在茶馆景观设计中,加强引导性的空间,优化原有结构。首先,对于地域性不同的茶馆而言,为在最大限度的环保理念下吸引顾客进入,可在茶馆外部景观设计中增加引导类小型广场。引导性广场通常为一次性完成式建设,没有任何后期耗能需求,并且还能够优化环境、增强茶馆与本地域旧工业区的联系和有机融合。其次,复合化利用旧结构空间,利用弹性变换的生态原理提高空间的使用效能和舒适观感。突出茶馆的场所功能性,让人们在进行饮茶活动时,提高身临其境的空间观感。最后,基于茶文化生态理念下建筑改造的形态开放性原则,可以通过嵌入腔体的结构设计增加茶馆内部的有序性;通过线性划分增加空间的互动性。综上,在生态理念的空间引导作用下协调景观设计,利用技术进行茶馆资源节约,可以大幅度提高茶馆设计中的生态效益。

3.2 可持续性地域一体能源

旧工业建筑改善后的能源结构优化,必须基于本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不依据地域设计能源结构,反而会适得其反。对于部分风力较强劲的地区,可以通过对原有旧工业建筑部分门窗的形体改变,设置成贯通体。以此优化通风口,以技术改善建筑的通风环境,而不需依赖于空调或者其他电力风速驱动系统。而对于太阳能嵌入的问题,可以在旧建筑中修建复合腔体,以达到蓄热光伏一体化的利用。对于茶馆内部电力消耗过大的情况,可以通过优化导光方向和方式,让茶馆内部在白天时,室内也能够有充足光线。

3.3 强化细节增加使用周期

为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仅仅对原有旧厂房建筑改造保护还不够,必须在改造的过程中补充原有缺陷,延长旧工业建筑的寿命。我国旧工业建筑的修建通常以红砖垫基砌墙,十分牢固,基础类修缮较为完美。但经过长年自然侵蚀,其细节部位多有破损。在改造设计之前,必须利用专业监测仪器,对建筑内部和外部不达标的细节进行修缮。并定期对建筑的屋顶防水、地基防潮、防晒等隔水隔热层进行检查置换,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避免因保养不当而出现的建筑安全性问题。

4 结论

通过空间引导加强景观协调,旧厂房的建筑改造能够达到美感、使用感的和谐统一。在进行建筑内部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强化建筑细节增加建筑使用周期的方式下,旧厂房改造设计后的茶馆建筑,其生态效益逐步加强,使用的安全度和环保度,都得到了优化发展。

猜你喜欢

茶馆厂房景观设计
《茶馆》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清雅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