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容器育苗基质性质与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关系
2018-01-19王乐
王 乐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0)
容器育苗是国内外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苗木培植技术,通过容器育苗的方式,苗木根系的再生能力非常强,成活率更高,用于造林其实际的缓苗期更短,具有生长快和成林早的显著优点。容器育苗技术的关键在于基质的选择,为不同苗木配制更为适宜的营养土,这对最终的苗木质量至关重要。
1 油松容器育苗的案例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对象。试验对象材料选择当年成熟的油松种子,容器采用6cm×15cm的塑料袋。在塑料袋下部沿杯筒方向挖出3排直径5mm的圆孔,共12个,同时剪掉底角,防止油松苗木出现窝根烂根等问题。试验基质土选取在北方大量存在的地面表土、浅层黄粘土、松林表土、常用且公认的泥炭土掺杂炉灰渣以及腐熟的有机肥,依照不同配比组和成8种基质配方。
1.1.2 研究方法。将8种差异基质通过3次重复,并随机分组,处理区域面积0.15m2,每区放置180袋。将选择分组的各基质进行过滤,粪土做消毒处理。依照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后装袋,播种前采用4%~6%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催芽时发现种子中有40%~50%出现裂嘴时就可以播种,播种前要先将容器灌足底水,正常播种时,保证每袋内播下种子4~6粒,播种完成后撒上约1cm厚均匀的药土。药土的制作可选择河沙、五氯硝基苯、甲基托布津等混拌而成。播种后每天都要喷2次水,以保持基质的湿润。当油松种籽出苗后,注意防鸟和除草,间隔1周左右喷洒1次浓度2%~3%的硫酸亚铁,生长中期对苗木喷洒浓度为1%的波尔多药液,注意喷完后一定要用清水进行洗苗。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苗木生长效应分析
为确定基质对不同苗木生长阶段的实际影响,试验分别选择在苗木的生长初期以及后期,通过2次测定获得苗木这2个阶段的生长指标。试验测定发现,第1次测定苗木的生长初期,其各项生长指标所表现出来的结果虽然因为基质的不同略有一些差别,但差异都不是十分显著。此时的苗木还显得非常稚嫩,地上部分的生长速度比较快,而地下的侧根只是刚萌发,还没有长成根团和根系。到了第2次测定时,通过结果可以看出,此时基质不同的各株植物差异变得越来越大,油松幼苗的地径以及高径的比值差别明显,而油松的植株高度和树冠幅度差异对比明显。依据2次测定的实际结果,主根长度以及侧根数目相异的基质间对比反差不是很明显。这时,可以清楚观察到油松的苗木根系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根团根系。通过以上观察,可以清楚说明,采用不同的培养基质对于油松苗木的苗株高度、地径、高径比、苗木冠幅等都有明显的影响,而对于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则没有明显的影响。
2.2 生物量指标分析
试验在苗木的生长后期进行测定,对各基质苗木的实际生物量指标进行确定,由测定结果可知,基质不同的油松苗木其单株干质量、苗木地上干质量、地上鲜植株质量差异都非常显著。油松苗木的整株鲜质量以及地下干质量比差别较大,而地下植株鲜质量差别不明显。对生物量做多重生物学比较,结果表明,总鲜质量的差异比较显著,而其他各项鲜质量差别都不是十分显著。
2.3 苗木生理效应分析
油松根系是其最重要的获取营养和水分的器官,完成吸取水分以及其他有用矿物质的功能。同时,油松也要通过根系实施合成和代谢等目的,进行氨基酸和一些植物激素等合成。植物根系的活力就是描述根完成吸收、合成、代谢等功能,油松的生长速率指的是其根系整体活力的具体表现。实际上,用来衡量某容器育苗质量的高低最为关键的指标就是检验植物的根系活力,培育出更高根系活力的苗木,对于提升造林全部成活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试验结果看,基质中掺杂了松林表土的容器育苗效果较好,分析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因为这种基质内含有丰富的菌根菌,而菌根的接种有利于油松苗的根系生长和发育。其他基质对于苗木根系生长的影响不大,从试验结果也能看出这一点。
3 结语
通过试验及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合理选择苗木基质对于苗木成长至关重要。基质对不同阶段、不同植株的生理因素会发挥不同的影响作用,为获得更高的成活率,在容器育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个影响因素。不但要确保目前基质性质的有益影响,还要考虑到以后移苗等操作影响,只有把每个因素都考虑到,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影响作用,才能获得最想要的育苗结果。
1 鲁敏.油松容器育苗基质性质苗木生长生理特性关系[J].林业科学,2007(3)
2 窦晓.内蒙古包头地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工程学报,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