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思考
2018-01-19徐培会
徐培会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林,甘肃 张掖 734000)
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祁连山原为古生代的大地槽,后又经过加里东以及华力西运动从而形成一定的褶皱带。该褶皱带沿着西北以及东南方向不断生成平行山脉,祁连山整体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基本上在3000~3500m以上,高差大部分都是在差1000m以上。其北坡和河西走廊之间的高度差在2000m以上,并且南坡和柴达木盆底只有1000m。祁连山作为黄河和内陆水系的分水岭,祁连山主峰素珠连峰高达5564m;由于祁连山和海洋的距离比较远,同时常年受到西风气流对其产生的影响,因此其气候主要呈现为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年降雨量保持在300~700mm,是一座天然“高山水塔”。
2 祁连山保护区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开山挖矿现象屡禁不止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当中明文规定在国家生态自然保护区中禁止开采矿物,但开山挖矿的现象屡禁不止,违禁采矿比较常见。
2.2 部分水电站忽视生态基流下泄
在黑河上游,梯级水电站非常多,一些水电站为了经济利益,对下游的动植物的生存产生影响,同时下游的土地也得不到浇灌,还有一些企业将未经过处理的烟气直接排放到保护区中,并把污水和废水直接排放到黑河中,对黑河的污染非常严重。
2.3 “掠夺性”放牧造成草原退化
保护区的一些居民为了自身的生存利益,大量进行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牛羊的养殖,其数量远远大于草原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加快草原的退化情况。
2.4 旅游开发项目未批先建
在自然保护区中进行开发和建设,其没有经过批准就开始修建旅游项目,这就在一定意义上和我国的相关规定要求不相符合。通常,在自然保护区中,不能建设具有污染及对资源和景观产生破坏的生产设施;对于符合建设要求的项目,需要确保其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标准符合国家要求,若是达不到排污标准,就需要在一定的期限之内进行整改,对于实际所产生的损害情况,一定要能够采用相关的方式来应对。
3 祁连山生态修复对策
3.1 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
强化对于祁连山湿地环境的保护以及修复。(1)加强对生态重要区域以及脆弱区域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2)不断加强和促进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域的扩大,促进其内陆区域的河流有效转化为自然保护区域。(3)在相关区域实施生态多元化保护,不断实现对水源的有效恢复以及强化。(4)加强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增雨等工程的建设,确保祁连山区域的雪域不会受到熔化的影响。
3.2 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不断投入
现阶段,对于祁连山区域的两个省(甘肃和青海)相关保护资金投入不足,需要中央政府的有效支持。在国家以及地方对相关基金支撑中,还需要地方及各个行业能够承担自身的职责,同时,还需要确保其实际收益能够满足政府及相关企业的要求,加强市场经济的推广,合理融合民间资金,建立多个渠道的投资融资机制。
3.3 确保生态的合理循环
加强对于祁连山生态的有效治理,加强保护冰川及水源,有效落实实施封山育林及禁牧工作,促进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的建设,在中下游开展相应的节水工程,同时还需要强化生态旅游及养殖的发展,使得其生态能够实现有效合理的循环。
3.4 建立相应的生态监测系统
首先,需要加强完善相关监测网络,根据相关标准以及要求,确保生态资源功能合理和完善,并结合相关的监测方式,合理监测及评估祁连山区域的生态环境其所产生的变化。其次,加强完善数据共享机制。结合实际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际需求,重视祁连山区域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实施生态数据,以此形成数据库,为大数据的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加强提升生态以及预警能力。定期实施相关生态调查以及评估,相对于一些能够对生态产生损害的行为和活动加强监测以及评估。
4 结语
总之,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作为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思想。
1 韩赟.兰新高铁建设在甘肃祁连山区的生态环境修复措施[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7(3)
2 申敏夏.祁连山生态保护,应发挥人工增雨雪作用[N].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