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识别系统及街道更新设计探究

2018-01-19范艺凡

现代园艺 2018年4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人文特色

范艺凡 魏 荣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32)

1 城市识别系统的概念

城市识别系统(City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是通过统一化的视觉、规范化的市民行为、统一的城市之音及系统化的城市标识引导集中表现城市的精神品质、发展目标、价值导向等理念,反映城市地域文化、历史传统、市民风范、经济发展等城市特色,从而对城市产生清晰、明确的印象和美好的联想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沟通系统。

城市识别系统的本质是一种以塑造城市形象为目标的设计和建设行为,是对城市的沟通传达,服务对象是人,表现的是城市的特色形象,因此,城市识别系统研究的主体是城市形象的特色表达。从城市识别系统定义的角度,城市识别系统构建的目标是塑造良好、统一并易于识别的城市形象,其作用是为社会群体提供便利的调节和服务,以协调城市与公众的关系,其工作原理是运用整体的沟通系统c传播城市形象的信息,其效果长,并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

2 城市识别系统设计思路来源

城市的外观识别是城市的皮肤特征,广义上包含城市中可视范畴的所有物,狭义上指城市的基本外貌,如城市的山水、海河、植被、街道、园林、广场美化等,它具有本源性和可塑性特征,比如城市的河流是城市中自然存在的本源性个体,而公园、广场是城市的可塑体。

对城市识别来说,布局是城市的骨架,经济发展是城市的血肉,而文化内涵则是城市的灵魂。许多大城市,都是经过百年甚至千年的洗礼,积淀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其独特的建筑、缤纷的艺术、各具风味的风土民情,构成了城市独特的风景线。城市的人文识别有历时性和共时性2个特征。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族等是长期沉积的结果,是一种历时性的遗产;而当代城市人的现实生活则与历时性的人文遗产共存,这就是城市的一种共时性特征。人文识别分2大识别体,一种是人文形象体,具有可视特征;另一种是人文意识形态传达体,具有不可视性。

3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研究现状

国内外城市形象研究的理论方面:“城市形象”一词最早见于《IMAGE OF CITY》一书中,该书由凯文·林奇主编,介绍了城市形象主要构成要素内容的划分,他认为城市形象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路、边、区、节点、标示等方面。这是世界上第1本有关城市形象理论的专著。哈米德·青瓦尼2000年在《都市设计程序》中特别阐述了城市标志等视觉识别系统在城市形象中的重要作用等。

4 国内外研究现况说明

我国关于城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起步较晚且发展相对较缓慢。从城市美学的意义上来说,我国从古代即开始从事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相关的设计和研究,并且有可考证的具体应用。《周礼·考记》中对于“前堂后市,左祖右社”的典型中国传统厅堂与宗庙建筑规制的描述即是对视觉形象的一种阐述,当然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远远不止于为视觉形象而服务。我国曾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城市整体的规划设计理论中引进城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5 结论

在当前城市特色减退和建设趋与同质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缺乏明确的城市识别定位和街道特异性以及视觉符号的有效展现,使其在城市特色竞争和宣传中处于不利地位。

城市识别系统的设计以城市形象定位为前提,以设计理念为依据进行的视觉化设计和导视系统集合。城市识别系统设计是城市形象设计众多内涵中最直观、最能被公众感知的城市形象的外在识别。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在结合城市形象定位理论和城市识别系统理论,并借鉴了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思路,以及国内外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成功案例,尝试设计并创造符合城市设计理念以及文化特色的城市识别系统以及街道更新设计方案,为以后的城市识别系统建设以及设计研究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人文特色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特色种植促增收
如何运用音乐语言塑造城市形象——以歌曲《呼伦贝尔蓝》为例
关中城市形象传播的原则、策略和机制
人文绍兴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