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
2018-01-19李夏林
李夏林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乡村景观主要包括因人类活动形成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形成的自然景观2个部分。近些年来,人们对乡村自然景观的修复和改造越来越重视,但是却收效甚微。因此,融合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成为乡村景观发展的重要趋势,分析乡村景观和风景园林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的积极意义
1.1 促进乡村和城市的有机融合
在现代城市中,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风景园林成为人们排解烦闷,释放压力的重要场所,因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更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中,这部分群体对乡村景观十分怀念。由此可见,将乡村景观融入到风景园林设计中,既能够满足城市居民降低压力的需求,又能够满足城乡结合的需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2 促进园林艺术的创新发展
近些年来,在保障物质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艺术性的体现得到了一定的加强。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将乡村景观融入其中正好符合这一特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乡村风格和现代化元素的有机融合,在城市生活田园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将乡村景观融入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还有利于我国农耕文化的传承。
1.3 有利于变化风景的展现
一般情况下,自然景观的稳定性较强,不易发生变化,人们对此怀有一定的追崇心理。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人们更加倾向于动态变化的设计模式。因此,如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展现出动态变化的环境,成为设计人员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风俗习惯造就了不同的乡村文化,将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可以使园林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多元化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 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有效策略
2.1 注重传承文化历史
乡村景观形成的背后必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是景观的灵魂所在。因此,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文化和历史传承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国可以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乡村景观表现出的地域性以及季节性特点,在风景园林中设计出牧场、耕地或是果林等景观。在满足人们观赏需求的基础上,增强其实用功能,更好地传达乡村景观美的内涵。
2.2 注重融入田园风光
和城市一样,乡村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之一,乡村的发展和农业文明的传承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开展一脉相承,展现出了独特的田园风光。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更多地融入田园风景,增加乡村景观的美感。例如,在城市公园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专门划出一块区域种植乡村特色植被,并在其中适当建造其他乡村景观。再如,可以专门搭建景观平台,浓缩展现乡村田园景观,使人们可以全方位地欣赏田园风光之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掌握的风景园林建造手段也变得更加丰富,这为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在融入乡村景观时,要在保留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展现乡村风光,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2.3 加强保护农业耕作景观
乡村景观是文化、历史、风俗等元素共同融合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生产活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业耕作景观的保护,才能构建出更具文化内涵的乡村景观,为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对此,在园林设计中,可以专门划出几块地进行小麦、高粱等农作物的种植,选择多种农业植被丰富园林风景。例如,我国的梯田就是一种集美观和实用一体的乡村景观,可以经过一定的改造之后添加到风景园林设计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将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对于我国农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化历史的延续,还要尽可能地保留农业生产的原始风貌,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需求。
1 张喆.试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J].安徽农学通报,2016(24)
2 李科霞,简婧.探讨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J].低碳世界,2016(19)
3 严勇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有效融入[J].现代园艺,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