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

2018-01-19

现代园艺 2018年4期
关键词:景观文化

安 琪 杜 懿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

1 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是指一定的空间区域范围。它包含2层含义:(1)自然地理,包括山地、平原(坝)、森林、海洋、湿地乃至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因素;(2)一定社会构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特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文化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物质与精神的产物。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谈到:“从广义的人种论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

地域文化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下形成的一种具有区域特点的文化现象。由于各个地区自然环境、地理气候、民俗风情、语言文明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每个城市形成独一无二的地域特征,正是这些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织,绘制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2 城市景观设计概念及特点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圣经》全书中,意为耶路撒冷的美丽景色。7世纪初,景观指“留下人类文明足迹的地区”。17世纪,景观属于绘画词汇,指“描绘内陆自然风光的绘画,区别于肖像、海景等”。18世纪后,景观一词与“园艺”联系,意义为“陆地风景画”。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将其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的总体特征”。20世纪后,景观的含义不断演变为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空间总体和视觉所触及的一切整体”。

中国最早出现“景观”雏形是在《管子·乘马》一书中,其选址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随着第2次社会大分工和第3次社会大分工之后,逐渐产生阶级分化,城市也就应运而生。城市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是一个地区经济、物质、社会和文化的汇集之地。

城市景观是依据自然景观建立而成,正如重庆的山地地形造就重庆山城的景观轮廓,杭州多水的自然景观造就了河道纵横交错的水城景观。城市景观中的每个要素都很重要,景观中的建筑如同“红花”,景观小品如同“绿叶”,红花没有绿叶陪衬也达不到理想的审美效果。除了自然景观的外部轮廓,城市景观同样蕴藏内在含义。“景”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观”是主观感受的心理活动。城市景观表面上看是客观物质的,事实上与人类的精神世界密不可分。一座城市反映着人们衣食住行的差异,也能反映出人们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差异,归根到底城市景观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兴衰,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繁荣,只有将“景”与“观”结合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景观整体。

3 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自然生态元素是形成地域性城市景观的基础,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景观,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海拔高度;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

城市的选址讲究“相其阴阳之和”,意思就是通过考察地形地貌,判断城市环境和气候是否符合人的基本需求。因此,在城市景观建设中,要划分地质工程:地形平坦、地质稳定的地区作为最佳的建筑地区;场地平整,需要人工处理作为一般措施地区;地质条件较差,处于安全洪水位以下的地区,主要包括泥炭、淤泥、碎石为主要工程措施地区。地形地貌也是构建城市景观的基础之一,平缓地形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布局,但是过于平缓又不利于城市排水,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创造出最佳的城市景观。海拔高度影响人口分布,海拔越高的地区人口分布越少,从而间接影响城市景观。城市地下水的硬度、水温、含水层厚度也影响城市建设,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在景观方面占据优势,合理地借助水资源造景,才能达到良好的城市景观效果。我国北方寒冷,建筑为争取日照和躲避寒风,屋顶的坡度小,墙体厚实,而南方温暖,为解决潮湿多雨的问题,屋顶坡度大,南北开窗使室内保持干燥通风,可以看出城市景观也受到气候影响。

人文元素是自然元素在城市景观中的一种延伸。人们对景观美的追求,可通过景观造型、色彩、材料、纹理及空间来表达某种情感,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如历史感、民族自豪感、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4 结语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对外展示自己的名片,这张名片能否吸引来自不同种族和不同国家的人们,需要设计师充分理解城市景观的地域文化特点,了解城市景观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元素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全面诠释这座城市的内涵。

1 E B泰勒.原始文化(第一卷)[M].蔡江浓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景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