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2018-01-19赵万利
赵万利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桃山林场,河北 承德 068462)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森林植被类型众多,但由于受到自然生态、地域分布、植被生长要求等限制,如果林业经营不当,会受到严重的有害生物威胁,阻碍我国林业发展,因此,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着重要意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要分析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认识到有害生物防治在构建生态文明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够加强林业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林业健康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愈加重视,其中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作为保障林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林业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林业病虫害主要有: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大袋蛾、松叶蜂、森林害鼠等。这些虫害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整个森林生态环境,并且对区域气候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从本质上说,人们所面临的所有生态问题,都与森林破坏有着直接联系。为了能够全面推动生态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必须强化林业建设进度与质量,恢复并保护当下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能够有效改善森林生态问题,通过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手段,在森林中构建森林生态,并保障整个森林生态的平衡性,也就是不能全部消除有害虫类,要保障不同生物间的平衡性。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让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 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2.1 林业有害生物爆发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林业有害物爆发的主要因素就是森林破坏造成的结果,导致区域气候异常。再加上很多林区的林结构单一,减少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森林系统的防御能力以及滥用杀虫剂造成有害生物天敌减少等,都会造成有害生物爆发。从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林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中幼林多、品种单一、纯林比重高等问题,造成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防火能力偏低,一旦出现大面积虫害问题,就很难控制,采用的防治措施也是治标不治本,在治理中也变得愈发困难,对整个森林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2.2 有害生物防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为了保障森林生态健康发展,降低人为活动对整个森林环境的影响,必须要在保护森林环境的条件下,强化对森林虫害的防治工作,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就是生物防治手段,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自然防治,从而推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全面提高造林质量,不仅要加强林木种植的多样性,同时也要加强森林生态对虫害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缓解虫害在森林生态中的延伸速度。再者,需要大力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采用适当的技术与措施将虫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加强益虫和益鸟的引进与保护工作。此外,还需要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从而用于保障区域气候,特殊气候作为虫害爆发的重要诱因,森林作为调节气候的重要因素,全面提高森林保护力度能够大大降低虫害爆发几率。由此可见,必须要全面强化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综合治理森林,逐步恢复森林生态,保障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3 推动林产业可持续发展
想要全面提高对虫害的控制力度,必须贯彻生态学理念,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实现森林有害生物与其天敌种群之间的协调性与平衡性。保障寄主植物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构建多生物、稳定的生物链结构,才能不断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因此,森林防护工作必须要以生态学为基础,将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作为森林防护工作的出发点,重点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我国林产品离不开生态林,保障生态林业的长足发展是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林产品的重要渠道,所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直接关乎着人们日常生活,要抓住人类、生态之间的关系,在保障林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林产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有害生物作为“隐性火灾”,对林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愈加重视。本文重点探究了有害生物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包括生态环境、森林生态建设、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旨在全面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1 张杰,丁振民,郝惠娟,邓立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16)
2 薛克臻,刘婷,李鹏飞.试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