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茶文化保护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3期
关键词:南路技艺文化遗产

杨 玲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南路边茶又称黑茶、乌茶、边销茶、南边茶、大茶、雅茶、藏茶,是专门生产供应西藏、青海、以及四川甘孜、阿坝等地藏区的茶叶。藏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谚语。目前,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已经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个30多道工序流程通过千百年无数工匠的继承与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造工艺。但是,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南路边茶的产销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保护与弘扬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已刻不容缓。

1 新公共管理理论内涵与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保护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西方大多数国家实行了一种试图以市场来解救“政府失灵”的公共管理的新模式。虽然这些国家实行的新公共管理措施各有特色,但是主要内容是相似的: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和扩大政治民主化等;创新管理的方式,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借鉴一些优秀企业的管理手段来实现政府管理的创新;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等。

我国是茶叶原产国,南路边茶是六大茶类之黑茶的主要品种之一。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南路边茶是汉藏民族联系的纽带,明(1573年)《严茶议》载:“茶之为物,西域吐番,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是则山林草木之叶,事关国家政体之大,经国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也。”因此,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传承弘扬,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综上所述,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雅安茶文化中的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就有了深刻的意义。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成就与困境

2.1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简介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距今己有1300多年。南路边茶以雅安为制造中心,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销往西藏、青海和四川的甘孜、阿坝等地区。南路边茶经特殊工艺加工制作后,又经长途运输、长时间贮存等作用,颜色变为黑褐色,形成南路边茶独有的特色。

南路边茶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是制作上的基本特征:发酵程度属重发酵茶;发酵时间属后发酵茶;发酵次数是多次发酵茶;发酵机理是非酶促发酵茶;独特的压制工艺,茶砖不能松,也不能太紧,既有利于长途运输,又有利于通风干燥、后发酵;自然干燥方式,从半成品到成品茶直至饮用,茶叶内质都在持续转化;南路边茶根据原料拼配、质量差异,分为不同品种,但原料茶都要进行转色发酵,有的在初制时发酵,有的在复制时发酵;独特的包装工序和外形标志。先将舂包紧压在茶篼子内的茶砖,冷却后倒出茶篼子,编包后成为成品茶。这一些工序至今仍全部手工完成。长条砖茶、竹篾篼子外包装,是南路边茶独特的外形标志。第二是感官品质方面的特征:康砖茶:外形呈圆角长方形,表面平整、紧实,洒面明显,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褐、尚明,滋味纯尚浓,叶底棕褐稍老;金尖茶:外形呈圆角长方形,稍紧实,无脱层,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尚明,滋味醇和,叶底暗褐色。

2.2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成就与困境

第一,政府运作机制层面。雅安市成立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边茶核心基地茶园,选出了南路边茶国家级传承人甘玉祥。还成立了南路边茶传习所,对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进行传承。但是,目前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保护与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按传统制作技艺加工的南路边茶品质非常优异,迫切需要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分析,探寻运行规律和基本原理,使其在更大领域范围为人们服务。如微生物作用机理、生化作用机理,包括茶多酚、蛋白质、糖类、香气物质、咖啡碱等物质在加工中的转化、运行规律都值得深入研究。

第二,市场运作机制层面。西藏民营企业曾经直接投资雅安名山,新建西藏朗赛茶厂,传承雅安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生产边茶,很多销往西藏各地,产品供不应求。近几年来,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南路边茶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厂家技术力量薄弱,对于南路边茶工艺的传承不全、偷工减料所致。因此,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来严格加工的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管好消费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值得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的系统工程。实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对边茶企业实行QS认证,是标准化管理对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巨大冲击。在符合食品加工企业基本要求的条件下,保护、弘扬、发展传统制作技艺,是摆在边茶加工企业面前的又一重大难题。

第三,社会运作机制层面。一千多年来,南路边茶为生活在高寒、缺氧、强幅射等恶劣自然条件下民族同胞的强健体魄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很多人只知道喝茶对身体好,对南路边茶制作工艺的常识没有兴趣,也没有任何了解,保护意识淡薄。南路边茶产业在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其传统制作工艺面临着新的变迁和失传的困境。

3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保护的对策

3.1 政府运作机制方面的对策

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南路边茶制作技艺所体现的民族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决定了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也应当是多样的。当地政府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尽快制定更加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全面覆盖、系统完整、科学有效地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制定南路边茶的茶叶氟含量指标等等。

3.2 市场运作机制方面的对策

一方面,如果政府和群众总是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仅仅是守着原有的技艺而不创造需求,对于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难实现有效保护的。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我国其他省市的成功例子:在2016年,故宫借鉴了花丝造型推出了雍正款金累丝花囊,精细的铸模技术让金属材质的花囊呈现出条理分明的花丝纹理,与真正的花丝极其相似。因此,变身时髦新潮的纪念品或工艺品的方法,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网络宣传力度。政府应该借助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把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展示出来,有一些可以用来与市场结合。可以借鉴故宫的做法,故宫有网上旗舰店,既方便了外地消费者购买,也是一个免费的对外宣传渠道。

3.3 社会运作机制方面的对策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现在常用的多媒体、3D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展示出来。政府可以让大数据与文化遗产的结合,向人们展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让人们对南路边茶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一点在国内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2016年5月数博会在贵阳启幕以来,位于贵阳会展城3号馆展区的贵阳数字博物馆人流如潮,成为数博会热流中的一股强劲支流。贵阳数字博物馆为贵阳市文广新局与贵州可佳艺术品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是全球首家结合了3D虚拟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三维藏品扫描和大数据技术为一身的高规格、高科技数字博物馆。是在“互联网+文化”中,贵阳大数据与文化遗产的结合,意在向世界展示贵阳的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间珍藏的艺术瑰宝。

4 结语

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经千百年的传承、演变而形成,为雅安主产区所独有。南路边茶在藏区的销售数量及品质优势非常明显,在藏族同胞心目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牢固地位,成为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它凝聚着民族世代相传的深层文化基因,我们可以通过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对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保护的这些对策,帮助更多的人认识这一多姿多彩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2]白慧颖.知识经济与视觉文化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67-70.

[3]陈淑姣,白秀轩.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90-91.

猜你喜欢

南路技艺文化遗产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讲述南路(粤桂边)父辈的故事”歌舞剧在穗首演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