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域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思路探究

2018-01-19刘一丹陈晓琳

福建茶叶 2018年4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茶文化教学方式

刘一丹,陈晓琳

(衡水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河北衡水 053000)

就目前而言,英语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全球化趋势下,英语对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有着明显的作用,国内高校对于英语语言和英语翻译教学也愈加重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旨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翻译人才,进而促进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果不重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么英语翻译教学将会因此受到影响,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其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我国古朴哲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因而可以将其视为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茶文化在很多领域都有所应用,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者不妨将其应用到翻译教学之中,相信会有效改善英语翻译课堂的教学质量。

1 茶文化与翻译

1.1 茶文化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的国度,最开始茶在人们眼中是一味中草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茶作为一种饮品。茶有着清香的气味和苦后回甘的味道,这种特性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文人钟情于茶,因而饮茶也被视为一种高雅之举。后来,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茶叶种植规模开始扩增,制茶技艺也有所改善,饮茶这种活动也开始从文人墨客、王公贵族这些小众群体走向普通大众,这也意味着茶的社会性和生活性愈加浓厚。一直到唐代,茶圣陆羽所撰写的《茶经》问世,这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在唐代,民间社会掀起了一股饮茶风气,世人纷纷效仿,饮茶顿时成为一项全民活动。之后,岁月流转至宋代,茶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后人认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宋代达到了“巅峰”。结合我国传统名画《清明上河图》来看,茶肆中谈笑风生的众人、挑着扁担到处售卖茶水的挑夫等人物形象纷纷浮现于画中,由此不难看出茶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元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内涵也愈加丰富,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一跃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从唐代开始,茶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制茶技艺、茶文化内涵、茶道思想等也随之不断改变。现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对于一国实力的重要性,因而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成为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

1.2 茶文化与翻译的关联

近现代,国内外语言学家就“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发表了很多观点。从这些观点或看法中,我们可以得知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之处。一些学者认为,语言反映了文化,文化影响着语言。而我们知道,茶文化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范式,那么其也有着相应的语言承载体,而能够反映茶文化的语言又被人们称作“茶语”。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文化这一因素。比如说,译者在翻译茶文化文本时,就应该对英汉双语所对应的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找到最为地道的译出语。除此之外,茶文化中还存在诸如禅茶一味、茶道四谛等思想内涵,这些内容对于当代诸多领域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当然翻译也不例外。高校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翻译人才,而翻译人才合格与否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语言掌握程度、语言敏感度、跨文化能力、职业道德素养等。对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而言,茶文化中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容均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应对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不少高校在英语专业下另外设置了翻译方向,也有部分高校专门开设了英语翻译专业。然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却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毕业后的英语翻译人才仍旧达不到相关单位的上岗要求。综合来讲,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2.1 教学理念落后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英语翻译教师在教学时存在功利化、应试化的倾向。比如,他们给学生设置教学目标时,就给学生制定诸如“通过年终测试”、“考取CATTI翻译证书”、“通过上外中高级口译考试”等目标,这些目标的设置让学生的学习增添了很多莫名的压力,可想而知这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恐慌。再者,基于落后的教学观念,一些教师在英语翻译课堂就习惯于向学生划重点、列考纲,让学生针对性地进行背诵,这种教学方式在无形中削减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得学生抱着一种应付式的心态进行学习。由此来看,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观,因而这需要引起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2.2 教学内容陈旧

教师的教学内容存在较为陈旧的问题。首先,很多学校的制定英语翻译教材是多年前的版本,教学版本未根据时下热点进行重新修订或编写,因而书本中有不少内容都存在“过时”的嫌疑。教师使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学到一些已经过时的内容,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翻译实践来讲自然是不利的。比如,自2006年8月24日后,“冥王星”被划出“九大行星”范畴,之后太阳系中的行星统称为“八大行星”。如果教材未对这一内容进行重新修订,那么学生将会学到错误的知识内容,这很显然有损翻译教学工作的严谨性。再者,一些教学工作者在搜集教学材料时未考虑到教学内容本身的实效性等问题,这同样可能导致学生出现误解等问题。

2.3 教学方式单一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教学方式单一”同样是高校英语翻译教师不同忽视的问题。很多教师习惯性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他们是整个课堂上的主人翁,学生成为了课堂的“陪衬”。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几乎“零沟通”,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主动性的缺失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不好的后果。再者,“填鸭式”这种教学方式也违背了现代教育界较为推崇的“生本理念”,学生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3 茶文化视域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思路

从上述分析来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子,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这种文化范式应用到教学之中,借茶文化的力量提升翻译教学效果。基于茶文化视域,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思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3.1 教学理念:融入茶文化思想

茶文化思想包括很多内容,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教学理念之中,借此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我国茶道思想包括四点:和、静、怡、真。这四点都可以与教学理念相结合。首先,“和”表示“和谐、适宜”,引申来讲就是凡事都应该讲求适度原则。当然,教学工作也应该如此。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任务、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等都应该遵循适度原则。其次,“静”表示“清静、安静”,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秉持一颗清静的心,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不为外界的纷纷扰扰所动。再者,“怡”表示“乐观、高兴”,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者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轻言放弃,同时教师也应该以这样的思想引导学生。最后,“真”表示“真实”。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教师的治学态度等都应该是真实的,同时译者在翻译时的工作态度也应该真实可信,而不应该敷衍了事。

3.2 教学内容:以茶语言为例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以茶语言为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能够对知识点更好地掌握。比如,在讲解“直译”与“意译”这两种翻译方式的区别时,教师可以以“black tea”(红茶)为例进行讲解。“black tea”的字面含义是“黑茶”,但事实上其对应着现实中的“红茶”,因而该短语应该译为“红茶”。教师可以借此告诉学生什么情况下该使用直译或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的具体区别等内容,从而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3.3 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对教学方式加以丰富。比如说,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结合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讲解,提升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再者,教师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建立成立相应的翻译中心,并将茶文化类稿件分派给学生进行翻译,待学生翻译完后对译稿进行针对性地讲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注意到自身的不足。

[1]姚国坤.茶文化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2]扈明丽.翻译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从一次翻译比赛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改进[J].中国翻译,2002(6):52-54.

[3]刘永华.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7):226-226.

[4]周莹,孟春国.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探讨——基于建构主义与关联理论相结合的视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146-148.

[5]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89-89.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茶文化教学方式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茶文化的“办案经”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