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角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途径分析

2018-01-19李国强

福建茶叶 2018年4期
关键词:茶文化茶叶内涵

李国强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重庆江津 402260)

茶文化最早起源于我国唐朝时期,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浓厚的民族传承意义。虽然茶文化是一种高雅文化,但遍布全国各地,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具有鲜明的大众性、普遍性。茶文化是我国茶文化的代表,渗透于我国各个学科和行业,它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完美结合在一起,对于丰富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学校教学中利用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一方面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完善,精神品格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中国茶文化进行深入学习,通过对茶文化的深刻认识,去感悟茶文化的深厚内涵,进而从中探索学生管理艺术的新途径。

1 何谓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是茶叶在品尝饮用的过程中,将茶作为一种充满艺术且高尚的饮品,饮用过程即是精神享受和修身养性的过程。茶文化主要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同时使道德修养得到提升。具体而言,就是在茶叶饮用的整个过程中,引导人们在清新淡雅、和谐安乐、充满美感的享受中,学习礼仪教法,培养个体的心性、品格及道德等。茶文化作为饮茶的最高境界,使饮茶成为一门艺术,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境界。在我国,有些学者将茶文化细分为:茶德、茶礼、茶艺、茶理、茶情、茶学说六种,每一种都独具特色,蕴含丰富的哲理、道德和特色文化。无论在哪种方式下,都可以通过品茶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以实现人格的锻炼和精神的享受。

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各地区的描述各有不同,台湾地区定义茶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清、敬、怡、真”。而大陆的学者则多将茶文化定义为“廉、美、和、敬”,“和、静、怡、真”两种。虽然人们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在认识上略有偏颇,但茶文化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使人们的思想的到净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茶文化内容的四因素包括:“茶礼、茶艺、茶境、修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茶文化表演者要严格遵守的礼仪和法则。主要是从服饰、妆容、气质、文化修养、表演动作、敬茶方式、讲解等各个方面对茶文化表演者进行规范要求。茶艺,是指茶叶泡制的一整套技艺,包括选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六方面,如:根据茶叶本身的特质对茶具进行选择使用和具体茶叶泡制时水的选取及水温控制等都需要注意。茶境,是指茶文化表演的场所和环境氛围。大多数的茶文化表演都在茶馆和旅游景区,环境一定要整洁、明亮、舒适,选择轻柔的配乐,提高观众和游客的观赏欲望。修道,则是指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去品味人生、寻求自我、陶冶情操、修身悟道。

如今在社会生活中,茶文化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时代性。茶文化作为提高道德修养的有效方式,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决不能停滞不前,加大茶文化精神的传播力度,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2 茶文化在学生管理中的价值

茶文化不仅有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而且对于社会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学校中对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推广教育,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优雅气质的培养。因此,各个学校应明确茶文化在教育事业中的价值,重视茶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

2.1 茶文化能够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茶文化包含完整丰富的知识理论,是古代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美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知识体统。在学校中普及茶文化,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大量与茶文化有关的文化知识,还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茶文化蕴含了我国大量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加强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还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项茶文化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之间对于茶文化知识的交流和分享,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茶文化教育在学校的推广,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加强对茶文化在学校的推广普及,对学生知识系统的丰富意义重大。

2.2 “茶人”精神能够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随时代的变迁,“茶人”是指那些从事与茶叶相关事业的人,包括科研、生产、教学、销售等各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茶人”精神则是由茶树本身和茶人的优秀品格共同被引申出的道德风尚和精神品格。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以茶喻人,利用茶树的优秀品质来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身处各种恶劣生存条件下,依然默默的向大地奉献绿色,而且四季常青,生产的茶叶还为人们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2.以茶言志,借助茶叶的高尚品格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境界。3.以茶喻理,借助茶叶折射人生哲理,如忆苦思甜、先苦后甘的道理都来源于茶叶本身。青年学生是中国梦的实践者,培养学生这些精神,促进学生自身品格完善的同时还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3 茶文化精神能够推动学生的自我完善

茶文化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汇总他们的主要见解包括:清,有清静、清廉、清洁之意;和,有和谐、和衷共济之意;真,指真理、真知之意;怡,指欢快愉悦之意;敬,敬重他人,对自己谨慎的意思;静,宁静致远的意思等等。可以发现这些精神全都隐含在茶文化中,学生青年通过饮茶来追寻这种宁静致远,清心淡然的心境,寻求至善、至美的新境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个人追求紧密相连。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得出茶内的人生真理。茶文化在学校的推广,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茶文化的启迪下实现自我完善。

3 茶文化视域下学生管理艺术的路径选

虽然茶文化在教育中的价值表现明显,但是此时茶文化教育在我国仍处于探究摸索阶段,价值发挥暂时还受到制约。因此,突破这些制约,充分体现茶文化在教育事业中的推动作用,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明确茶文化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

在学校内开展茶文化教育,需要明确茶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是茶文化教育工作规划的重要依据。茶文化与教育的结合,要明确三个目标:1.实现通过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来继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2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知识储备3.依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传统的茶文化进行优化和创新,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创新,增强了时代适应性和实用性。

3.2 对茶文化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手段做出创新

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如果只是依靠课堂上的讲解,内容太过有限,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况且课堂教学难以避免讲授方式单一,趣味性低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十分有必要改革茶文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3.3 挖掘茶文化精华开展茶文化教育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征。学校在加强茶文化教育时要挖掘茶文化精华,茶文化知识理论完整丰富,能有效的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对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当代学生的历史使命,在此过程中也要依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学校发展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对其进行改革创新,合理选取教育内容。借助茶文化与教育事业相结合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社会、学校、学生间的全力配合通过长期的努力来逐渐实现目标。

结语

茶文化对于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价值,教学工作者需要明确茶文化的教育目标、丰富茶文化推广的教育手段和方式,重视发掘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加快推动茶文化在校园的发展。只有将茶文化与学生的学习管理工作相融合,茶文化内涵才能真正有效的促动教育事业以及学生的成长,学生也才能全面认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承担起继承与弘扬茶文化的重任。

[1]朱红缨.高校茶文化专业构建动因及教育探索——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40-41.

[2]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 [M].农业出版社,1981.

[3]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01):22-24.

[4]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福建茶业,2015(5):58-60.

猜你喜欢

茶文化茶叶内涵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挖掘习题的内涵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