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不同译本中的茶文化对比

2018-01-19周红英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
关键词:茶具茶水译本

周红英

(商丘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相传茶是先祖神农氏所发现的,之后华夏儿女与茶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茶学典籍《茶经》的问世则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随着时间的流逝,茶文化的内涵也日渐丰富。茶文化在宋代达到了巅峰,明清时期的茶文化在延续前朝特点的同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对清代茶文化有着颇为丰富的描述。《红楼梦》全书总共120回,其中112回都说到了“茶”。《红楼梦》对茶的描述极为细致入微,其中不仅谈到了茶水、茶具、茶习俗,同时也谈到了茶诗、茶联等文化内容,这是其他小说作品也不能比拟的。通过对其中茶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的饮茶习俗和待客常识等内容,并由此掌握茶文化的发展脉络,这对于我国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有所帮助的。《红楼梦》主要有两个译本,分别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杨宪益、戴乃迭合译)和“The Story of the Stone”(大卫·霍克斯译)。两种译本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国内外对于我国茶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这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外跨文化交际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茶文化不仅包括物质层面(茶名、茶具、茶水等),同时还包括精神层面(茶俗、茶诗、茶联等),下面主要由此出发点对两种译本中的茶文化翻译进行比较分析。

1 不同译本中的茶文化物质层面对比

1.1 茶名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茶叶种类品种有着上千种之多,与之对应的茶叶名称更是数不胜数。按茶类来划分,茶叶种类可以分为六种,分别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其中绿茶的产量最多,像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名贵茶叶都属于绿茶范畴。在《红楼梦》中,读者可以看到很多清代茶名,比如枫露茶、普洱茶、老君眉等。以“千红一窟”为例,此为作者杜撰的茶名,但其中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千红”象征书中女子,而“窟”与“哭”谐音,“千红一窟”则表示书中女子泪流满面的场景,实则暗示她们往后不幸的结局。在杨译版本中,该茶名被直译为“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山洞中的一千朵花),词语中的隐喻意味未体现出来;相比之下,在霍译版本中,该茶名被译为“Maiden's Tears”(少女之泪),准确翻译出了词汇后面隐含的意思。再比如说,“老君眉”这种名贵茶叶也在《红楼梦》中出现过。事实上,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士对“老君”不会陌生,道家始祖就被世人尊称人“太上老君”,因为“老君”也隐含着“寿比南山”、“德高望重”之义。杨译版本将茶名“老君眉”译为“Patriarch's Eyebrows”,其中“patriarch”表示“家长、族长、元老”,用在此处可以凸显出贾母在家族中的地位;相比之下,在霍译版本中。该茶名被译为“Old Man's Eyebrows”(老人之眉),这就未将“老君”背后的文化韵味翻译出来,使读者难以从字面上感受到该茶的名贵。

1.2 茶具

在古代,茶具不仅表示茶人饮茶用的茶碗、茶杯、茶盘等器具,同时还用来表示烹茶、煮茶、采茶等过程中使用的器具。随着朝代的更迭,茶具的样式、造型、选材等都有所区别。事实上,茶具还是茶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茶具的精致程度也与身份的高低贵贱有着重要的联系。在《红楼梦》这部经典小说中,茶具也随处可见,比如茶筅、茶格子、盖钟等。比如,在小说第三回中出现了“茗碗”这种茶具,其中“茗”即“茶”。在杨译版本中,“茗碗”被直译为“tea-bowls”;霍译版本中,“茗碗”被译为“tea things”(茶类用品),这种译法很显然过于笼统,未能体现出“碗”的形状特点。再比如,小说第四十一回出现了“五彩小盖钟”这种茶具。从字面意思上讲,盖钟表示一种有盖子的茶杯。杨译版本将其翻译为“a covered gilded polychrome bowl”(一只彩饰碗),霍译版本将其译为“a little covered teacup of enamelled porcelain”(一只小型彩色瓷茶杯),很显然后者更为详细,使读者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五彩小盖钟”的含义。再比如说,在五十一回中出现了“茶格子”的描写,这种茶具分为若干个小型格子空间,用来放置茶碗、茶杯等物件。杨译版本将“茶格子”译为“cupboard”,而事实上“cupboard”的含义较多,其可以用来指代“橱柜、壁橱、衣柜、食物柜等”,如果不浏览上下文单看该句,国外读者就可能会将其理解为衣柜或壁橱。相比之下,霍译版本将其译为“shelf where the tea-things were kept”(储存茶具的搁板/架子),这种翻译就较为具体,使读者可以借此联想到“茶格子”的样子及其作用。

1.3 茶水

俗话说,“好水泡好茶”。古人对于茶水的选取也是颇为讲究的。在《茶经》中,陆羽对茶水进行了划分,比如山泉之水、江河之水、雪雨之水和井下之水等。其他茶学大师也对茶水进行过相关研究,在他们看来水质对于茶水而言极其重要,水质不好,茶的味道和口感也会因此贬损。当然,《红楼梦》中也有关于茶水的描述。比如,在第四十一回中有着“旧年蠲的雨水”这样的句子。其中,“蠲”表示“存积”,整句话表示“去年存下的雨水”。杨译版本将其译为“rain-water saved from last year”,准确地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霍译版本将其译为“last year’s rain water”,其中忽略了“蠲”字的翻译,细节之处有所欠缺。再比如说,在处理“这是五年前我……收的梅花上的雪”这句话时,其中杨译版本将“梅花上的雪”译为“snow from plum-blossom”(梅花上的雪),直接准确地传递出了原文中的信息;霍译版本将其译为“melted snow from the branches of winter-flowering plum trees”(梅花树的树枝上融化了的雪),很显然原文并未出现“融化了”、“树枝”等词汇,此处霍克斯的翻译与原文存在一定出入,由此也可以看出霍克斯对汉语文化理解上存在一定偏离。

2 不同译本中的茶文化精神层面对比

2.1 茶俗

茶俗表示“茶文化习俗”,是人们在饮茶时需要遵循的礼仪和习俗。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人们在日常相处中对于礼仪习俗是十分重视的。比如,“倒茶七分满”、“以茶待客”等都是茶俗的表现,而这也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读者也可以从小说人物对话中领会到相关茶俗。比如在第二十五回中,凤姐曾说过“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的话。事实上,我国古代有着“女子不吃两家茶”的说法,而这种说法背后体现了“以茶为媒”的传统,女方通常在受聘时吃茶,所以该句话体现了我国古代“以茶为媒”的传统风俗。杨译版本将其译为“Drink our family’s tea,a daughter-in law to be”;霍译版本则将其译为“Drink the family’s tea,the family’s bride to be”。很显然,二者都采用了直译的方式,使读者能够透过文字理解我国茶文化内涵。再比如,在第十九回中有“吃年茶”的表述,所谓“接袭人家去吃年茶”其实是一种茶俗,意指“人们在春节期间相聚喝茶”。在杨译版本中,该句话被译为“take her daughter home to tea”(接她女儿回家喝茶),此处的“tea”为动词,表示喝茶,很显然此处忽略了“年”的翻译;在霍译版本中,该句被译为“take her daughter home for a New Year’s party”(接她女儿回家参加新年聚会),这种译法虽然翻译出了“年”的含义,但是其中的“party”往往表示聚会、派对之义,这在西方较为常见,此处运用“party”进行翻译与文内语境存在出入。

2.2 茶诗

文人墨客喜好饮茶,他们将对茶的喜爱融进笔墨之中,因而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茶诗、茶词等文学作品。在清代,茶同样受到文人的喜爱,纳兰性德就写过很多与茶相关的诗词,比如“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然,《红楼梦》中也出现过茶诗等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小说人物的闲情雅致和艺术追求。比如,在第二十三回中出现了“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的诗句。其中“试茗”在此处表示烹茶,“知试茗”表示侍儿知道烹茶之法,会掌握火候。杨译版本将“知试茗”译为“knows how to make good tea”,语言较为直接,霍译版本则将其译为“in tea-making mysterious deep-skilled”,运用了倒桩手法,表示擅长制茶。“deep-skilled”的程度明显高于“knows”,在某种意义上与原文内容存在不贴切之处。另外,二者分别将“扫将新雪”译为“fresh fallen snow”(新鲜的落雪)以及“new-swept snow”(不久前扫过的雪),都能够表示“新雪”的含义。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程乙底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47.

[2]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5.

[3]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M].PenguinBooks,1977.

[4]马红军.翻译补偿手段的分类与应用——兼评Hawkes《红楼梦》英译本的补偿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37-39.

[5]左飚.文化翻译的策略及其制约因素——以《红楼梦》两个全译本对原文本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为例[J].上海翻译,2009(1):35-40.

猜你喜欢

茶具茶水译本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潮州工夫茶具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二)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冯可宾买茶具
茶水间
茶水间
茶水间
周周的茶水
贾星儿的快乐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