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茶文化作品的翻译探究

2018-01-19

福建茶叶 2018年9期
关键词:混配英美含义

陈 静

(郑州工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形成茶文化的国家,可谓是内涵丰富、影响深远。近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茶叶作为一种舶来品进入欧洲地区,久而久之,英美等国家也形成了独有的茶文化。从文化特征、物质精神需求等层面来看,英美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关联。从相关统计数据可知,英美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较高,相对而言我国茶文化的知名度较低,为了使我国茶文化真正“走出去”,我们有必要对中外茶文化进行比较。英美茶文化作品是介绍英国和美国两地茶文化的著作,而从跨文化出发对其进行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中华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的异同之处,同时使我们从中探寻出推广及宣传本土茶文化的可行之路。

1 跨文化概述

1.1 跨文化的定义

所谓“跨文化”,从字面上来讲就是跨越不同文化的差异。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有着不同的解释。比如一些学者认为跨文化是交际者站在对方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上对说话内容进行“解码”的行为,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跨文化表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当然其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认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冲突之处,需要交际者以相对包容、接纳的态度应对非母语文化,并以此推动跨文化交际的实现。

1.2 跨文化对英美茶文化作品翻译的影响

基于跨文化视角,译者在翻译英美茶文化作品时将中外茶文化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和解读,这事实上有助于译文真正被目的语受众所接受和认可。当然,从跨文化角度出发,译者仍需要了解影响英美茶文化作品翻译的若干要素。其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化。英美地区的人的思维偏向于客观化、分析式,而中国人的思维则偏向于主观化、综合式,这就使得中英双语的句型结构、句法规则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会对翻译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二,宗教哲学层面的差异。英美两国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他们的思想也颇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而我国居民则主要受儒释道等理念的影响,这就使得英美茶文化在某些层面容易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浸润,因而中西茶文化在哲学思想、精神追求上存在差异化倾向。举例来讲,英国流行茶话会(tea party),参与者在着装、打扮上均有着相应的要求,对此不了解的中国人在阅读此类文字内容时可能会出现偏见,因而译者需要从跨文化的层面出发,站在目的语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

2 当前英美茶文化作品翻译的问题所在

近年来,我们发现一些英美茶文化作品的汉译版本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这事实上与译者自身的双语素质及责任意识存在较大的联系。综合一些译本来看,当前英美茶文化作品翻译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译文存在词汇语法漏洞

语法、词汇属于语言表达的基本要素,也是考验译者语言基本功的重要方面。首先,就词汇来讲,英美茶文化作品的汉译版本中主要存在词汇滥用、词汇误译等问题。比如,有些译者将“black tea”译为“黑茶”,将“low tea”翻译成“低等茶”等,这种将基本茶术语弄错的翻译行为事实上可以归属于低级错误行列。还有一些英语茶文化词汇或词组有着多重含义,判断具体该采用何种含义还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看,但有些译者在翻译时,往往未对上下文有一个综合全面的认知。比如,“baking”有着“烘烤、烘焙”的意思,但是如果用在茶事领域就应该视情况翻译为“烘青”(一种直接烘干茶叶的制茶程序)。其次,就语法而言,一些译者在翻译时容易将原文中的单复数等情况省略;同时还有些译者将定语从句所对应的修饰成分弄错,导致翻译出来的句子难以读通。

2.2 译文违背汉语表达习惯

我们知道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派别,二者在表达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说,被动句、长难句、复杂句等在英语文本中十分常见,这事实上与英语母语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存在一定关系;相较之下,主动句、简短句在汉语中则十分多见。这就意味着,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转换思维习惯,站在汉语使用者的角度思考更易被人所接受的表达。在一些英美茶文化作品的译本中,我们发现译文存在“欧式汉语”的现象。也就是说,译文中的汉语句子读起来十分拗口,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比如“Black tea blends are popular,especially full-bodied blends with a strong flavor that can stand up to milk and go well with a big English breakfast”这句中有一个定语从句,因而有些译者就按照英文的字面表达顺序将其译为“混配红茶很受欢迎,特别是有着可以搭配牛奶和大份英式早餐的味道浓郁、气味香甜的混配茶”,而这种译出语初看起来没问题,但读起来略显拖沓。

2.3 译文忽视文化语境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对应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也说明二者的文化语境会存在差异。如果未事先了解英美茶文化,读者就对一些西方茶俗表述难以理解。在读者初次阅读英美茶文化译本时,若译者直接将“afternoon tea”翻译为“下午茶”,而不对该词组的含义及历史由来进行补充说明,那么读者将会难以理解“下午茶”是何意。再比如,汉语中的红茶对应着英语中的“black tea”而非“red tea”,这事实上这与颜色词在英汉文化中的隐喻有关。在一些涉及大量茶名称的英美茶文化作品中,如果译者未对相关茶名进行详细说明,那么读者就可能弄混茶名表述,这对于以后的阅读是不利的。

3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茶文化作品的翻译策略

从上述分析来看,当前英美茶文化作品的翻译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为了优化英美茶文化的汉译表达、推动中外茶文化的交流,我们站在跨文化视角下拟定出以下两点翻译策略。

3.1 尊重汉语表达习惯

译者在注意基本词汇、语法问题的基础上还应该对汉语表达习惯加以重视,因为这关系到译文可读性和读者认可度。译者应该尽量采用主动句、简短句,使文章读起来更像汉语母语人士所写出的文章,这样就会使整篇译文的“翻译腔”更为淡化,读起来更加畅通无阻。比如,就上文中的“Black tea blends…breakfast”这句为例,译者就可以将其中的词汇联系起来看待,使翻译出来的词汇更加符合汉语表达。其中的“full-bodied”表示味觉上的味道浓烈,而“strong flavor”则主要表示嗅觉上的气味浓烈,所以综合来看“full-bodied blends with a strong flavor”可以翻译为“香浓味混配茶”,这样既严谨又简洁。整句话经过分析后可以译为“混配红茶受人喜爱,特别是香浓味混配红茶还可搭配牛奶和大份英式早餐”,整个句子显得更为简练地道。

3.2 灵活运用翻译方法

英美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在饮茶方式、制茶方法以及饮茶精神追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其中有很多内容还存在着隐喻含义,这就需要译者对相关含义加以处理,使汉语读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比如,“All the Tea in China”的字面含义是“中国茶”,但事实上,该词组还有对应的引申义。因而,茶叶最开始是作为一种舶来品传入英国的,当时茶在英国十分罕见,英国上流阶级更是将其视若珍宝,久而久之“tea”也就成为了“稀有品、贵重品”的代名词,而中国全部的茶自然就是无价之宝了。再到后来,该词组逐渐与“not…for”合成了一个特定的表达,即“(not)for all the tea in China”,其含义是“无论如何”,可以理解为“即使给我无价之宝我也不会(这样做)”。因而,在面对诸如此类英美茶文化词汇表达时,译者应该采用“直译+意译”的方式灵活处理。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特有的英美茶俗表达(比如“下午茶”、“茶会”等),译者则应该对其背后的历史、注意事项等进行补充,帮助本地读者能够全方面地理解英美茶文化作品。

猜你喜欢

混配英美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一种提高化工煤混配合格率的方法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离子液体/纤维素混配固定相分离性能研究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
英美常见表达
五星红旗的含义
英美为何一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