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阈下高校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析
2018-01-19蔡维娜
蔡维娜
(郑州工商学院,河南郑州 451400)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囊括了茶道、茶德、茶画、茶诗以及茶书等众多内容,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茶文化语言词汇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茶文化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建立了不同的语言词汇结构,南方与北方的茶文化语言词汇不尽相同,不同民族也将自己本土的文化元素融入了茶文化语言,比如藏族和维吾尔族的茶文化语言词汇就存在着差异。我国的茶文化语言词汇可谓包罗万象,这些茶文化词汇的英语表达则更是纷繁复杂,而由于缺乏对茶文化的深层认知,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陷入了浅尝辄止的误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茶文化英语词汇都是“茶叶”、“红茶”、“绿茶”以及“乌龙茶”等基本词汇,而至于“茶性”、“茶质”、“回甘”、“生津”、“喉韵”等专业术语则甚少涉及。但是,任何语言词汇都有与其相对应的英语表达方式,教师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茶文化英语词汇进行教学,运用科学的语言知识理论使学生轻松地识记晦涩的茶文化英语词汇。
1 认知语言学概述
1.1 基本内涵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在认知科学与体验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认知语言学涉及语言学、心理学以及系统学等知识,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语言也在近年被纳入了该研究课题的行列。认知语言学是在乔治·雷可夫、马克·约翰逊、朗奴·兰盖克共同创立的,他们依据人类与生俱来的语言学天赋提出了语言的创立、学习与运用等系统理论知识,并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合理解释。其实,认知语言学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形成的一种研究范式,而不是单一的语言理论框架。一般来说,认知语言学分为认知语法、认知语义学以及认知语言学三个流派,而大众日常的语言使用情况都是认知能力的侧面表现,因为认知语言学视阈下每一个语言学流派都认为“生活实践是语言使用的基础”。
1.2 主要概念
从本质上来说,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类型学与认知功能语言相互融合的结果,并针对生成语法分裂出了语言范畴的形成、隐喻知识结构以及象似性的概念。其中,范畴是指具有共同特性的元素而形成的集合,语言范畴则是指基于认知能力而形成的由中心向外扩散的语言关系网络。隐喻一般是以修辞手法的形式而存在,通常会以一种概念来阐述另一种概念,其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在日常中的使用率较高,带有鲜明的普遍性。同时,隐喻知识结构并不是随意捏造出来的,而是在系统化的语言体系中产生的,每个隐喻的词汇都相互关联并且自成一体。而相似性则是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相似性联系,也就是语言表达方式在外形、长度、复杂性和构成元素之间所建立的编码解释关系。
2 我国高校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2.1 词汇教学手段单一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离开词汇我们什么也表达不了。任何文化的传播都是从基本的词汇开始,因而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则必须以茶文化英语词汇为立足点,从夯实词汇基石入手逐步构建完善的茶文化英语体系。而我国高校的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自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树立了“语法第一,词汇第二”的教学观,对于词汇的重视程度远不及语法。于是,教师也一直使用日常的词汇教学方法对茶文化英语词汇进行教授,教师在对课文中所涉及的茶文化单词释义简要讲解之后便转入了对句子语法的分析中,至于茶文化词汇则由学生自己课下识记,课堂之上教师既不会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记忆茶文化单词,也不会以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对于茶文化单词的兴趣。单一的茶文化词汇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只会在死记硬背中勉强地应付茶文化英语考试,却难以在“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上有所提升。
2.2 忽视了词汇的应用
任何理论学习都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得到强化,否则,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蜕化。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而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必须在不断地应用中才能凸显价值。因此,高校的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应当注重词汇的应用,并应该尽力为其创造良好的词汇应用环境。然而,某些高校对于茶文化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而其茶文化英语教学也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并鲜少考虑学生茶文化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还有一些高校由于资金的短缺,只会将资金用于理工科教学设备的购买与添置,而不会在茶文化英语教学中投入过多的成本,更不会为茶文化词汇开辟应用基地。另外,教师也没有结合茶文化词汇的应用特点为学生创造实践运用的机会,进而使得学生的茶文化英语词汇完全依赖于理论课堂的学习,而缺乏茶文化英语实践课程训练的学生也将难以应对相关的职业要求。
2.3 教师的导向作用不强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茶文化英语词汇大多比较深奥,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是难以掌握正确的词汇学习方法的,甚至会在错误的词汇学习模式中对茶文化产生厌倦感。因而,高校在进行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时,应当充分注重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不能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而弱化教师的正面指导价值。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一些高校在翻转课堂教育理念之下,不断地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却忽视了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性。茶文化英语词汇课程作为一门复合型的课程不仅涉及传统茶文化知识,还包括了英语词汇这一语言知识,所跨越的学科领域较为复杂。然而,茶文化英语词汇课堂上,教师只注重茶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词汇的讲授,使得学生只能在囫囵吞枣中机械地背诵生硬的茶文化词汇单词。
3 认知语言学视阈下高校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3.1 基于认知语言学,构建完善的词汇英语教学体系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学生的茶文化英语词汇学习是一个知识内化与外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上习得茶文化英语词汇后,再将其运用到课下的茶文化英语词汇作业中,内化与外化的交互衔接使得学生的茶文化英语词汇运用能力越来越强。高校应当在认知语言学这一理论的启发下,依据茶文化英语词汇的特点构建完善的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体系。首先,高校应当摈弃对于茶文化英语词汇的错误认知,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茶文化英语词汇的认知角度入手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于茶文化英语词汇的兴趣。例如,高校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对茶文化英语单词进行生动化讲解,利用视频动画阐释茶文化词汇所对应的具体意思。其次,高校也可以立足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式结构、语言学范畴以及象似性概念,对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进行创新设计。例如,在茶叶种类的词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茶文化英语词汇与中文词汇分别呈现在学生眼前,并以隐喻的语言引导学生将象似性的茶文化中英文词汇进行逐一比较和分析。
3.2 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词汇学习方法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内化与外化的良好互动关系”的实现必须以教师的正确引导为前提,否则学生只会在错误的学习之路上越走越远。因此,高校的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应当充分重视教师的导向意义。一方面,教师应依据茶文化英语词汇的特点,以积极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摒除对于茶文化英语词汇的畏惧心理。教师可以从最简单的茶文化英语词汇下手,立足于白茶(white tea)、黑茶(dark tea)、黄茶(yellow tea)等常用的茶文化英语词汇,使学生在日常的使用中逐步增加茶文化英语词汇的学习信心。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语言认知能力进行不同的引导。针对语言认知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向高阶的茶文化英语词汇迈进;针对语言认知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其熟练地掌握普通的茶文化英语词汇,并对每一个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提出表扬,使学生在被肯定中能快乐地将茶文化英语词汇的学习坚持到底。再者,教师也可以在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发音与词汇构成中探寻茶文化词汇记忆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押韵”与“分类聚词”的手段增强茶文化英语词汇的可记忆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的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而认知语言学为教师重新审视教学方式及内容提供了一个相对新颖的视角。教师不妨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将学生学习规律与茶文化英语词汇的特点相结合,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领悟科学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