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论析
2018-01-19宋玉忠
王 旭,宋玉忠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前言
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道是彰显中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物化代表。中国茶道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清、敬、怡、真、和、实”等茶道文化精髓已经深深渗透进我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指导我国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文化思想。中国茶道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有着很多相通之处。因此,把中国茶道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融合研究,能够促进二者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1 中国茶道中蕴含的人文精髓思想
中国茶道起源于唐代,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内涵丰富的茶道文化。中国茶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奠定物化代表。中国茶道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文化精髓,是塑造我国国民品性的重要的文化载体。中国茶道中的人文精髓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1 清怡融合
中国茶道是百姓修身养性之道,清怡融合是中国茶道的首要人文精髓。中国茶道追求静寂之美,主张人在清净之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茶叶的选择以清香怡人为上,茶具的搭配讲究赏心悦目,茶艺表演务求宁静美好等。在这种清怡融合的文化氛围中,人可以更加深入的贴近生命的本质,有助于塑造完美品性。中国茶道清怡融合的人文精髓在后期不断演进发展中,也拓展出更多其他内涵,如“清洁、清廉”等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国茶道文化中获得积极启示。静寂的目的不是脱离实际,更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让人能够借助静寂环境不断拷问自我,反思自我品德塑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更加积极主动地修身养性。
1.2 中正平和
中国茶道也主张中正平和的人文追求。中正平和的人文思想最早发端于我国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但是,与儒家中庸之道相比,中国茶道文化的中正平和思想更加贴近人的本性。中国茶道主张不能轻易彰显喜怒哀乐,人应当保持一颗中正平和之心。中者,居间也,保持本性;正者,公正也,诚信对待周边的人与事;平者,公平也,维持平常之心;和,和谐也,万物和谐共存。中国茶道中的中正平和思想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继承,更是对中庸思想的发展。中正平和的茶道人文思想已经内化为我国百姓的内在品性,是我国百姓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
1.3 敬天爱人
中国茶道追究敬天爱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发展。敬天思想最早发端于荀子、庄子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只有敬天,才能进一步做到“制天命而用之”。中国人崇拜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最高境界。爱人思想发端于儒家“仁者爱人”的理念,要求人应当尊敬友爱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碰到别人有难要及时伸出援手。中国茶道的“敬天爱人”思想从一定意义上看是对道家、儒家等精华思想的进一步融合创新。中国茶道的敬天爱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对指导今天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等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思想借鉴。
1.4 真善统一
真善统一是中国茶道的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人文精髓思想。中国茶道求真,就是追求世间万物的真理。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中国茶道求善,就是要求人应当与人为善,不为利害物欲所诱惑。饮茶的真谛就是体味天地之间的真、善,最终达到人生美好境界。真善之间紧密相连,求真才能为求善提供真性情,求善为求真提供最佳人际环境。中国茶道中的求真求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生境界的美好。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真善统一的中国茶道人文精髓彰显了中国茶道的终极人文关怀。
除此之外,“康乐甘香”也是中国茶道的人文精髓思想。“康”主要指茶能够增进人的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乐”就是茶能增进人的快乐,饮茶能够让人心情愉悦。“甘”指饮茶如饮甘露,沁人心脾。“香”指茶香气扑鼻,饮佳品让人心旷神怡,香味绕口回味无穷等。总之,中国茶道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主义文化精髓。中国茶道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国茶道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共通之处
人文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是单纯阐述世界观、方法论的哲学思想,他的哲学思想中四处充斥着的人文主义关怀。中国茶道与马克思人文主义精神尽管产生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很多共通之处。具体阐述如下:
2.1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精神与中国茶道的相互贯通之处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最核心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强调一切发展应当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提供强大的人文发展环境。“以人为本”,一切的发展最终应当惠及社会中的每个人,尤其要重视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精神与中国茶道之间存在很多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中国茶道“敬天爱人”思想从本质上也是一种“人本”思想。尤其是“爱人”更是强调人应当尊敬友爱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碰到别人有难要及时伸出援手。这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精神的要求不谋而合。二是中国茶道“真善统一”的思想也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精神之间存在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茶道追求“真善统一”的过程本身就是追求人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过程。总之,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精神与中国茶道存在很多相互贯通之处。
2.2 马克思主义“民生和谐”精神与中国茶道的相互贯通之处
“民生和谐”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对基层劳动者予以最大关注,并通过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究如何满足劳动者的生存发展需要。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另一核心内容。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主张实现人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发展,人可以从生存的世界获取自身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资料,但是前提是人要与世界之间实现和谐共生。人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然后才是价值的享受者。因此,人应当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才是人发展的根本前提。中国茶道中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民生、和谐等思想。中国茶道中“敬天爱人”也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民生和谐”人文精神不谋而合。敬天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爱人就是人应当为他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中国茶道“康乐甘香”的人文精髓也与“民生和谐”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之间存在一定相符之处。中国茶道的“康乐甘香”就是追求一种美好的人生境界,实现人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民生”精神相互印证。
2.3 马克思主义“自我意识”精神与中国茶道的相互贯通之处
“自我意识”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自我意识”思想是对黑格尔学派自我意识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早期马克思经典哲学著作《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的自我意识思想体现的最为充分。马克思主义“自我意识”思想强调人应当应当树立自我发展意识、自我革命意识,要通过自我修养等途径不断丰富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自我意识”不同于以往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他更加强调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实现自我的真正完善、真正发展。中国茶道中也包含着一些与马克思主义“自我意识”人文精神相符合的内容。主要体现一下几点:一是中国茶道“清怡融合”的人文精髓思想本身也包含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认知等内容,如茶道“清怡融合”不是脱离实际,更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让人能够借助静寂环境不断拷问自我,反思自我品德塑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更加积极主动地修身养性。二是中国茶道的“中正平和”人文思想也主张人应当坚守自己的本性,处理事情要公正、合理,这也是一种“自我意识”发展的体现。
2.4 马克思主义“求真务实”精神与中国茶道的相互贯通之处
“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础思想。马克思主张人应当求真务实,不断探索世界发展的真理,从实际出发,理解并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求真务实”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始终。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人应当从社会实际出发,从实践中真正追求和发展真理。因此,马克思主义“求真务实”的思想是一种哲学方法论,更是其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国茶道中很多精髓文化也体现了“求真务实”的马克思人文主义精神。尤其是中国茶道的“真善统一”人文思想更是直接与马克思主义“求真务实”思想之间紧密相连。“真善统一”就是要求人应当求真理,探究社会发展之道。人应当做真人,做真实,不应当弄虚作假,这也要求人应当从实际出发,追求做人的真谛。人也要求善,求善是求真的重要条件,只有心存善念的人才能真正求真。中国茶道的其他一些文化精髓也与马克思主义“求真务实”的人文主义精神相互贯通,如“敬天”思想,就是要求人应当敬畏天地自然,要求人掌握天地运行之道。这种敬天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人文思想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当然,中国茶道文化毕竟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两种思想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之处,具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可以认为中国茶道中很多精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存在相通之处,但是并不是说中国茶道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完全相符。
3 推动中国茶道与马克主义人文精神融合发展的建议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也应当对今天国家社会建设、百姓生活产生理论指导作用。融合中国茶道,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丰富发展创建更有利的文化环境。把中国茶道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有效融合,借助中国茶道加强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更能符合中国人文化审美特点。具体做法如下:
3.1 确定中国茶道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
要想融合中国茶道,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让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首先需要在中国茶道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之间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契合点。从理论角度,我国学术界应当进一步对中国茶道文化精髓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找到二者之间在理论层面的契合点。要看到中国茶道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之间存在很多理论相通之处,寻找二者最佳理论契合点,进一步推动二者互动发展。从实践角度看,我国在社会发展实践中,要重视找到中国茶道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实践契合点。茶道文化实践中,要重视把各种实践场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丰富发展的重要平台。当然,中国茶道文化的自身发展中也要用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作为重要的理论指导。
3.2 让中国茶道成为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丰富发展的重要文化动力
中国茶道文化中包含的丰富的传统人文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之间存在很多相互印证之处。因此,中国茶道文化可以称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进一步丰富发展的强大文化动力。中国茶道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创新发展也需要借助中国茶道文化的地缘文化优势。中国茶道文化要在文化内容、文化形式中更多融入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不断升华。要想发挥中国茶道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丰富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茶道文化自身也要进行与时俱进地创新与发展,要符合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出发,才能构建中国茶道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之间形成紧密的逻辑关系,进而推动二者实现融合共进。
3.3 构建中国茶道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融合发展的逻辑共生体
中国茶道文化成为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丰富发展的强大文化动力,不是摒弃中国茶道文化特色,而是让中国茶道文化特色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共生关系。中国茶道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之间的相通之处,为构建二者逻辑共生体发展模式提供了保障。中国茶道的发展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理论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发展也需要中国茶道文化的积极助力。构建二者逻辑共生体,是实现二者双向互动融合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茶道文化必须要适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也需要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符合。因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及未来不断升级换代的发展趋势为中国茶道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之间逻辑共生体的最终建立提供了宏观环境保障。
4 结论
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茶道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之间存在很多理论与实践共通之处。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中国茶道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二者融合发展的逻辑共生体。